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和 作品数:32 被引量:2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 政治法律 更多>>
“柏拉图式的爱”的神哲学意义 2012年 一灵魂与爱的诞生:苏格拉底以来的思想渊源
苏格拉底和几位青年的爱情自古皆知,如果以现代病理学的眼光把当时男性之间特别是男性长者和青年之间的爱恋,看作一种有机体和心理病因的性倒错、同性恋,那么必将错过苏格拉底对爱的看法。 梁中和关键词:哲学意义 图式 苏格拉底 思想渊源 同性恋 理解“第一哲人”泰勒斯的四种路径 被引量:4 2013年 泰勒斯具有第一哲人地位的理由有四个方面:首先,从神话与物活论角度重新思考泰勒斯的"物活论"的真实含义,表面其与神话的不同以及与水之本原说的关联;其次,从科学发现之论争进而探索泰勒斯的"科学"研究有何哲学含义;然后,从泰勒斯的宇宙论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出发,思考泰勒斯的"水"本原思想,寻找合理解释;最后关注泰勒斯的自返性思考及其实践哲学意义。总之,从不同角度重新梳理泰勒斯作为第一哲人的哲学含义,也就是重新思考哲学在开端处的完整蕴意,为思考哲学的起点与归宿提供借鉴。 梁中和关键词:物活论 灵魂 本原 总序 2023年 自陈康先生那代人算起,希腊罗马哲学研究在中国已近百年,五代有余。百年间,学人们守望着这个古老而幽深的本原,孜孜矻矻,弦歌不辍,尽管在特殊的岁月,辨识“是其所是”(to ti en einai)几近于一场艰难的日出。21世纪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年轻学者极为热诚地投身于这项事业,使原本属于“冷门绝学”的园地陡增前所未有的热度。较之以往,一代新人有着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哲学素养,能熟练运用古典语言研读古典文本。基于希腊和拉丁文本的希腊罗马哲学研究渐成学界共识和学术规训。 崔延强 梁中和关键词:学人 西塞罗笔下学园派与斯多亚派的逻辑学思想——《学园派》相关章节疏解 2023年 一、西塞罗论学园派的逻辑学分类西塞罗乃至整个古典拉丁文献,从未用过“logica”来表示我们熟悉的希腊或现代意义上的逻辑学(Λογική),而是用拉丁语“dialectica”对译διαλεκτική,也即用“辩证法”来涵盖逻辑学所指涉的范围。在《论善恶之极》中,西塞罗用理性论证“ratio disserendi”来对译Λογική。 梁中和关键词:西塞罗 斯多亚派 苏格拉底会爱一个人吗——论柏拉图式的爱与“个人”的关系及其展示出的哲人处境 被引量:2 2014年 苏格拉底会爱一个人吗?问题有两重含义,一是怀疑苏格拉底是否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重点在"爱"上;二是怀疑苏格拉底是否能真的爱上"一个人",重点在爱的对象上;同时责问背后还在质疑这种爱的效果能否为其正当性辩护。值得追问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式的爱究竟与一个具体的人有何关系,爱的对象有哪些,进而追问哲学对个人的教育如何可能,哲人如何在个体与普遍的困境中得以自适。 梁中和关键词:人格 哲学教育 汉语古希腊罗马哲学年度著译及重要论文目录(壬寅年,2022) 2023年 一、专著(5)1.前苏格拉底研究(0)2.苏格拉底-柏拉图研究(3)神性与人性:柏拉图《斐德若》研究作者:樊黎,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0月,ISBN:9787576030112。内容简介:《神性与人性:柏拉图〈斐德若〉研究》基于伯内特(J.Burnet)编订的柏拉图全集校勘本中古希腊语原文的《斐德若》文本,参考国内外诸多文献,聚焦于研究占据《斐德若》大半篇幅的三篇演说词。 梁中和 裴浩然关键词:汉语 古希腊罗马哲学 哲学史“Historia Philosophica”: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由迈克尔·艾伦教授逝世想到的 2024年 惊闻文艺复兴哲学领域著名教授、卓有成就的学者迈克尔·艾伦教授(Michael J.B.Allen,1941—2023)于当地时间2023年2月25日清晨在家中去世,享年81岁。我很缅怀他,因为从2004年算起,我本人研究文艺复兴哲学将近20年时间的开端就是和艾伦教授的精神相遇。读书期间,我有闲逛川大外文书库的习惯。有时候会发现老书,例如19世纪末出版的格罗特(George Grote)《希腊史》两卷简本. 梁中和关键词:文艺复兴 哲学领域 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的一种导论 ——《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相关问题研究 本文通过总体上阐述《阿尔喀比亚德前篇》在何种意义上,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的一种导论,进而围绕《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结合其他柏拉图对话,讨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首先讨论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如何从人伦“知—识”,进展到... 梁中和关键词:德性 知识 文献传递 斐奇诺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初探 2010年 斐奇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神学家、哲学家和人文主义者,他的神学带有浓烈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色彩。本文通过梳理斐奇诺的人文主义思想背景和主要特征,介绍了他的非主流人文主义享乐观、人生的目的在于回归上帝的论断和提倡"古代神学"等三大人文主义特点,初步说明了其基督教人文主义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梁中和关键词:文艺复兴 什么样的人最智慧——文艺复兴哲学家斐奇诺论苏格拉底 2017年 斐奇诺不光强调苏格拉底的智慧,还重视他作为"人"的有限性。作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他认为这一有限性只有上帝可以补足。在他的笔下,苏格拉底终身致力于治愈人的愚昧,真诚地承认自己无知,有助于虚心接受神的指引,从而巧妙地将其与基督教教义融合,斐奇诺特别强调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实践,认同他的爱和哲学的教育。他还将苏格拉底类比于耶稣,认为他是耶稣之前的基督徒,极大地改写了苏格拉底的形象。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苏格拉底,特别是斐奇诺笔下的苏格拉底,被当做耶稣式的哲学家,成为新时代的精神英雄,也即最智慧的人。 梁中和关键词:苏格拉底 柏拉图主义 基督徒 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