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立宏

作品数:38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中医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6篇2型糖尿
  • 6篇2型糖尿病
  • 5篇证候
  • 5篇脂肪
  • 4篇视网膜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中药
  • 4篇中医药
  • 4篇网膜
  • 4篇肥胖
  • 4篇病变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性
  • 3篇体质学

机构

  • 37篇新疆医科大学...
  • 11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新疆乌鲁木齐...

作者

  • 37篇杨立宏
  • 7篇张文佳
  • 6篇李靖
  • 3篇付晓乐
  • 3篇薛凤玲
  • 3篇李和平
  • 2篇周铭心
  • 2篇张艳霞
  • 1篇史红
  • 1篇张敏
  • 1篇曾斌芳
  • 1篇朱鹏程
  • 1篇王魁亮
  • 1篇姚梓平
  • 1篇安莉萍
  • 1篇段丽君
  • 1篇肖明霞
  • 1篇卫荣
  • 1篇刘浩
  • 1篇安艳丽

传媒

  • 10篇新疆中医药
  • 4篇中医药导报
  • 3篇陕西中医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四川中医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四届全国中...
  • 1篇国际数字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糖尿病足中药熏蒸罩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具领域,尤其为一种糖尿病足中药熏蒸罩,包括中药熏蒸桶、控制区和中药熏蒸罩,所述中药熏蒸桶基面底端一侧镶嵌安装有控制开关和指示灯,所述中药熏蒸桶的内部开设有熏蒸槽,所述熏蒸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盘,...
杨立宏张文佳
文献传递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DR)是糖尿病(DM)重要的微血管病变,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和失明等症状,是导致成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西医在治疗DR时有较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近些年,随着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中医药在治疗和预防DR拥有较为独特优势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文总结最新中医药在DR的临床运用,为临床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刘艳杨立宏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药
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81例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方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并观察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将8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单纯西药治疗2月。结果:对照组显效14例,总有效率69.2%;治疗组分别为21例、85.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亦有明显降低。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糖尿病疗效好,并有减轻大血管病变风险的作用。
杨立宏王红张敏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
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医活血化瘀组方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视力改善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改善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微血管瘤数量、出血灶面积、渗出灶面积及黄斑水肿面积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hs-CRP、ICAM-1及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灶部位微血管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而有效缓解患者视网膜病变,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
杨立宏付晓乐王红
关键词:中医活血化瘀法二甲双胍血管内皮功能
西北燥证对2型糖尿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西北燥证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西北燥证影响2型糖尿病的微观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罹患西北燥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罹患西北燥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非罹患西北燥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比较,罹患西北燥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TNF-α、FPG、FINS、HOMA-I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介素-6可能参与西北燥证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陆洁董文娟薛凤玲杨立宏张艳霞
关键词:西北燥证2型糖尿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喷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喷药装置,包括护理床,两个固定柱远离护理床的一侧均设有控制面板,两个固定柱内均设有滑槽,两个滑槽的一端均设有正反电机,两个丝杆上均套设有丝杆螺母,两个丝杆螺母的顶端均设有贯穿固定柱顶端的...
段丽君杨立宏
文献传递
中医健脾补肾祛瘀降浊法治疗肥胖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补肾、祛瘀降浊法对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肥胖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减肥茶,观察组采用中医健脾补肾、祛瘀降浊(主要以八味地黄丸为基础,加用附子、生黄芪、枸杞子、猪苓、路路通、桃仁、熟大黄、红花、马齿苋)治疗,15d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体质指数(BMI)、腰围(WC)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56/60)、75.00%(45/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47.83,P<0.05);治疗前后患者BMI指标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BMI值分别为(25.12±1.00)、(29.85±1.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健脾补肾、祛瘀降浊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肥胖患者的体质指数及腰围,治疗中以中医辨证为基础,标本兼治,提高了肥胖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
杨立宏李靖王红
关键词:肥胖健脾补肾体质指数腰围
中医学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与实践
2016年
研究中医学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方法:选取某学校2012级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每个班40人,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理论教学结合病案讨论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理论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时成绩、标准化病人对学生的评分以及笔试成绩均要高。结论:在中医学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与理论水平,值得广泛推广。
杨立宏李靖张文佳
关键词:中医学教学标准化病人
11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9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首次入院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及肺部CT表现。结果119例患者年龄29~95岁,中位年龄为74.0(60.0,83.0)岁。临床分型:轻型31例(26.1%),普通型26例(21.8%),重型42例(35.3%),危重型20例(16.8%)。95例(79.8%)合并基础疾病,33例(27.7%)未接种疫苗。首发症状以咳嗽(94例,79.0%)、发热(87例,73.1%)、咳痰(79例,66.4%)为主。危重型、重型、普通型患者年龄均大于轻型患者,重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男性占比均高于轻型患者,危重型患者疫苗接种占比低于轻型、普通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发热、咳嗽咳痰占比均高于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危重型、重型患者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降钙素原全定量升高、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谷草转氨酶水平升高、D-二聚体升高、CT表现为单侧占比均高于轻型患者,危重型、重型、普通型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多、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占比均高于轻型患者,危重型、重型患者指脉氧饱和度占比均高于轻型、普通型患者,危重型患者肌酐水平升高占比高于轻型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多占比高于普通型患者,危重型、重型患者CT表现为单侧占比均低于普通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多、未接种疫苗均是COVID-19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的危险因素,感染指标异常、凝血指标异常与重症相关,需早期识别。
项玉安艳丽罗成斌谢姆西努尔肖明霞杨立宏张艳霞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一种用于中药的称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药的称重装置,包括框体、称重传感器、载物盘,所述框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称重传感器,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
杨立宏薛凤玲徐娜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