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
- 作品数:38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救治策略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8例,女性17例;年龄16~65岁,平均38.2岁。其中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18例,合并血气胸、创伤性湿肺、多发肋骨骨折及心脏挫伤12例,合并骨盆骨折11例,合并严重口腔颌面部损伤9例,合并四肢骨折15例;GCS≤8分,ISS≥16分。结果 6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0例(46.2%),轻度残疾12例(18.5%),重度残疾8例(12.3%),植物生存状态及自动出院6例(9.2%),9例死亡(13.8%)。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伤情重且复杂,病死率及致残率高,采用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及损害控制外科原则,优先处理重型颅脑损伤,结合重症综合治疗,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积极意义。
- 林昊高翔蔡鸿儒柯铁许志贤张旭鸣
- 关键词:多发伤颅脑损伤
- 阻挡钉技术治疗股骨交锁髓内钉术后肥大性骨不连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阻挡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术后肥大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例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肥大性骨不连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9~48岁[(32.4±6.8)岁]。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3例,长斜形骨折或螺旋形骨折2例,多段骨折2例,横形骨折4例。骨折术后至本次手术时间6~18个月[(11.5±3.1)个月]。均于骨不连近远端髓腔置入阻挡钉。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3,4,5,6,12,24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36个月[(27.2±4.6)个月]。10例获得骨愈合,愈合时间(9.8±3.4)个月,仅1例骨折出现骨不连,改行切开自体骨植骨锁定钢板固定后骨折愈合,骨愈合率达91%。无伤口感染、断钉、松动等并发症。术后3,4,5,6,12,24个月,VAS及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合疗效评定:优7例,良3例,优良率为91%。结论利用阻挡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术后肥大性骨不连可增加髓内钉及骨折端的稳定性,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率高。
- 柯铁林昊蔡鸿儒张旭鸣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不愈合髓内钉
- 肩上部悬吊复合体单处损伤的手术治疗
- 目的:探讨肩上方悬吊复合体(SSSC)单处损伤的手术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SSSC单处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12.5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韧带损伤修复固定后关节关系正常。ASES评分为89.6分...
- 张旭鸣邱美光林世水林昊庄颖峰施爱平
- 关键词:手术治疗病例分析
- 锁定钢板加钢缆治疗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疗效分析(附10例报告)
- 目的了解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原则及疗效。方法采用锁定钢板+钢缆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并对临床疗效,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根据Vancouver分型,B型7例,C型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老年...
- 林昊高翔柯铁张旭鸣
- 关键词:锁定钢板假体周围骨折
- 多发肋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 2007年
- 张旭鸣陈曙光柯铁何武兵林昊庄颖峰
- 关键词:肋骨骨折骨折固定术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 肱骨远端C型骨折45例手术治疗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肱三头肌舌瓣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经肱三头肌舌瓣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按照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肘术后功能。结果 45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中40例肘关节功能评分达到优良,优良率88.9%。结论肱三头肌舌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一种有效的方法。
- 许志贤张旭鸣何武兵林昊
-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
- 外固定支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闭合性长管骨骨折分期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闭合性四肢长管骨骨折早期行单臂支架临时外固定的患者,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18~70岁,平均47岁。待全身病情稳定、局部软组织损伤改善后,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终确定性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外固定支架使用时间6d。二期确定性内固定治疗前2例出现钉道感染。内固定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5.2个月。术后切口3例出现感染,总体感染率为5.2%。结论早期采用临时外固定支架没有增加最终确定性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率,有利于闭合性长管骨骨折进一步治疗。
- 林世水何武兵许志贤林昊邱美光张旭鸣
- 关键词:长管骨骨折多发伤内固定
- 后路颈椎管单开门减压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受伤机制以及后路单开门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脊髓功能JOA评分的变化。结果本组23例术后随访3个月到2年,平均18个月,术前JOA评分为1~12分,平均分为7.2;术后12周评分为3~16分,平均为11.6分,术前术后评分二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术后23例患者四肢肌力及运动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早期手术治疗能获得较为满意的脊髓功能恢复。
- 高翔张旭鸣何武兵林昊李琪
-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JOA评分
- 单节段A型胸腰段骨折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同长节段跨伤椎固定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应用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同长节段跨伤椎固定的疗效。方法对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5例单节段A型胸腰段骨折患者(无脊髓神经损伤)行随访调查研究,根据最终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短节段组(n=21)和长节段组(n=24)。短节段组患者采用短节段经伤椎固定的手术方式,长节段组患者采用长节段跨伤椎固定的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伤椎高度压缩率、Cobb角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结果 45例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到3年,平均20个月,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度、伤椎高度压缩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短节段组患者的Cobb角度(7.3±1.9)°低于长节段组(1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5,P <0.01);短节段组患者的伤椎高度压缩率(9.1±2.6)%低于长节段组(1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5,P <0.01);短节段组患者的JOA评分(24.22±2.36)分,高于长节段组(21.36±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6,P <0.01);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53,P> 0.01)。结论采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较长节段跨伤椎固定术后近期伤椎高度丢失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
- 高翔张旭鸣何武兵林昊许玮
-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JOA评分
- 人工全膝关节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5
- 2012年
-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解剖最复杂、对运动要求最高的关节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在全世界每年以高于10%的比例增长。TKA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近30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近年来假体类型的演变、假体几何外形与尺寸的研究,以及膝关节生物力学方面取得的突破进行了阐述;对目前TKA中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目前最新发展的技术,对TKA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 林昊张余李国安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假体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