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琦杰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滤膜
  • 4篇膜分离
  • 4篇纳滤
  • 4篇纳滤膜
  • 4篇纳滤膜分离
  • 3篇截留
  • 3篇截留率
  • 2篇通量
  • 2篇气液两相流
  • 2篇无机盐
  • 2篇两相流
  • 2篇膜通量
  • 1篇有机小分子
  • 1篇碳纤维
  • 1篇糖类
  • 1篇气液比
  • 1篇无机
  • 1篇小分子
  • 1篇硫酸
  • 1篇硫酸镁

机构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柳琦杰
  • 3篇王枢
  • 2篇王韬
  • 1篇陈洪岩
  • 1篇张兆利
  • 1篇郭竹洁
  • 1篇王娇
  • 1篇王毅
  • 1篇谢成胜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DLVO理论的碳纤维表面改性对细菌固着影响研究
生物膜为固着于材料表面并被胞外聚合物所包裹的微生物聚集体。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膜内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等污染物为营养物质进行利用降解的污水处理技术。生物膜载体表面性能直接影响微生物的固着,从而影响生物膜法处...
柳琦杰
关键词:表面改性
卷式纳滤膜分离糖盐混合溶液
2015年
采用DK1812卷式纳滤膜,对4种电解质盐(NaCl、MgCl2、Na2SO4和MgSO4)和4种糖类(葡萄糖、果糖、木糖和乳糖)及其混合溶液分别进行分离实验,系统地研究操作压力和不同料液对膜通量及各溶质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溶质实验,硫酸盐截留率高于氯盐,且随压力增加,NaCl和MgCl2截留率略有增加,而Na2SO4和Mg SO4截留率保持不变;二糖截留率明显高于单糖,且随压力增加,各糖截留率均略有下降。糖盐混合溶液实验,无机盐溶液加入糖后,糖对硫酸盐截留率影响最小;糖溶液加入无机盐后,盐对乳糖截留率影响最小。溶液通量实验时,混合溶液较单一溶质溶液通量有所减小。
王韬王枢王毅陈洪岩柳琦杰
关键词:无机盐糖类截留率膜通量
气液两相流强化卷式纳滤膜分离硫酸镁水溶液被引量:1
2012年
气液两相流强化卷式纳滤膜分离实验是针对DK2540卷式纳滤膜,采用气液两相流强化分离技术,对硫酸镁溶液进行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料液浓度、过膜压力、料液流速、气体流速等因素在分离硫酸镁溶液时,对膜通量、截留率和膜通量增加率的影响,并总结了气液两相流强化效果。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强化卷式纳滤膜分离有明显的效果。温度宜在30~40℃。料液浓度越大、过膜压力越小、气液比越大,气液两相流强化效果越明显。
柳琦杰王枢郭竹洁谢成胜
关键词:膜通量截留率气液比
气液两相流强化卷式纳滤膜分离无机/有机溶液研究
气液两相流强化卷式纳滤膜分离实验是针对DK2540卷式纳滤膜,采用气液两相流强化分离技术,对硫酸镁溶液、酵母悬浮液、硫酸镁和酵母混合液进行研究。  首先,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料液浓度、过膜压力、料液流速、气体流速等因素在分...
柳琦杰
关键词:纳滤膜气液两相流硫酸镁溶液
文献传递
有机小分子/无机盐混合溶液纳滤膜分离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工业生产中料液体系成分复杂,用纳滤技术对其中小分子有机物及电解质盐实施有效分离越发重要。本文概述了小分子有机物及电解质盐的纳滤分离机制,从纳滤膜分离糖类、氨基酸、染料、PEG等有机小分子及电解质盐混合溶液出发,总结了纳滤技术分离溶液中有机小分子及电解质盐的研究进展,但该体系各溶质截留情况未得出一致结论。同时指出分离机制的研究、高性能膜的制备、扩大溶质种类及不同条件进行试验是纳滤技术分离有机/无机复杂体系的研究方向,并对纳滤技术用于该体系分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韬王枢张兆利柳琦杰王娇
关键词:纳滤截留率膜分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