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萌
-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司法适用的思考
- 2020年
- 为有效惩治网络犯罪黑灰产业链、解决网络犯罪共犯的认定难题,《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从实践现状看,本罪的司法适用极为“慢热”,总体来讲适用率偏低、分歧意见较大、独立评价功能彰显不足,远未发挥立法期待的惩治效果。为深化本罪适用、彰显立法效果,有必要结合实践现状考察本罪适用不足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方案。
- 林晓萌
- 关键词:司法适用网络犯罪适用率共犯
- 未成年人案件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现状考察与路径优化
- 未成年人领域是检察机关少捕慎诉慎押司法实践的发源地,彼时的价值基础源于少年司法理念。社会发展与犯罪结构转型背景下,少捕慎诉慎押上升为刑事司法政策。得益于发展先机,未检工作在理念基础和制度建设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制约发展的...
- 林晓萌
- 关键词:未成年人
-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现实考察与路径探析——以《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为基点被引量:1
- 2015年
- 对检察人员实行分类管理是检察改革的必由之路。目前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尚存在去行政化过程艰难、检务保障尚未跟进、操作标准不够细化等诸方面问题。以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为契机,理顺检察权配置运行的逻辑思路、明晰办案机制中检察官的主导地位、规划顺应检察改革方向的机构设置、完善权责利相统一的配套机制,对于从根源上推进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 杨安林晓萌
- 关键词:检察机关去行政化
- 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发展路径探微
- 2021年
- 少年司法的理念和特征决定了它与生俱来的社会化属性。与成年人司法相比,它更具开放性,与社会的互动更为积极,对社会支持也更为依赖。未检工作的社会支持与未检工作相伴而生、伴随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发展速度缓慢、方式粗放的问题也始终存在。为使社会支持形成“体系”并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轨道”,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应运而生。探索未检社会支持体系的发展路径,对于发掘未检工作“新增长点”、推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 林晓萌
-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支持体系少年司法
- 试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干预体系的分层构建被引量:24
- 2019年
- 目前针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刑事化处理与非刑事化处理呈现'二元分立、发展失衡、衔接断层'的特征,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均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未来改革中,应当充分贯彻'以教代刑'的少年司法理念,以干预介入的及时性和教育矫治的专业性为改革方向,整合制度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强化非刑事化处理措施的保护处分性质,提升刑事处理的行刑社会化水平,探索建立'家庭、学校教育—基地观护—收容教养—刑事处遇'的未成年人罪错社会化干预体系。
- 侯倩林晓萌
- 关键词:未成年人分级处遇
- 检察环节重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效益分析与路径优化
- 检察环节重罪案件的认罪认罚从宽实践体现出总体适用率偏低、适用犯罪较窄、量刑建议质量欠佳的初级阶段特征,价值功能尚未充分体现。本文立足效益视角,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探求现有制度适用乏力的原因。未来应当以量刑精准化与减...
- 侯倩林晓萌
- 关键词:重罪案件
- 文献传递
- 检察环节重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效益分析与路径优化被引量:4
- 2020年
- 检察环节重罪案件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践中体现出总体适用率偏低、适用范围较窄、量刑建议质量欠佳的初级阶段特征,价值功能尚未充分体现。通过"成本—收益"方法分析,目前该制度对被追诉方和检察机关的效益激励不足,因而仍存在适用乏力的现实情况。未来应当以量刑精准化与减让梯度化为目标改良量刑建议,切实保障被追诉方的知悉权与救济权,进一步发挥制度节约司法资源的价值功能,通过强化对量刑协商双方的激励进一步深化制度适用。
- 林晓萌侯倩
- 关键词:重罪案件
- “黑灰产”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全链条打击实践被引量:1
- 2022年
- 检察机关办理“黑灰产”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应当注重全面打击上下游犯罪,斩断犯罪链条。办案中应加强身份同一性证据的收集与审查,绑定实名信息的账号依法应认定为公民个人信息,计算违法所得时无须扣除犯罪成本。对于涉案人员众多的案件,应综合认罪认罚和追赃情况分层处理,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监管漏洞,依法制发检察建议,强化诉源治理。
- 林晓萌韩粮远黄鹏
- 关键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宽严相济
- 从规范扩张到实践跟进: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运行样态分析——基于169份生效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日趋严峻的网络犯罪情势下,立法积极地进行回应性扩张,增设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基于生效裁判文书的分析显示,帮助信息网络罪在实践中呈现出适用率低、适用分歧大、独立评价功能不彰的"慢热"状态。本罪适用不足的原因来自规范和实践双重层面,既有立法与司法解释大面积竞合、网络犯罪罪名交叉导致的认定混乱,又有个案证据欠佳、司法机关立场保守等现实原因。为了激活本罪适用,应当遵循网络犯罪刑事政策理顺规范竞合的认定标准,通过"类型化区分+实质性判断"、强化对违法性帮助行为的惩治力度,辅之以网络犯罪刑事政策的传导、个案证据基础的夯实和专业型司法人才的培养,使司法实践与立法扩张同频共振,通过有效刑事治理遏制网络犯罪发展势头。
- 林晓萌
- 关键词:网络犯罪司法适用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少年司法社会支持体系:价值、立场及路径被引量:7
- 2021年
- 少年司法社会支持体系是司法机关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它面临着来自司法体系内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双重困境。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为其纾困和发展提供了更高站位的思路引领。少年司法社会支持体系通过理念的深度契合及价值的充分彰显,呈现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面向,也因而夯实了正当性基础、坚定了价值自信。未来发展中,应当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在宏观立场上,调适好司法能动和司法克制的关系、司法机关与社会力量的关系、顶层规范设计与基层实践创新的关系;在微观路径上,多措并举增强社会服务的实效性、保障社会支持体系的高效率运行和可持续性发展,渐进性推进近景、中景、远景目标的达成。
- 林晓萌
- 关键词:少年司法社会支持体系社会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