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五生

作品数:36 被引量:240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马铃薯
  • 8篇病菌
  • 7篇稻曲病
  • 6篇稻曲病菌
  • 5篇菌核
  • 4篇植物
  • 4篇切片
  • 4篇交替氧化酶
  • 3篇水稻
  • 3篇种子
  • 3篇株系
  • 3篇马铃薯Y病毒
  • 3篇萌发
  • 3篇抗病
  • 3篇抗氰呼吸
  • 3篇基因
  • 3篇氨酸
  • 3篇表达基因
  • 3篇丙氨酸
  • 3篇差异表达基因

机构

  • 29篇浙江大学
  • 6篇兰州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2篇陕西省杂交油...
  • 2篇浙江省象山县...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四川联合大学
  • 1篇浙江省杭州市...
  • 1篇浙江省象山县...

作者

  • 35篇梁五生
  • 9篇梁厚果
  • 9篇胡东维
  • 5篇李德葆
  • 3篇潘娟
  • 3篇毛碧增
  • 2篇徐婷
  • 2篇詹海燕
  • 2篇娄永根
  • 2篇赖朝晖
  • 2篇武斌
  • 2篇薛惠明
  • 2篇陈泱泱
  • 1篇娄沂春
  • 1篇塔娜
  • 1篇罗斌
  • 1篇陈文杰
  • 1篇赵小萍
  • 1篇穆建新
  • 1篇李永红

