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地震
  • 1篇地电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和上地幔
  • 1篇地应力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模拟
  • 1篇地震趋势
  • 1篇地震条带
  • 1篇地震预报
  • 1篇地震预测
  • 1篇地幔
  • 1篇电磁测深
  • 1篇电性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析
  • 1篇有限差分
  • 1篇有限差分法
  • 1篇震波
  • 1篇震级

机构

  • 9篇中国地震局兰...

作者

  • 9篇杨国栋
  • 2篇王建荣
  • 1篇刘宝勤
  • 1篇刘耀炜
  • 1篇李晓峰
  • 1篇朱佐全
  • 1篇张元生
  • 1篇张国英
  • 1篇屈健鹏
  • 1篇严武建
  • 1篇李步云

传媒

  • 5篇世界地震译丛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邢台地震40...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3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条带初步研究
本文使用不同震级下限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进行全时空扫描作震中分布图,利用已有研究成果识别出了高清晰度地震条带23条。其中,18条对应了地震,地震的对应率为78%。条带形成到地震发生的最长时间是32个月,最短时间是2个月,平...
杨国栋刘宝勤严武建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震条带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定边-景泰地壳和上地幔电性结构分析被引量:5
1998年
给出了定边-景泰大地电磁剖面探测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电性结构简单,电性界面成层性好,而在其西缘弧形断裂带,电性结构复杂,电导率横向变化较大.在弧形断裂带上地幔低阻层埋藏深度加大,这与北面的银川断陷盆地上地幔结构上隆形成反照,经分析认为银川断陷盆地属于拉张性质,而弧形断裂带属于挤压性质,由于均衡调整作用,造成了两者上地幔结构的反差.深部电性结构在大罗山-惠安堡之间有一局部上隆,经分析认为此处可能为深大断裂,南北构造带仅在此通过.
屈健鹏朱佐全杨国栋李柱国师水月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地壳上地幔鄂尔多斯地块
甘肃省地应力资料分析及近期地震趋势判断被引量:2
1998年
甘肃省地应力资料分析及近期地震趋势判断张国英杨国栋(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主题词应力分析异常特征甘肃地震趋势判断1资料甘肃省现有5个地应力观测站,分布在其东部和南部.近5年来,在全国资料评比中,这5个站的资料均被评为优秀,其中刘...
张国英杨国栋
关键词:应力分析地震趋势
前兆成因类型及其地震预报意义
地震预报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对前兆产生机理的认识问题。实际研究表明,许多前兆变化与震源破裂时的应力状态无力学上的本构关系,力的作用只是强震孕育与发生过程中的条件之一,特殊的地壳介质环境是强震孕育与发生的主要因素。
刘耀炜杨国栋李步云
和1995年神户地震有关的同震泉水日流量变化
2001年
1995年神户地震以后,很多泉的流量迅速增加,这可能是由渗透率增加引起的。淡路岛距离神户不远,从1995年到1998年,岛上9个泉的流量变化显示出,增加的流量在两年之内逐渐呈指数衰减。我们用一个很简单的扩散模型来估算蓄水层增强了的水压扩散率,其值为130~2300 cm^2/s。根据分析,我们推测本次地震使渗透率和泉水流量增加了约7倍。
T. SatoR. SakaiK. FuruyaT. Kodama杨国栋王建荣
关键词:神户地震水压泉水流量扩散率
临震前震:b值的时间变化
1999年
对前震和长期地震活动在频度—震级关系式中的b值做了比较。研究了发生在主震前两个非重叠时间间隔内的前震:(1)数小时内;(2)数天内。区域的和全球的地震目录统计分析表明,这些间隔内的b值比长期地震活动的b值下降了一半。这扩展了Molchan和Dmitrieva先前的研究结果(Molchan and Dmitrieva,1990),他们发现在主震前数小时内出现了这样的下降。我们的结果是个统计性的规律,未必在每一单个前震序列中都能出现。
G.M.MolchanT.L.KronrodA.K.Nekrasova杨国栋李晓峰
关键词:地震临震前震B值
目标事件识别不确定情况下地震预报效率的统计估计
2002年
通常用成功率和报警率来表示地震预报的效率,它们分别由成功预报数与总预报数和成功预报数与应被预报的事件数之比确定,这里,我们针对震级高于给定阈值的事件来设想预报系统下,且假定系统单一指标“是”或“否”。对于这样一个预报系统,用于确定系统预报率的事件震级的观测误差引起了识别预报目标数的增加和识别成功预报数的减少,事实上,当忽略事件震级的不确定性时,预报率可能被显著低估。这可能会导致舍弃有价值的预报系统或低估实际的地震风险。本文给出了估计预报率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独立震级分布的任何对称的观测震级的误差,目标识别的不确定性可以表示为从实际到观测震级概率转换的结果,给定预报效率参数,偶然连接率和转换概率,由预报和转换过程的分析求解这个预报率估计问题,假观测误差为正态分布,预报/转换过程的数值试验和蒙特卡罗模拟看来证实了所得的解是正确的。
杨国栋
关键词:震级
使用改进型破裂时间法对南加州做中期地震预测被引量:19
1999年
根据由南加州地震目录回顾性地震建模及已发表的对新马德里地震带的估算结果,改进型破裂时间法可以作为一种中期地震预测技术用来确定未来主震的地点并预测其大小和时间。提出假设并对先前主震的建模表明本方法预测的主震震级精度达到了约±0.5个震级单位。假设已知前兆序列中最后的事件,则破裂时间误差约是±1.1年。当不知道序列中最后的事件时,预测震级保持相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序列中追加事件时,预测时间将需要更新。本方法还可以把主震位置确定在半径为几十公里的一个圆形区域内。我们提供了判定加速序列和主震位置的判据,此判据减少了虚报次数,但也删除了我们估算中的一些主震。根据南加州地震目录,我们估算了发生在1980~1995年间5.5级以上的地震。我们用这些研究结果结合以前的研究结果形成了一个可实际应用(预测未来)的方法。为了捕捉在1998年8月17日以后将发生的未来主震,我们使用改进型破裂时间法搜索了南加州地震目录,结果发现,有一个区域满足了所有的判据,可以由改进型破裂时间法模拟。这个可能发生主震的区域中心在31.43°N,115.47°W,半径为65km 的圆形区域(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北部),预测的震级是6.36±0.55,预测的破裂时间是1998.565(1998年7月25日)±1.127年。随着新的前兆事件的发生,此预测值也将被更新。
D.J.BrehmL.W.Braile杨国栋王建荣
关键词:地震预测改进型
用谱有限差分法进行地震模拟
2002年
提出了以计算一个或两个空间坐标导数的谱方法与对剩余空间坐标和时间作一维有限差分近似相结合为基础的若干有效算法。讨论了几种依赖于弹性参数特性的算法。也提出了一种仅对空间坐标作有限差分近似而使问题简化的算法。对于这种情况,利用矩阵分解法,把获得的对时间的普通差分方程组简化成N个独立的柯西问题。对这些柯西问题可以使用解析方法求解。我们对不同模型给出了计算合成地震图的一些例子。
B.G.Mikhailenko杨国栋张元生
关键词:伪谱法有限差分法地震模拟地震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