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玉米
  • 1篇调理剂
  • 1篇冬小麦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吸收
  • 1篇营养元素
  • 1篇营养元素吸收
  • 1篇玉米品种
  • 1篇增施
  • 1篇施用
  • 1篇施用方法
  • 1篇授粉
  • 1篇土壤调理剂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酸化
  • 1篇苹果
  • 1篇种肥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抗虫

机构

  • 5篇招远市农业技...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聊城大学

作者

  • 5篇李燕
  • 1篇张俊祥
  • 1篇王茂勇
  • 1篇刘波
  • 1篇刘建军
  • 1篇樊颖伦
  • 1篇黄萌
  • 1篇孟昭东
  • 1篇任利堂
  • 1篇赵磊
  • 1篇陈建友
  • 1篇董英华
  • 1篇张同志
  • 1篇李文兰
  • 1篇刘海荣
  • 1篇薛艳芳
  • 1篇秦丽娜
  • 1篇张译文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LD05纯杂合植株的鉴定及抗性检测
2025年
【目的】在回交转育过程中利用分子检测手段将转基因玉米LD05目标性状准确快速导入育种常规自交系中,并明确LD05纯杂合株系和对照郑58在抗虫融合基因m2cryAb-vip3A表达水平、抗虫性和农艺性状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通过左右边界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外源目的基因m2cryAb-vip3A在自交系中的纯杂合,利用RT-qPCR和ELISA开展m2cryAb-vip3A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分析,并通过室内生测和田间接虫试验鉴定LD05纯杂合株系对靶标害虫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黏虫和棉铃虫的抗性,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对LD05纯杂合株系和对照郑58在农艺性状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筛选优化鉴定,确定LC915+LC966为最优纯杂合鉴定引物。纯杂合株系中外源插入基因m2cryAb-vip3A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存在差异,纯合株系中普遍高于杂合株系。室内生测结果显示,喂食LD05纯合株系和杂合株系心叶期叶片,玉米螟、草地贪夜蛾、黏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为高抗级别;田间接虫试验结果显示,LD05纯合株系和杂合株系在心叶期和花丝期对玉米螟、心叶期对黏虫、花丝期对棉铃虫的抗性等级均为高抗。农艺性状调查显示LD05纯合株系、杂合株系和对照郑58无差别。【结论】建立了基于普通PCR的LD05转化体中目的基因的纯杂合鉴定方法,明确外源目的基因m2cryAb-vip3A在LD05纯杂合株系中表达存在差异,但在抗虫性和农艺性状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李文兰侯辛未李燕赵瑞君孟昭东岳润清
关键词:抗虫性转基因玉米
冬小麦配方种肥及施用方法
一种冬小麦配方种肥及施用方法,其有效成分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所述氮肥以N元素计,所述磷肥以P<Sub>2</Sub>O<Sub>5</Sub>计,所述钾肥以K<Sub>2</Sub>O计,所述N:P<Sub>2</Su...
王茂勇陈建友刘海荣张俊祥李燕董英华
文献传递
增施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酸度降低和菠菜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改良和促进作物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效果,本研究通过菠菜盆栽试验分析了4种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酸度、有机质、菠菜生物量及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4种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含量,有效改善土壤酸化。其中,沸石和腐植酸处理的效果较好,土壤pH增加0.90~1.15,交换性Al3+降低74.10%~104.30%。此外,施用4种调理剂均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菠菜生长,显著增加菠菜的生物量,腐植酸处理的促生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腐植酸处理还降低了菠菜对铝的吸收(36.77%),并促进了菠菜对钙、镁和铁元素的吸收。综上所述,增施腐植酸能有效改善土壤酸化,改善植物养分吸收,对菠菜生长和品质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改土降酸和促生增产的潜力。
赵磊李燕
关键词:土壤调理剂
土壤肥力与品种对玉米矿质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2025年
为探讨土壤肥力与不同品种对夏玉米矿质元素吸收量及其向籽粒分配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高等肥力(烟台招远)与中等肥力(济南龙山)两种地力水平土壤上,选取郑单958、登海605和鲁单510三个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肥力土壤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三个玉米品种的平均产量及生物量分别为11.4 t/hm^(2)和19.1 t/hm^(2),较中肥力土壤分别显著提高23.9%和28.2%。高肥力条件下玉米籽粒对磷、钾、锰、铜、硼的需求量均显著增加,因而大幅提升了地上部植株对这些养分的吸收量,较中肥力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01.4%、215.8%、162.0%、99.7%、81.6%;而籽粒的氮、镁和锌需求量相对稳定,平均分别为19.7 kg/t、2.2 kg/t、28.8 g/t,对应的地上部植株养分吸收量较中肥力处理也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29.4%、26.1%、51.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籽粒中的磷(r=0.895^(∗∗∗))、铜(r=0.830^(∗∗∗))、钾(r=0.711^(∗∗∗))、锰(r=0.765^(∗∗∗))、镁(r=0.740^(∗∗∗))、铁(r=0.738^(∗∗∗))、锌(r=0.515∗)元素含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综上表明,在高肥力土壤上种植的玉米产量、生物量、养分吸收量及籽粒矿质元素分配等均优于中肥力土壤,这可能与高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及土壤有效性养分含量较高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玉米的高产优质栽培和养分高效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孙金鞭颜为李燕王忠华于锐黄萌刘波宋勇樊颖伦薛艳芳
关键词:玉米品种土壤肥力养分吸收矿质元素
苹果壁蜂授粉技术规程
刘建军任利堂张同志于冰李燕张译文郭炳文秦丽娜曲日涛原文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