传媒

  • 6篇植物病理学报
  • 5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植物生理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Acta B...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诱导稻曲病菌菌核形成的转录组学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近40年来,稻曲病在世界各主要水稻栽培区均表现出发生规模不断扩大、严重程度不断增加的趋势,并逐渐发展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前期对低温诱导初期的稻曲球进行切片,发现稻曲球内含有大量隐含菌核。本研究通过转录组高通量测序鉴定低温诱导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菌核形成的潜在调控基因,阐释菌核形成的分子机制,为揭示稻曲病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打下基础。【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低温诱导处理的稻曲球进行转录组测序(对照组:TL9111、TL9112、TL9113;低温处理组:FH10161、FH10162、FH10163)。以稻曲病菌基因组(UV-8b)作为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利用FPKM法计算基因表达量,设定参数(|log2 fold change|≥1且q-value≤0.05)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基因家族分析和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KEGG Pathway),鉴定稻曲病菌菌核形成关键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其表达量进行验证。【结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59.78 G高质量数据,其中,近93.2%的数据能够比对到稻曲病菌基因组。数据分析共鉴定到8 426个基因存在不同程度表达,占总体基因的97.13%。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可诱导793个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分别有398和395个基因表现为上调、下调表达,随机挑选6个基因进行qRT-PCR验证,试验结果与转录组分析一致。在差异表达基因中,共注释到180个(22.7%)基因家族,其中61.67%的基因家族表现为上调表达,主要包括MFS转运蛋白、糖转运蛋白、锌指转录因子等。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碳水化合物代谢、氧化还原过程、氧化还原酶活性等。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淀粉蔗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等代谢通路,暗示营养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对于低温诱导菌核形成至关重
吕楚阳邓平川张晓丽孙钰超梁五生胡东维
关键词:稻曲病菌菌核低温胁迫氧化应激反应差异表达基因
免疫亲和层析法从兔杂交瘤培养上清液中纯化兔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2012年
报道一种较为简易的免疫亲和层析技术,从兔杂交瘤培养上清中分离纯化单克隆抗体。先用过碘酸钠活化层析柱填料Sepharose4B,然后加入碱性碳酸钠缓冲液与羊抗兔IgG于4℃偶联过夜,冲洗后加硼氢化钠使偶联稳定,经1%BSA-PBS溶液封闭,冲洗后即得到免疫亲和层析柱。将兔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杂交瘤细胞2E2和3C6的培养上清加入亲和柱中,37℃下吸附1h,冲洗后用pH3稀盐酸溶液洗脱,洗脱液用Tris溶液调至pH中性,供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实验。洗脱液中存在分子量约为60000与52000的二条蛋白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抗体对纯化TMV样品,以及TMV侵染的烟草病叶中的TMV都具有非常好的识别能力。利用所报道的免疫亲和层析技术,从兔杂交瘤培养上清中成功分离纯化到兔抗TMV的单克隆抗体。
陈正贤徐婷梁五生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
应用焦磷酸测序鉴定马铃薯感染的马铃薯Y病毒株系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检验是否可以通过焦磷酸测序法进行短序列测序,来鉴别马铃薯Y病毒(PVY)株系,从NCBI库中选取了代表9个PVY株系的全基因组序列30个,通过比对P1和C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找出一个差异区段,针对这2个区域设计了反转录引物、PCR引物和测序引物。分别从黑龙江省克山县和讷河市各采集了一份马铃薯病叶样品,通过提取总RNA,反转录,再进行PCR扩增获得扩增产物,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焦磷酸测序。测序结果显示,尽管2份马铃薯病叶症状不同,但均感染了PVY(N-Wi株系)(PVYN-Wi)。上述研究表明,利用本试验设计的引物,通过焦磷酸测序法进行短序列测序,可以鉴定马铃薯感染的PVY株系。
刘洪义梁五生刘忠梅张洪祥杨立群
关键词:马铃薯马铃薯Y病毒焦磷酸测序
以防治油菜菌核病为目标的核盘菌乙酰乳酸合酶抑制剂的筛选被引量:2
2017年
