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继娅

作品数:3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4篇家蚕
  • 15篇饲料
  • 13篇人工饲料
  • 7篇饲育
  • 7篇蚕品种
  • 5篇饲养
  • 5篇人工饲料育
  • 5篇家蚕品种
  • 4篇养蚕
  • 4篇家蚕人工饲料
  • 4篇粉体
  • 3篇育成
  • 3篇在家
  • 3篇蒸煮
  • 3篇摄食
  • 3篇摄食性
  • 3篇食性
  • 3篇塑料
  • 3篇菁松
  • 2篇选育

机构

  • 38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安康学院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作者

  • 38篇李继娅
  • 36篇范永慧
  • 35篇刘敏
  • 20篇廖鹏飞
  • 18篇李琼艳
  • 17篇王永生
  • 15篇朱红涛
  • 15篇陈海佺
  • 12篇杨海
  • 10篇罗顺高
  • 10篇陈松
  • 10篇朱水芬
  • 10篇白红英
  • 9篇董占鹏
  • 9篇杨启慧
  • 8篇江亚
  • 7篇吴克军
  • 7篇陈云明
  • 6篇刘增虎
  • 5篇李红

传媒

  • 11篇中国蚕业
  • 6篇蚕桑茶叶通讯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蚕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四川蚕业

