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炜娜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舆论
  • 3篇媒体
  • 3篇播音
  • 3篇播音主持
  • 2篇舆论引导
  • 2篇教学
  • 1篇党风
  • 1篇党风廉政
  • 1篇党风廉政建设
  • 1篇新华网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层面
  • 1篇信息传播
  • 1篇信息分发
  • 1篇信息环境
  • 1篇信用
  • 1篇信用危机
  • 1篇序参量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性

机构

  • 9篇西北民族大学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作者

  • 13篇李炜娜
  • 2篇赵雅文
  • 1篇宋庆功

传媒

  • 3篇青年记者
  • 2篇新闻世界
  • 1篇西部广播电视
  • 1篇新闻大学
  • 1篇新闻界
  • 1篇传播力研究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今传媒
  • 1篇卫星电视与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受众心理层面看明星的信用危机被引量:2
2010年
面对目前频频发生的"诈捐门"、"唐骏学位门"等事件致使明星的信用危机产生。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剖析了受众面对媒体报道的明星各类负面消息后,从最初的感性层面的盲目崇拜、理性判断和认知重构直到负面情绪的产生、信用危机的爆发等一系列心理层面变化的表象及其成因。
李炜娜
关键词:受众心理信用危机
5G时代的传播逻辑:连接、协同、创新被引量:1
2019年
2019年,5G技术凸显迅猛发展态势,如果说1G、2G、3G、4G技术的演化过程是用有形的终端和无形的网络逐步完成了人类对于信息、社交的系统化组网,那么5G时代则是将技术嵌入式地渗透进万物互联的社会形态中。前者侧重于人与人的连接,后者5G技术的起点则是"人-物""物-物"的全新互联。出生于西班牙的信息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在其新作《传播力》中,展开了他对网络社会"传播即权力"的思考,他认为:传播符号的流动带来话语权革命,这是对符号传递渠道、解释权的占有,从而导致权力关系在传播过程中建构。
李炜娜
关键词:传播力嵌入式解释权
智能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探究被引量:2
2019年
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刷新着科技革命,在这场智能时代的变革中,传统媒体行业的传播内容形式以及发展模式也遭遇冲击及挑战。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应系统科学地认清学科发展面临的时代语境以及存在的学科体系结构困境,立足学科核心发展点,不断丰富学科发展的内涵,全面优化教育模式,激活人才培养模式内部活力,探索出一条智能时代播音主持人才良性发展的新路径。
李炜娜
关键词:播音主持
智能传播的技术演化与回归路径被引量:2
2019年
智能传播技术演化的底层逻辑:技术伴随的认知迭代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基于外界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一种必然。
李炜娜
把握舆情转化临界点 讲求舆论引导艺术性——物质相变规律对舆论引导的借鉴与启示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从物质相变视角出发,探讨舆论静态、动态与雪崩三种形态的转化与演变,让我们更为深刻地洞悉到舆论相变的前提因素及其产生的归因。通过对舆论相变的序参量和临界点的探讨,提出了政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科学性和艺术性以及加速信息公开制的必要性等建设性观点。
赵雅文宋庆功李炜娜
关键词:序参量
疫情信息在网络节点的连接与扩散--从网络科学视域下的“中心度”向量出发被引量:1
2020年
在创新性网络科学的跨学科视角下,从度中心度(DC)、中介中心度(BC)、特征向量中心度(EC)三个向量维度出发,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系统中存在的"结构洞""关系数据""网络相变"等传播现象进行研究得出:信息传播节点的属性差异所形成的网络传播节点间扩散与连接的新范式;从微观中的节点扩散到宏观中的节点连接,呈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网络信息传播中节点扩散与连接的全新路径和传播规律。
李炜娜
关键词:网络节点网络科学
新时代视听语言符号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被引量:2
2018年
视听语言符号在当今新媒介技术浪潮的催生下,形成了全新的表达方式,本文结合典型性视听节目,通过媒介技术革新重塑视听语言节目的发展与变迁、视听语言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机制、新时代视听语言对国家形象建构传播策略等几个方面,从多维度视角展开关于视听语言符号对国家形象建构的思考。
李炜娜
关键词:国家形象
算法技术对信息分发机制的创新与反思被引量:2
2019年
信息过载加速了人们对信息的认知盈余,而算法技术通过信息大数据化的多次过滤完成精准推送,创新了信息的适配方式,重构了互联网信息分发的形态和受众与信息之间的赋权模式,实现了对信息价值的科学评估和有效适配.文章从信息分发的路径创新和范式创新等解析了算法技术型信息分发机制的创新价值与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李炜娜
关键词:信息分发用户建模
融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教学多维创新路径探析被引量:4
2018年
在科技变革、互联网发展、移动终端融合的当下,媒介融合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给教学改革提出了新命题。本文主要诠释"两位一体"多维度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与创新,以及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以供参考。
李炜娜
关键词:融媒体播音主持教学创新
“金课”逻辑下播音主持教学的转型与思考被引量:2
2021年
基于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本文探析后疫情时代打造播音主持“金课”的必要性,以及高阶度、创新性、温度等打造播音主持“金课”的三要素,围绕播音主持教学转型过程中的多维互动性、开放互联性、灵活场景性等特点,分析播音主持教学转型中的突破点,以促进播音主持教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李炜娜
关键词:播音主持教学转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