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相文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解释性
  • 2篇各向异性
  • 1篇地震各向异性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盐岩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藏勘探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气藏
  • 1篇气藏勘探
  • 1篇曲率
  • 1篇相干
  • 1篇裂缝
  • 1篇勘探

机构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李相文
  • 1篇杨平
  • 1篇李明
  • 1篇李海银
  • 1篇胡蕾

传媒

  • 1篇化工管理
  • 1篇石油物探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提高裂缝预测精度的解释性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19
2015年
随着油气勘探目标的日趋复杂,对裂缝预测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裂缝预测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在分析曲率、相干、各向异性等常用裂缝预测技术的原理与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解释性处理提高裂缝预测精度的两类方法:一是对输入数据进行突出裂缝特征的预处理,如各种滤波、限偏移距叠加、各向异性背景校正等,以提高输入数据与预测方法的匹配度,从而提高裂缝预测的信噪比与可靠性。二是对输出结果进行图像处理、蚂蚁追踪、数据融合等强化处理,提取并突显反映裂缝的弱信号,从而提高裂缝预测的分辨率。将构造导向滤波、限偏移距叠加、各向异性背景校正、线形增强以及线形增强+蚂蚁追踪等解释性处理技术应用于塔里木盆地不同工区的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在常规裂缝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体的地质特征优选解释性处理技术进行预处理或级联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裂缝预测精度。
杨平李海银胡蕾李相文李明
关键词:相干曲率各向异性
碳酸盐岩地震各向异性裂缝预测及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由勘探阶段步入开发阶段,可供钻探的大型缝洞体越来越少,由缝、孔、洞相互连通的大型缝洞集合体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缝洞体系连通性分析成为高效井位部署的关键,重点需要落实裂缝方向和密度两方面的问题。目前常规叠后裂缝预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满足高精度勘探开发的需求。鉴于叠前裂缝预测方法在预测裂缝方向上的优势,本文从叠前裂缝预测原理进入手,应用解释性处理方法提高资料品质,进而提高裂缝方向预测的精度,并进一步探索了利用各向异性曲线识别多组裂缝的方法。应用表明,叠前裂缝预测及各向异性曲线识别多组缝方法有机结合,可有效指导缝洞体系连通性分析,为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缝洞连通性分析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李相文刘永雷杨平李海银张晓华肖勇
关键词:碳酸盐岩
基于5D地震数据的裂缝预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目前非常规、隐蔽性油气藏正在成为勘探的重点,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是“新疆大庆”产能建设的主要战场,目前在塔北、塔中、和田地区发现多个大型油气田,三级储量当量近18亿吨。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地质特点,主要表现为三个...
李相文
关键词:油气藏勘探地质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