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超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铁矿石载氧体加压煤化学链燃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在反应温度为970℃、压力范围为0.1-0.6 MPa的条件下,以铁矿石为载氧体,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煤化学链燃烧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加压对燃料反应器内水蒸气气氛下煤化学链燃烧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加压能加快煤水蒸气气化速率,加强水气转换反应,并对煤气组分产生影响,使CO浓度降低,CO2和H2浓度升高;加压后还原反应烟气中不再含有H2,CO和CH4的浓度也变得很低,说明加压可提高还原反应中煤气的转化率;随着压力的升高,碳转化率先升高后又降低,存在着一个中间压力值,使碳转化率最高.
- 杨一超肖睿宋启磊郑文广
- 关键词:化学链燃烧固体燃料CO2捕集
- 基于廉价载氧体煤加压化学链燃烧试验研究
- 近年来,温室气体(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的过度排放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巨大的减排压力,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我国亟需研发能实现燃煤CO2减排的新技术。化学链燃烧技术作为一项非常有前景...
- 杨一超
- 关键词:CO2捕集CO2减排
- 基于铁矿石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被引量:3
- 2011年
- 针对铁矿石载氧体,在流化床上进行了模拟煤气成分化学链燃烧循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初期可得到高浓度的CO2,CO的转化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H2的转化率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为100%;CO2的收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缓慢增加最后趋于稳定;该铁矿石载氧体在多次循环反应中保持了很高的活性,开始几个循环中,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载氧体的活性也增强,然后趋于稳定;载氧体的氧化对于载氧体的性能非常重要,是保持载氧体持续循环反应能力的重要条件.
- 肖睿张帅郑文广宋启磊杨一超
- 关键词:化学链燃烧流化床
- 超临界水生物质气化制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0年
- 回顾了国内外超临界水生物质气化(SCWG)制氢的研究进展。生物质在超临界水条件下能够转化为氢气,主要优点是湿生物质不必干燥就可以进行相关反应且氢气是高压下直接生成的,意味着所需的反应器容积较小且用来压缩产气的能量较少。用来加热大量水的能量可以通过热交换器回收,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各参数如温度、压力、催化剂活性和生物质/水比等因素的影响被讨论。
- 杨一超
-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超临界水制氢
- 钙基载氧体煤化学链燃烧脱硫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在钙基载氧体燃煤化学链燃烧技术过程中由于煤气化产物与载氧体之间的副反应导致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SO_2气体。本文选择MAC铁矿石,CaO和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在小型加压固定床上研究不同温度、压力、Ca/S比条件下SO_2气体的脱除问题。结果表明,单独采用CaSO_4载氧体时,随温度升高SO_2气体浓度逐渐增加。添加铁矿石后,SO_2排放浓度降低,主要与Fe_2O_3能够催化抑制CaSO_4分解有关。添加CaO和石灰石脱硫剂后,随温度、压力以及Ca/S比增加,两种脱硫剂的脱硫效率均增加,且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得到的CaO的脱硫效果更佳。
- 张帅肖睿杨一超宋启磊
- 关键词:CO_2捕集化学链燃烧脱硫
- 基于铁基载氧体的燃煤加压化学链燃烧循环反应特性被引量:1
- 2010年
- 在煤加压化学链燃烧试验装置上,以巴西CVRD铁矿石为载氧体,徐州煤为燃料,进行了煤加压化学链燃烧还原/氧化循环反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还原/氧化循环次数增加,载氧体反应能力有所增加,载氧体及碳的转化率基本保持稳定;提高反应压力,CO2的捕获效率增加,载氧体还原程度加深,载氧体以及燃料的转化率增加.对载氧体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增加,载氧体颗粒比表面积及孔容积逐渐增加.高压下载氧体颗粒的平均孔径减少,且没有明显发现Fe基载氧体与煤灰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化合物导致载氧体不可逆失活.SEM分析表明,随着循环反应进行,载氧体表面变为疏松多孔状结构,没有发现载氧体颗粒的团聚、烧结现象.试验结果表明该铁矿石载氧体可以应用于煤加压化学链燃烧.
- 肖睿张帅郑文广宋启磊杨一超
- 关键词:燃煤
- 廉价钙基载氧体煤化学链燃烧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化学链燃烧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非常有前景的实现CO2高效低能耗分离捕集技术.在小型固定床上研究了廉价钙基载氧体的还原/氧化反应特性以及持续循环能力,讨论了温度、压力、煤/载氧体质量比对钙基载氧体反应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能显著增强煤气化产物与CaSO4之间的反应,导致CO2收率和碳转化率相应增加.在煤/载氧体高质量比情况下,由于实际反应过程中存在平行反应、载氧体颗粒内部传质阻力等因素,造成载氧体的失活和载氧能力下降.故为得到高的CO2收率和碳转化率,煤/载氧体质量比应控制在0.14以下.
- 施文平肖睿杨一超张帅
- 关键词:CO2捕集固定床
- 基于废铁渣载氧体煤加压化学链燃烧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针对废铁渣载氧体,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燃煤加压化学链燃烧试验以及载氧体持续循环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增加抑制了煤的初始热解过程,提高了煤焦的气化过程以及气化产物与载氧体之间的反应。随着压力增加,CO_2浓度和燃料的转化率增加,CO和CH_4的浓度降低,载氧体的转化率也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由于载氧体载氧能力一定,随燃料与载氧体质量比增加,CO_2浓度和燃料的转化率降低,不利于CO_2捕集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循环试验表明,随循环次数增加,载氧体活性逐渐增强,热解气体和煤焦气化产物的转化率以及燃料的转化率均得到提高。
- 张帅肖睿杨一超宋启磊张会岩
- 关键词:CO_2捕集化学链燃烧燃煤
- 基于铁矿石载氧体化学链燃烧试验研究
- 化学链燃烧是一种新型的燃烧技术,能够实现气体和固体燃料高效利用及CO2温室气体内分离捕集。本文针对铁矿石载氧体,在流化床上进行了模拟煤气成分化学链燃烧循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初期得到了高浓度的CO2,CO的转化率随着...
- 郑文广肖睿宋启磊杨一超
- 关键词:化学链燃烧流化床温室气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