年份

  • 9篇2025
  • 9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蚕品种菁松、皓月复壮效果的比较试验被引量:1
2018年
为系统、全面了解菁松、皓月复壮系的生产性能,于2016年春秋两季对生产系与复壮系的杂交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系与复壮系发育经过相同,复壮系健康性、茧质、丝质优于生产系,其中茧质、丝质提高幅度较大,达显著水平,说明复壮后的菁松、皓月杂交种更有利于充分发挥该品种高产优质的性状优势,可以逐步推广应用。
杨继芬范永慧朱红涛刘位芬陈海佺李玲利李继娅杨文
关键词:家蚕品种菁松皓月
加强原蚕区微病预防,繁育优质蚕种被引量:1
2012年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寄生家蚕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传染性蚕病,微孢子可被食下感染并能经卵、胚种传染子代,被国家列为重要的蚕种检疫对象。对于许多种场来说,原蚕区制种为蚕种场带来了较大的利润,在许多蚕种场的蚕种生产量中占据60%~70%的比例,个别种场甚至占100%。因此原蚕区微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李继娅
关键词:微粒子病蚕种质量
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在云南的试验调查
2024年
202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对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正反交)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进行粉体蒸煮饲料摄食性、适应性、饲育效果等指标的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9211·9215×川58·川62”平均24 h疏毛率96.4%,虫蛹统一生命率98.91%,全茧量2.12 g、茧层率22.70%,粒茧丝长1270 m、洁净94分。在云南低纬度高海拔气候条件下,该品种表现出发育整齐、抗逆性强、茧丝质量优等特点,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王永生杨海陈松邹邦兴刘敏江亚唐辉范永慧杨启慧李琼艳李继娅朱水芬
关键词:家蚕人工饲料
一种养蚕生产用加温发热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蚕生产用加温发热架,包括发热架本体、空气加温线;所述发热架本体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左支撑杆、右支撑杆;所述上支架、下支架、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合围成一个矩形的空间结构;所述空气加温线通过来回缠绕的方式固...
杨继芬雷树明陈松黄平吴克军廖鹏飞欧秀华朱红涛李继娅
文献传递
影响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因子及提高摄食性的途径被引量:4
2023年
结合国内外学者有关家蚕摄食性的研究成果,围绕家蚕摄食性机制及其分子机理,系统综述了影响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因子,包括胚胎期人工蚕卵处理、滞育性、交配方式、性别、饥饿程度、发育阶段及人工饲料的理化性质、饲育环境和饲育技术等。提出了通过调整优化选育手段,推进人工饲料配方技术与生产工艺的深入研究,重视并落实开展家蚕人工饲料育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个环节的各项技术,加速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相关领域的攻关,提高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同步进行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人工饲料配方、配套饲养技术及饲育环境等的研究,并系统推进,相互促进,积极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发展与普及。
王永生杨海陈云明陈松崔琛刘敏江亚唐辉范永慧杨启慧李琼艳李继娅朱水芬
关键词:家蚕人工饲料摄食性分子机理基因蛋白
做好家蚕种质资源继代保存工作的体会
2025年
家蚕种质资源是开展遗传学、生物学和育种学的物质基础,家蚕种质资源继代保存过程中既要做到安全继代,又要保持好种性。从消毒防病、防止混杂、选择淘汰、饲养管理和资料归档保存等方面总结了做好家蚕种质资源继代保存工作的要求,为家蚕种质资源种性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白红英范永慧朱红涛陈海佺李继娅刘敏杨伟克廖鹏飞
关键词:家蚕种质资源
春秋兼用雄蚕品种镇781×红平6的育成被引量:3
2021年
为适应市场对细纤度蚕丝的需求,以健康性较强的限性斑纹品种2033为母本,中细纤度的多丝量品种781为父本,定向转育成限性斑纹品种镇781;以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为供体,含多化性血缘的细纤度品种7532为受体,采用雌回交法育成红平6。两者组配成雄蚕品种镇781×红平6,其雄蚕率达98%以上,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实验室鉴定的龄期经过减少约1 d,虫蛹率(91.00%)、茧层率(25.68%)、茧丝长(1352.97 m)和干茧出丝率(43.93%)分别增加3.77百分点、4.00百分点、26.04%和6.33百分点,茧丝纤度(2.43 dtex)细16.54%,净度(95.85分)提高1.52%;农村鉴定的龄期经过缩短约0.5 d,虫蛹率94.30%、全茧量1.63 g、茧层率25.91%、茧丝长1371.5 m、茧丝纤度2.54 dtex、净度95.3分。镇781×红平6是一对健康好养、产丝量高、茧丝纤度细和茧丝质量好的雄蚕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秋期推广饲养,可生产用于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
廖鹏飞陈安利罗顺高李继娅李琼艳刘敏范永慧吴克军黄俊荣董占鹏
关键词: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春秋兼用雄蚕品种
一种家蚕蒸煮型粉体人工饲料切碎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蚕蒸煮型粉体人工饲料切碎装置,包括边框和切碎网,所述切碎网设置在边框的中间位置,所述切碎网包括第一切碎区间和第二切碎区间,所述第一切碎区间与所述第二切碎区间的面积大致相同,所述第一切碎区间的网孔和所...
王永生朱水芬杨海陈松陈云明江亚范永慧杨启慧刘敏李继娅
华康系列一代杂交种对小蚕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试验
2022年
为探明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一代杂交种小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为今后云南省进一步研究培育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好、对BmNPV等抗性强的复合性状优良的家蚕品种提供参考,进行了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对华康2号、华康3号、华康4号3对家蚕品种的适应性、蚕茧质量及强健性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3对试验家蚕品种以华康3号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最强,收蚁24 h疏毛率正交在80%以上,反交高达95%,反交均高于正交。(2)华康3号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各龄的蚕体质量均高于华康2号、华康4号。(3)华康3号的全龄经过比华康2号、华康4号缩短24 h,主要是1~3龄的取食时间与眠中时间的差异。(4)华康3号全茧量与茧层率稍高,华康4号全茧量和茧层率稍低。(5)3对家蚕品种饲育过程中均未出现BmNPV病,且良蛹率、4龄起蚕结茧率及虫蛹统一生命率均在95%及以上。但3对家蚕品种均有不结茧蚕、弱小蚕和薄皮茧等情况,其中华康2号正、反交均有细菌病发生。综合分析,华康3号对小蚕颗粒人工饲料适应性较强及综合饲育成绩较优,更适合作为选育食性好、抗BmNPV强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的材料。
王永生朱水芬杨海陈云明陈松刘敏江亚范永慧杨启慧李继娅
关键词:BMNPV小蚕人工饲料育摄食性蚕茧质量
一种家蚕蒸煮饲料自动切料机及切料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蚕蒸煮饲料自动切料机及切料方法,包括主框架,在主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设置有切刀框架,切刀框架上滑动连接有切刀组件,切刀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以驱动切刀组件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切刀组件包括固定框,...
李琼艳刘敏荀利杰范永慧李继娅廖鹏飞李涛杨伟克胡昌雄刘增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