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妙君

作品数:27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5篇关节
  • 12篇膝关节
  • 12篇护理
  • 12篇关节置换
  • 11篇术后
  • 10篇膝关节置换
  • 9篇康复
  • 8篇置换术
  • 8篇全膝关节
  • 8篇全膝关节置换
  • 6篇膝关节置换术
  • 5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手术
  • 3篇速康
  • 3篇下床活动
  • 3篇康复护理
  • 3篇康复理念
  • 3篇快速康复
  • 3篇骨折
  • 3篇关节镜

机构

  • 27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27篇林妙君
  • 8篇温国仪
  • 6篇张细顺
  • 5篇杨辉霞
  • 5篇苏艳齐
  • 4篇熊想莲
  • 3篇黄星球
  • 3篇黎艳
  • 2篇曹婷
  • 2篇杨健齐
  • 2篇林红
  • 2篇廖绪强
  • 2篇杜永军
  • 1篇吕继敏
  • 1篇欧阳菊香
  • 1篇任杰平
  • 1篇何发尧
  • 1篇张莉
  • 1篇徐学峰
  • 1篇徐海容

传媒

  • 8篇天津护理
  • 3篇现代医院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悬吊式靴形手挂吊兜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悬吊式靴形手挂吊兜的研制及在上肢损伤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将研究病例随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药物消肿、患肢抬高及前臂吊带悬吊);实验组采用应用悬吊式靴形手挂吊兜的护理模式。将两组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消肿效果优于对照组,不需药物脱水剂,就可以尽快消除上肢损伤肢体软组织肿胀。平均消肿时间、疼痛评分和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靴形悬吊式手挂吊兜在上肢损伤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实施其消肿效果优于他法,不需药物脱水剂,就可以尽快消除骨折肢体软组织肿胀。且吊兜的高度随患者的体位改变可随时调节。护理方便,操作简单,体位易以维持、经济实惠。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许燕杏林妙君肖智真张燕庄晓静刘成
关键词:上肢损伤护理
自制移动视频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自制移动视频教育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接受自制移动视频反复教育,对照组由不同年资护士常规口头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术后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康复训练过程中不同时间疼痛控制情况,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移动视频教育可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功能恢复效果。
温国仪林妙君杨健齐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康复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数据网络平台的建设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设一个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数据收集平台,为建立脊髓损伤患者规范化的护理流程与指引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科4年时间的患者资料及国内外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确定平台系统的收集数据的项目并开发数据平台软件。结果开发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数据网络平台软件1套,并应用于临床进行数据收集。结论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数据网络平台的应用,通过各项护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使护理成效评价由经验式转变到客观数据评价,为循证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张细顺张莉林妙君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护理网络平台
医护联合术前教育班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术前教育班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时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指导,干预组病人术前进入医护联合术前教育班学习,内容包括有心理干预、身体评估、健康教育、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术后)的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术后AKSS和ROM明显增加,而VAS和住院天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4.95,4.54,8.26,4.50)。结论医护联合术前教育班在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实施,可提高TKA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林妙君熊想莲苏艳齐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教育康复
心理干预在手足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手足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92例手足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2.19±3.69)分、(41.88±4.58)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8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外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缓解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黎艳林妙君杜永军
关键词:心理干预手足外伤满意度心理状态
联合应用两支血管系统的腹股沟部皮瓣临床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两支血管系统的腹股沟部皮瓣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皮肤缺损面积:4 cm×4 cm^12 cm×8 cm,采用联合双支主干腹股沟部皮瓣进行修复,通过分析患者术后主观评定、客观评定、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性,探究联合应用两支血管系统的腹股沟部皮瓣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对术后外观满意46例,占76.67%,较满意11例,占18.33%;对功能恢复情况满意22例,占36.67%,较满意34例,占56.67%;术后无疼痛感觉53例,占88.33%,未出现持续疼痛情况,患者外观、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两支血管系统联合治疗后皮瓣存活率高达100.00%,同时,患者血供质地、感觉恢复情况均较优,且上述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0例患者出现1例静脉栓塞,1例远端部分坏死,1例皮下淤血,发现异常后,及时进行救治,无切口感染、开裂、腹壁疝膨出等症状出现。结论联合应用两支血管系统的腹股沟部皮瓣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方案较佳,成功率100%,患者对外观、疼痛情况满意度较高。
许祺琨杜永军徐学峰李进林妙君任杰平徐海容
关键词:手部软组织缺损血管系统下腹部皮瓣
一种上肢骨折患者专用病号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肢骨折患者专用病号服,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病号服本体和手托部件,所述病号服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开边,所述开边从袖口延伸至下摆,所述开边的两侧设置有子母扣,所述病号服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连...
杨辉霞叶巧国张细顺苏敏仪熊想莲林妙君杨辉玲
文献传递
多发骨折合并尿道膀胱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索多发骨折合并尿道膀胱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骨盆骨折以及跟骨、胫腓骨多发骨折伴膀胱损伤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包括尿道损伤的护理,跟骨骨牵引护理,皮肤、体位、饮食及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等,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全部治愈康复出院。结论多发骨折合并尿道膀胱损伤必须采取综合护理措施。
温国仪林妙君
关键词:多发骨折护理
快速康复理念下实施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下实施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效果。方法 100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选取入院顺序为奇数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偶数的5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快速康复理念下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PONV发生情况,舒适度,术后临床康复指标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0~5、6~11、24~48 h及合计的PONV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Z=3.013、2.041、2.282、5.365, P<0.05);两组术后12~23 h的PONV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大(Z=1.495, P>0.05)。实验组PONV发生率为18.0%(9/50),低于对照组的74.0%(37/50),差异显著(χ^(2)=31.562, P<0.05)。实验组9例PONV患者的PONV持续时间为(3.64±1.39)h,对照组37例PONV患者的PONV持续时间为(6.07±1.82)h,实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3.737, 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12、48 h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分别为(75.41±4.98)、(82.29±9.34)、(87.15±6.9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68±6.32)、(78.06±10.67)、(83.27±9.04)分,差异显著(t=2.399、2.109、2.403, P<0.05)。实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26.46±9.54)h、住院时间(11.84±3.95)d短于对照组的(32.65±11.09)h、(13.66±4.37)d,差异显著(t=2.992、2.185, 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大(χ^(2)=2.041, P>0.05)。结论 术后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PONV安全、有效,减少患者PONV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
曹婷林妙君林红黄星球何发尧史成龙温国仪黎艳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恶心呕吐快速康复理念穴位贴敷穴位按摩
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角度抬高架的制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制作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初期方便患者抬高下肢、后期利于患者膝关节康复训练的专用角度抬高架。方法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角度抬高架主要由1块支撑底板,3块可调节板(大腿板、小腿板及足板),固定装置及活动绳构成的三角形装置,底板设有角度槽,供可移动的小腿板末端卡入,起到可按需调节角度的作用;大腿及小腿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牵引绳的连接孔,用于活动后固定患肢于功能位;足板设置有牵拉绳,供自主活动用。主要材料为木板、海绵垫、皮质包布、可调节绳及活页。结果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角度抬高架能实现术后准确抬高患肢、辅助自主训练和静止时固定于功能位的目的,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实用、经济环保、自主训练、功能位休息等优点。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专用角度架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初期可按需抬高角度以减少伤口引流量、手术后期可辅助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
杨辉霞林妙君张细顺
关键词:体位护理人文关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