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潜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水稻
  • 7篇栽培
  • 6篇栽培技术
  • 4篇直播
  • 3篇直播水稻
  • 3篇共作
  • 2篇药效
  • 2篇药效试验
  • 2篇杂交
  • 2篇杂交中稻
  • 2篇中稻
  • 2篇施肥
  • 2篇马铃薯
  • 2篇棉花
  • 2篇肥料
  • 2篇高产
  • 2篇高产栽培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效率

机构

  • 17篇潜江市农业技...
  • 5篇湖北省农业科...
  • 3篇长江大学

作者

  • 17篇李金华
  • 8篇李美娥
  • 6篇贾平安
  • 5篇袁家富
  • 5篇佀国涵
  • 5篇彭成林
  • 4篇符家安
  • 4篇赵书军
  • 3篇徐祥玉
  • 3篇张先荣
  • 2篇刘威
  • 2篇刘克芝
  • 2篇马朝红
  • 2篇徐大兵
  • 1篇张渊
  • 1篇何家海
  • 1篇刘凤霞
  • 1篇杨振荣
  • 1篇黄振凤
  • 1篇罗治斌

传媒

  • 6篇现代农业科技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湖北植保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农业开发与装...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皮黄瓜新品种蔬研二号高效栽培技术
2013年
介绍白皮黄瓜新品种蔬研二号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苗床准备、播种育苗、移栽田整地施肥、移栽、田间管理及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促进当地白皮黄瓜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李美娥苏运河李金华董华兵廖翠红黄振凤
关键词:白皮黄瓜栽培技术
湖北省稻虾共作典型区域水稻施肥现状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湖北省稻虾共作典型区域(潜江市)的水稻(Oryza sativa L.)施肥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水稻氮(N)、磷(P_(2)O_(5))、钾(K_(2)O)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35.5、59.5、68.5 kg/hm^(2),相对于基础年份分别减少27.4%、34.2%和32.0%。随共作年限的增加,氮、磷、钾的施用量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稻虾共作第1~5年氮、磷、钾的施用量相对于上一年分别平均减少8.0%、12.5%和9.6%;共作第6年及以上相对于第5年分别减少6.6%、21.6%和13.1%,相对于基础年份分别减少39.0%、60.2%和48.1%。稻虾共作模式水稻有1/2左右的氮、几乎全部的磷和绝大部分的钾都作为基肥施用;随共作时间的延长,总磷和总钾相对于总氮的比例也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稻虾共作有72.5%~82.1%的农户选择施基肥、分蘖肥各一次的方法,均高于基础年份;稻虾共作有7.1%~27.5%的农户选择施基肥、分蘖肥和穗肥各一次的方法,均低于基础年份的40.0%;稻虾共作6年及以上有10.7%的农户不施基肥,只施分蘖肥和穗肥。
彭成林袁家富袁家富杨小红马朝红李金华佀国涵李金华
关键词:施肥现状
虾稻连作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被引量:3
2012年
虾稻连作是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态模式,由于此模式经济效益突显,种养规模迅速扩大,无害化生产尤显重要。本文研究虾稻连作种养模式下的生物多样性,提出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贾平安符家安李金华张先荣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绿色防控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试验,研究了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预防效果和持效期。结果表明,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百禾佳)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较好,在已是发病始盛期的情况下,施药后能迅速控制病情扩展,且持效期在28d以上。
何书武喻永冰余礼涛李金华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
不同耕作深度与施肥量对江汉平原稻田土壤紧实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连续两年(2014—2015年)在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3个耕作深度和4个施肥水平对稻田土壤紧实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栽插前深耕(30 cm)相对于浅耕(10 cm)和中耕(20 cm)对土壤的扰动较大,但经过整个水稻大田期沉降之后,对表层土壤的紧实度影响很小,能明显降低中层土壤的紧实度,能明显增加下层土壤的紧实度,形成"上松下紧"的结构,但耕作深度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在氮(N)、磷(P2O5)、钾(K2O)按1∶0.5∶0.8配比的条件下,用线性+平台模型确定的中稻氮肥最合理用量为156.5 kg/hm2。
彭成林袁家富袁家富赵书军佀国涵贾平安徐祥玉徐大兵李金华
关键词:江汉平原耕作深度施肥量土壤紧实度水稻
马铃薯-花生/棉花高效模式效益及技术被引量:3
2009年
马铃薯-花生/棉花模式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模式棉田作物产量高、效益好,值得推广。分析了该模式的经济效益,介绍了该模式的种植方式及配套栽培技术。
刘克芝杨平华李美娥李金华熊保平吴建平
关键词:棉田栽培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在导致害虫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因此,生物防治对农作物生产的意义重大。本文阐释了生物防治的意义,介绍了生物防治方法,并对生物防治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邹伟李美娥李金华何治芳
关键词:生物防治
蔸都发在中稻上的试验及示范表现
2014年
蔸都发是华中农业大学与武汉库玛作物营养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水稻专用型植物微肥营养剂,富含植物生长促进因子及多种大、中、微量元素,在水稻移栽后7d~lOd用蔸都发200g/667m2拌尿素撒施,具有培育壮苗、增加分蘖、促花促根、防病抗倒、提高穗粒数的作用;同时蔸都发富含肥料增效剂,能够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为切实探讨蔸都发在水稻上的增产机理、应用效果及应用表现,2012年潜江市农技推广中心在杂交中稻上进行了试验与示范。
张先荣周国斌贾平安符家安李金华
关键词:杂交中稻水稻移栽农技推广中心肥料增效剂
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7
2020年
以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研究了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明确2种模式下的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相对于水稻单作模式,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增加16.3%,且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实现的;长期稻虾共作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以及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5.3%、7.6%和22.7%;采用线性+平台模型确定在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和水稻单作模式下直播水稻氮肥合理用量分别为102.4 kg/hm^2和139.6 kg/hm^2,长期稻虾共作模式的直播水稻合理施氮量较水稻单作模式降低了26.6%。由此可见,长期稻虾共作模式能够大幅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彭成林袁家富袁家富佀国涵贾平安佀国涵徐祥玉
关键词:直播水稻氮肥利用效率施氮量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探索油菜高产栽培中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在土地平整、土壤肥力适中、地势平坦的田块进行了同一品种的不同栽培方式试验与研究,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撒播和机械直播田,油菜苗生长整齐,根系发达,根颈粗壮,叶色正常,叶片多,生长势强,板田带肥点播出苗较快,幼苗生长缓慢,产量减少。
李美娥李金华钟宇萍余礼涛
关键词:油菜人工撒播机械直播高产栽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