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娇楠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舒芬太尼复合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最佳剂量配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腹式子宫全切术后硬膜外镇痛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吗啡时两种药物不同剂量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寻找其最佳剂量配伍。方法:选择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标准Ⅰ-Ⅱ级、年龄20-60岁拟行腹式子宫全切术的病人,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Ⅰ组:舒芬太尼10μg+吗啡2 mg+氟哌利多1 mg+1%罗哌卡因20 mg;Ⅱ组:舒芬太尼15μg+吗啡1.5 mg+氟哌利多1 mg+1%罗哌卡因20 mg;Ⅲ组:舒芬太尼20μg+吗啡1 mg+氟哌利多1 mg+1%罗哌卡因20mg。术中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术后24小时内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镇痛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标准。结果:2组各个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1组(P<0.05),在术后6 h,8 h,12 h,18 h,24 h与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在2 h,4 h,6 h的VAS评分低于1组(P<0.05);2组恶心评分与3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其他不良反应三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各组患者在术后24h内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15μg复合吗啡1.5 mg用于腹式子宫全切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其他常用剂量配伍,镇痛效果平稳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杨娇楠张云安叶红崔敏李晓红
- 关键词:舒芬太尼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
- 老年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与术后转归的关系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5年2月入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年龄≥65岁,并行手术治疗的嗜铬细胞瘤患者。收集围术期相关指标包括:人口学资料,原发疾病,手术麻醉情况,术后化验检查,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指标等。结果本研究纳入33例老年嗜铬细胞瘤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全麻组(G组,n=24)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GE组,n=11)。GE组术中应用瑞芬太尼(18.2%vs 79.2%,P=0.001)或舒芬太尼术中静脉维持镇痛(45.5%vs 79.2%,P=0.046)的比例明显低于G组。GE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P=0.039)、术后住院时间(P=0.013)及住院总时间(P=0.015)均明显短于G组。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为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的独立保护因素(RR=0.245,95%CI 0.106~0.564,P=0.001),而术中升压药物联合应用为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RR=4.184,95%CI 1.146~15.281,P=0.030)。结论老年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的静脉维持镇痛药物应用更少,机械通气时间更短,并明显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 杨娇楠李楠李双玲王东信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老年围术期
- 一种高海拔地区简易脑脊液压力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海拔地区简易脑脊液压力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在非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通过穿刺针进行穿刺,在穿刺成功后将穿刺针与脑脊液压力测量装置连接,此时,测压管与大气连通,并引出脑脊液,同时...
- 李楠杨娇楠 蔺国英 旦增曲珍李双玲
- 静注氟哌利多出现木僵状态一例
- 2012年
- 患者,男,53岁,术前诊断颈椎病,拟在局麻监护下行“C4~5髓核摘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ASA I级,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史。术前常规实验室检查均为正常。
- 崔敏杨娇楠
- 关键词:木僵状态氟哌利多家族遗传性疾病静注植骨内固定术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