为开发新的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选取7种乙酰乳酸合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潜在抑制剂(氯嘧磺隆、苄嘧磺隆、氯磺隆、甲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灭草喹和磺胺噻唑)作为3类ALS酶抑制剂(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胺噻唑类)的代表,对其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0 mg/L灭草喹、磺胺噻唑、氯嘧磺隆、苄嘧磺隆和氯磺隆对核盘菌ALS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相同剂量的甲嘧磺隆的抑制作用微弱,咪唑乙烟酸无抑制作用。相应地,半最大效应浓度(half-maximal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值显示,核盘菌的菌丝生长对灭草喹、磺胺噻唑、氯嘧磺隆、苄嘧磺隆和氯磺隆的抑制作用较敏感,而对甲嘧磺隆和咪唑乙烟酸的敏感性较弱。氯嘧磺隆、苄嘧磺隆、氯磺隆、灭草喹和甲嘧磺隆对油菜叶片ALS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咪唑乙烟酸和磺胺噻唑的抑制作用明显比上述5种抑制剂弱。氯嘧磺隆、苄嘧磺隆、氯磺隆、灭草喹、甲嘧磺隆和咪唑乙烟酸处理对油菜幼苗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生长速率下降,植株明显比对照矮小,叶片变小,叶色变黄。磺胺噻唑处理对油菜幼苗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明显比上述6种抑制剂弱。选择对核盘菌ALS酶活性和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都较强、而对油菜ALS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和对油菜幼苗生长的负面影响最弱的磺胺噻唑进行抗核盘菌侵染试验。结果显示,磺胺噻唑处理显著地降低了核盘菌对油菜叶片的侵染程度,对油菜菌核病产生了较明显的防治效果。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磺胺噻唑可作为分子结构基础来进一步开发以核盘菌ALS酶为作用靶标的油菜菌核病防治剂。
温雪玮陈泱泱武斌胡东维梁五生
关键词:菌核病核盘菌油菜磺胺噻唑
用于测定抗氰呼吸途径活性的氧同位素分馏法和氧肟酸抑制法的比较被引量:5
1999年
氧同位素分馏法和氧肟酸抑制法的测定结果都表明,马铃薯切片在12 ~24 h 陈化期间抗氰呼吸途径的实际活性基本保持恒定,尽管前者的测定结果是后者的2 倍。此外,用上述2 种不同方法进行研究的结果都表明,内源乙烯在诱导陈化切片抗氰呼吸途径容量产生的同时并不调控其实际运行。上述结果表明尽管氧肟酸抑制法不能准确测定抗氰呼吸途径的实际活性。
梁五生梁厚果
抗氰呼吸交替氧化酶研究进展被引量:27
1997年
抗氰呼吸交替氧化酶研究进展梁五生梁厚果(兰州大学生物系,兰州730000)PROGRESSOFTHESTUDYONALTERNATIVEOXIDASELiangWu-shengLiangHou-guo(BiologyDepartment,Lanzh...
梁五生梁厚果
关键词:植物呼吸抗氰呼吸交替氧化酶
H_2O_2对陈化马铃薯切片抗氰呼吸的诱导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研究了 H2 O2 对陈化马铃薯切片抗氰呼吸的诱导作用 .用切片和纯化线粒体进行测定的结果均表明外源 H2 O2 (5 .0 mmol/ L)处理对陈化马铃薯切片的总呼吸只有微弱的影响 ,但却可以明显诱导切片的抗氰呼吸 ,并显著提高抗氰呼吸对总呼吸的贡献 .应用交替氧化酶的单克隆抗体进行 Western杂交的结果表明 ,H2 O2 处理可以增强陈化马铃薯切片中交替氧化酶的表达 ,表明 H2 O2 对抗氰呼吸的诱导作用与其对交替氧化酶表达的诱导有关 .抗氰呼吸可能参与了 H2 O2
梁五生梁厚果李德葆
关键词:切片抗氰呼吸H2O2马铃薯双氧水交替氧化酶
植物氰丙氨酸合成酶研究
氰丙氨酸合成酶(CAS)是植物解氰作用的关键酶,因其底物氰化物可抑制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而植物产氰又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CAS的功能和植物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也是植物体完成各种生理乃至病理功能的基础....
梁五生
关键词:植物细胞
文献传递
丙酮酸对陈化马铃薯块茎切片线粒体抗氰呼吸的激活作用(英文)被引量:23
2003年
用从陈化马铃薯切片纯化的线粒体进行实验发现 :丙酮酸对总呼吸只有微弱的刺激作用 ,但可明显激活抗氰呼吸 ,并显著增强抗氰呼吸对总呼吸的贡献 ;丙酮酸对抗氰呼吸的激活作用可通过洗涤线粒体除去 ,重新加入丙酮酸又对抗氰呼吸产生激活作用 ;丙酮酸对抗氰呼吸的半最大激活浓度约为1 .0mmol/L。上述结果表明丙酮酸对植物线粒体抗氰呼吸的激活作用可能具有普遍性。
梁五生潘娟梁厚果
关键词:抗氰呼吸丙酮酸
稻叶黑粉病菌侵染水稻叶片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稻叶黑粉病是由担子菌Entyloma oryzae侵染水稻叶片或叶鞘引起的真菌病害,但对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的细胞学机制一直缺少了解。本文对采自田间自然发病叶片上的病斑进行了初步的细胞学分析,结果发现,病原菌侵染后,寄主病斑部位的表皮细胞外部形态基本保持完整;病原菌主要在寄主叶肉细胞部位产生大量的厚垣孢子并逐渐取代叶肉细胞;病原菌菌丝在寄主胞外扩展,未见其穿透寄主细胞壁进入细胞内,也没有产生典型的真菌吸器。靠近病原菌菌丝的寄主各种细胞内的细胞器均发生降解,降解产生的脂类物质凝聚成了体积较大的脂质球。寄主维管束组织的细胞壁一直保持完整,未发现病原菌菌丝进入维管束,病原菌菌丝和孢子被限制在寄主相邻两个维管束之间。在发病后期,由于寄主叶片表皮结构整体性破坏导致大量细菌进入,加速了叶片的衰老死亡。本研究结果表明,稻叶黑粉病菌的侵染模式为胞外侵染,类似于活体营养真菌;但病原菌的侵染导致附近寄主细胞降解死亡,类似于腐生营养真菌。
张晓敏谢礼王伟兰赖朝晖梁五生林福呈胡东维
关键词:侵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