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
- 作品数:67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昆虫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昆虫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昆虫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吹气筒、供电装置、吹吸转换装置、收集筒和昆虫吸取前端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连接在所述吹气筒的侧壁上;所述吹吸转换装置转动连接在所述吹气筒的筒身上;所述收...
- 胡昌雄杨星莹杨伟克刘增虎李琼艳董占鹏李涛刘敏廖鹏飞杨海
- 家蚕对溴虫腈的耐受性及与体内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的关联性被引量:3
- 2017年
- 溴虫腈是一种广泛应用并明确对家蚕毒性较小的农用杀虫剂。为了探讨家蚕对溴虫腈的耐受性产生机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检测溴虫腈对家蚕耐受性品系QBA和敏感品系p50的2~5龄幼虫的毒性,并同时测定幼虫体内细胞色素P450和b5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2个家蚕品系幼虫的发育龄期增加,幼虫对溴虫腈的耐受性也增强,并且溴虫腈对同一龄期幼虫的LC50值是耐受性品系QBA高于敏感品系p50;幼虫体内的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也是随着幼虫发育龄期增加,但同一龄期耐受性品系QBA幼虫的细胞色素P450含量高于敏感品系p50,而且QBA的幼虫随着发育龄期对溴虫腈的耐受性增强与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增加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与细胞色素b5含量的增加则无相关性。初步推测不同家蚕品系对溴虫腈的耐受性与体内细胞色素P450含量可能有一定关联。
- 李涛刘敏刘增虎陈安利廖鹏飞杨海董占鹏
- 关键词:家蚕细胞色素B5溴虫腈耐受性
- 一种半自动削茧设备
- 本实用新型涉及蚕种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削茧设备,包括多个上部横梁和多个下部横梁,多个所述上部横梁后端位置固定设置有支承架,多个所述上部横梁上端面靠后侧位置自前向后分别固定设置有对射光电开关和激光发射器,所述对射...
- 刘建波朱红涛吴克军杨志刚王永红黄有存陈松杨海陈娅梅
- 一种人工饲育自然除沙蚕具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蚕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饲育自然除沙蚕具,包括若干个自上而下交错层叠的养殖框和接沙框,养殖框的底面密布有漏沙孔,养殖框和接沙框的底部均设有连接部,养殖框和接沙框的顶部均设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凹坑,连接...
- 王永生朱水芬杨海陈云明陈松江亚唐辉崔琛范永慧杨启慧刘敏李琼艳李继娅
- 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2013年
- 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类型,简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的分类、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品种鉴别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刘增虎李涛杨海刘敏白兴荣董占鹏
- 强健性多丝量家蚕品种云蚕9号的选育被引量:3
- 2016年
- 为了适应轻简化养蚕生产模式和生产优质茧丝,以体质强健、多丝量作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的目标。利用保存的家蚕品种资源,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及设置特殊饲养环境和兼顾目标性状综合选择的技术方案,历经5年15代,选育并组配出符合育种目标且小蚕对人工饲料有较好适应性的强健性多丝量家蚕杂交组合金松·M5×红10·红12,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定名为云蚕9号。新品种在云南省进行农村多点饲养示范试验,虫蛹率、结茧率、盒种收茧量等性状成绩分别比现行春用品种菁松×皓月高1.1百分点、0.89百分点、0.98 kg,且上茧率高、茧形匀整、茧色洁白、茧丝品质优良,可缫制5A级生丝,充分表现出综合经济性状优的特性。新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季、夏秋季以及西南各省年均气温较低蚕区的春季饲养。
- 朱水芬杨文张金祥廖鹏飞黄平杨海丁善明吴克军陈松
- 关键词:家蚕品种强健性多丝量杂交育种
- 夏秋用家蚕品种云夏3号的选育
- 2025年
- 为了选育出适应云南省立体气候,满足农村粗放饲养需求的强健性家蚕品种,利用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采用杂交和回交等方法,设置高温多湿环境(温度30~32℃、相对湿度85%~90%)、粗放饲养技术等处理,结合茧丝品质检验、繁育性能等性状的选择,育成了一对强健性好、对高温多湿环境耐受性强、产量高的夏秋用家蚕新品种云夏3号。云夏3号鉴定结果显示:4龄蚕虫蛹统一生命率95.67%;万蚕产茧量18.04 kg,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增产0.39%;鲜毛茧出丝率17.58%,比对照品种高0.65个百分点;茧层率22.44%,茧丝长1155 m,解舒率77.29%,洁净93.02分,与对照品种相当;盒(张)种(25000粒/盒)产茧量32.11 kg,比对照品种增产5.24%。云夏3号于2024年3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适宜云南省夏秋季及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秋季推广饲养。
- 刘敏吴克军李继娅范永慧李涛杨海罗顺高廖鹏飞董占鹏
- 关键词:家蚕品种杂交育种粗放饲养强健性
- 一种昆虫诱捕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上表面卡接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A,所述支撑板A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昆虫诱捕盒...
- 杨伟克杨海刘增虎董占鹏
- 文献传递
- 溴虫腈在蚕桑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14年
- 介绍了溴虫腈的作用原理和特性、溴虫腈对桑树害虫的毒力和防治效果、溴虫腈对桑树和家蚕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溴虫腈在蚕桑生产中应用的建议和思考。
- 李涛刘敏刘增虎田梅惠杨海陈松董占鹏
- 关键词:溴虫腈桑树害虫桑树家蚕残毒期
-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对家蚕不同组织消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研究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对5龄家蚕不同组织相关消化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以期揭示饲料育与桑叶育对家蚕机体消化代谢的生理差异。【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不同组织脂肪酶、a-淀粉酶和类胰蛋白酶的活性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消化酶基因BmLip-1、Bm Amy1和BmTryp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桑叶饲育组家蚕相比,人工饲料育家蚕脂肪体和中肠脂肪酶、a-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淋巴的脂肪酶和a-淀粉酶活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血淋巴和中肠类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增高,脂肪体类胰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BmLip-1和BmAmy1的表达量仅在饲料育家蚕脂肪体组织中显著高于桑叶饲育组,这与其酶活性变化差异趋势相反。BmTryp的表达量在饲料育家蚕血淋巴和中肠组织中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桑叶饲育组,这与酶活性变化差异趋势一致。【结论】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不同组织消化酶活性及其相关编码基因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筛选和培育人工饲料适应性优良家蚕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 杨伟克杨丽莎王永生王永生杨海杨海陈松陈松
- 关键词:人工饲料桑叶家蚕消化酶活性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