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珍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谈肠外营养配制管理及人员的素质
- 2007年
- 肠外营养支持是现代,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既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叉提高了治疗效果。肠外营养支持是一项理论深、技术强、要求高的临床工作:为确保肠外营养的正确实施及使用安全,肠外营养液配制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及配制人员的良好素质,对肠外营养液的质量起保障作用。
- 梁婉萍潘文松李玉珍
- 关键词:肠外营养
- 不同备药方法对静脉输液配置室内洁净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备药方法,对静脉输液配置室内空气微粒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4种不同的备药方法,进行模拟配液加药,在配液过程中使用空气粒子计数器对配置室内空气微粒数进行检测,以了解配液操作时空气微粒的污染情况。结果A、B组与C、D组的备药方法对配置室内配液操作时空气微粒数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A、B组备药方法对配置室内空气微粒污染明显,操作时释放微粒多,提示此备药方法不可取,C、D组备药方法对配置室内空气微粒数影响小,适合静脉输液配置的备药,尤其是D组可实现快速备药,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 朱刚张莉苏敏谊潘文松梁桂珍梁婉萍李玉珍赵天骄
- 关键词:微粒
- 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在肝胆胃肠疾病中的意义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前白蛋白(PA)和,白蛋白(ALB)在肝、胆、胃肠疾病中的意义。方法用透射比浊法测定216例肝、胆、胃肠疾病患者血清PA和ALB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疾病组、胆道疾病组、胃肠疾病组之间的PA和ALB水平无差异(P>0·05),肝脏疾病组血清PA异常率明显高于ALB的异常率,有显著性意义(P<0·01),胆道疾病组和胃肠疾病组血清PA与ALB异常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肝脏疾病中血清PA较ALB更能敏感地反映肝脏合成蛋白的功能,对早期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 梁婉萍梁桂珍李玉珍
- 关键词:前白蛋白白蛋白胆道疾病胃肠疾病
- 输液增温器对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疗效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输液增温器对提高肠内营养支持中的疗效。方法对普外科和胸外科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5O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20),研究组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使用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对照组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只使用输液泵,不使用输液增温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有差异,(P=0.031,X^2=4.667)。结论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使用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能减少营养液与体温负差过大而引起各种胃肠道不良反应,保证胃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旱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梁婉萍黄柳开潘文松李玉珍袁卫红
- 关键词:肠内营养液输液增温器
- 应用QC小组活动缩短全静脉营养混合液的配制时间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缩短净化室内全静脉营养混合液(TNA)配制时间。方法采用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程序进行活动,即选择课题,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效果评价及制定巩固措施等。结果活动后净化室内TNA总配制时间及加药、灌注时间均显著低于活动前(均P<0.01)。结论QC小组活动可明显缩短TNA的配制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的综合素质。
- 朱刚梁婉萍罗玉英黄柳开李玉珍
- 关键词:QC小组活动护理服务质量质量管理
- 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在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意义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评价血清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测定在ICU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意义。方法测定38例ICU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前后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结果ICU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后,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呈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最明显(P<0.01),血清转铁蛋白升高次之(P<0.05)。结论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可敏感地反映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
- 郑雪莲李玉珍朱刚
- 关键词:肠外营养危重病人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