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然

作品数:61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经济管理
  • 27篇社会学
  • 12篇政治法律
  • 12篇历史地理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24篇民族
  • 17篇文化
  • 8篇土家族
  • 7篇苗族
  • 6篇中华民族
  • 6篇人类学
  • 6篇南方少数民族
  • 6篇互动
  • 6篇国家认同
  • 5篇遗产
  • 5篇社会
  • 5篇视域
  • 5篇团结
  • 5篇文化互动
  • 5篇民族团结
  • 5篇共同体
  • 4篇叙事
  • 4篇学术
  • 4篇土司
  • 4篇文化线路

机构

  • 60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61篇李然
  • 2篇林毅红
  • 2篇李兴军
  • 1篇王真慧
  • 1篇李率文
  • 1篇严冬
  • 1篇李伟良
  • 1篇蒋正
  • 1篇魏晨曦
  • 1篇李小凤
  • 1篇高春燕
  • 1篇陈杨

传媒

  • 9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广西民族大学...
  • 3篇长江师范学院...
  • 2篇广西民族研究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民族论坛
  • 2篇三峡大学学报...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民族大家庭
  • 2篇铜仁学院学报
  • 2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民族研究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学院...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湖南农机
  • 1篇领导科学论坛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遗传承人的主体性需求及其实现路径--基于恩施灯戏的田野调查
2022年
传承人主体性的发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关键。在恩施灯戏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实践中,传承人产生了生存需求、发展需求与心理需求。传承人在主动实现自身需求的过程中,遭遇了话语权弱、晋升困难、人际关系制约、演出资源短缺四重困境。文章认为,应从提升传承人话语权、完善传承人认定机制、协调传承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建立考核机制四个方面为传承人发挥主体性提供实现路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到社区和文化持有者的日常生活之中。
王牵云李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高校科研基地建设与发展策略——以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为例被引量:4
2007年
文章以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为例,提出高校科研基地建设与发展要立足现有资源,依托优势学科,瞄准学术发展潮流,以特色求发展;以人为本,抓好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团队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拉动科研基地的发展,实现项目、成果、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探索多元化投资渠道,优化科研资源置,注重学术交流,建设开放式科研基地。从而充分发挥其对学校,乃至全社会的科学研究的骨干作用、牵头作用和辐射作用。
李然
民族学学科研究生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民族学学科研究生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及其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够不断满足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民族学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水平.
李然
关键词:民族学课程教学
文化理性视域下的原始社会及其互惠体系——兼谈《石器时代经济学》
2023年
《石器时代经济学》作为经济人类学的奠基著作,阐述了原始社会的文化理性,向经济学和人类学界阐明了一个事实:实质论并没有被真正驳倒,反而焕发着生机活力。从原始社会自身的文化理性看,原始社会也是丰裕的社会。在原始社会,“hau”是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和人们更深层次的思维而存在的,构成了原始社会“给予、接受、回报”的互惠体系。重新审视此书,能够开拓经济人类学的新世界,同时也为反思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
高致远李然
关键词:文化理性原始社会互惠
西南山地特色城镇转型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启示——以湖南省湘西州浦市镇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西南山地小城镇由于基础、资源、区位、人才等原因,发展相对滞后,无法走东南和华南小城镇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湘西泸溪县浦市镇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因便利的水路交通,成为沅水流域繁华的商业集镇。清末逐渐向现代工商市镇转型。新中国成立后,曾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建设。但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集镇企业由于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人口流动等原因纷纷倒闭,工业化城镇建设难以为继。21世纪,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推动下,浦市以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名镇为目标建设特色小城镇取得成效。西南山地小城镇转型与发展的历史考察和经验总结,有利于探讨小城镇如何实现产业、人才、文化振兴,国家、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如何共建共治共享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城镇,辐射带动乡村振兴。
李然
关键词:西南山地特色小城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淮阳太昊伏羲祭典研究
2023年
太昊伏羲祭典是为祭祀人文始祖伏羲而举办的传统祭祀仪式。作为一项文化实践,太昊伏羲祭典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地方性经验。淮阳区的太昊伏羲祭典历经变迁,如今已发展为公祭和民间祭祀并存的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太昊伏羲祭典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发现人文始祖神话呈现出各民族的同源祖先意识,表达着中华各民族亲如兄弟的心愿;以龙崇拜和巫舞“担经挑”为代表的龙文化符号,承载着各民族对悠久中华文化的认同;祭文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意志、民众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优化淮阳太昊伏羲祭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有三条:一是形成共建共享中华文化传承机制,从内容建设、传播渠道、跨文化传播等方面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二是利用伏羲祭典进行学校和社会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能;三是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伏羲祭典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借助文旅融合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太昊伏羲祭典成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灵相通、情感交融的文化纽带。
李然刘雪丹
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年
汉民族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荆楚文化是汉文化重要的地域文化。总结和分析荆楚文化与汉文化的互动及其影响,既能展现汉文化的多元一体的结构特征,又可揭示中华民族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历史动因。
李然龙晔生
关键词:汉民族荆楚文化
神话传说中南方少数民族民族团结表述研究
2025年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在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依存,形成了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南方少数民族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神话传说,通过各民族血脉相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追述;各民族情同手足、守望相助关系的隐喻;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疆域、共建美好家园的再现,形象生动地呈现其民族团结的历史记忆。南方少数民族神话传说中丰富的民族团结内涵,有助于当下讲好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故事,不断巩固加强民族团结,培育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王亚辉李然
关键词:神话传说南方少数民族民族团结
乡村文艺演出团体的公益性释放研究——基于成都D文艺演出团体的调查
2020年
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村文艺演出团体通过自身的原生性公益行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文化自觉的社会担当等途径释放文艺演出团体的公益性,以丰富乡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参与基层文化事业建设等形式提升其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但文艺演出团体的发展亦存在着生存环境恶化、文艺演出品质不高、发展定位不准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文艺演出团体文化公益性价值提升,可以加强行业规范建设,促进文艺演出内容的传统与现代结合、乡村文艺演出团体与文化政策融合等。
王才道李然
关键词:文化服务
吴泽霖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被引量:10
2009年
吴泽霖先生在中国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教学、科研机构的建立、学科知识的应用和普及等方面对中国人类学的建立和发展的巨大贡献。吴泽霖先生的治学历程和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轨迹表明,人类学作为一个西来的学科,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需要将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完美结合,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李然
关键词:中国人类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