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霞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式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在肠外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改良式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在肠外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1例肠外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式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湿性敷料治疗。比较两组瘘口周围皮炎发生情况、日均换药次数、自发性愈合率及瘘口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瘘口周围皮炎发生率更低、日均换药次数更少、瘘口自发性愈合率更高、自发愈合时间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在肠外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患者瘘口周围皮炎的发生,减少换药次数,促进瘘口愈合。
- 徐其银彭红霞陈道刚韩尚志彭蔚斌
- 关键词:肠外瘘湿性敷料
- 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建立风险预测评分模型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术后吻合口漏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2月至2017年12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 757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 207例,女550例;年龄为(59±11)岁,年龄范围为48~70岁。观察指标:(1)随访情况。(2)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3)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建立及验证。(4)风险预测评分及不同评分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概率。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及有无因吻合口漏引起的二次手术或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拟合优度。结果(1)随访情况:1 757例患者中,80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出院后1周、1、3、6个月。随访期间,75例患者发生吻合口漏,其中60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9例行二次手术后痊愈,6例因感染性休克和心肺衰竭相关并发症死亡。(2)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肺功能不全、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中出血量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相关因素(χ^2=5.604,4.975,18.563,35.68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肺功能不全、术前白蛋白水平<30 g/L及术中出血量>400 mL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2.337,1.946,3.478,4.357,95%可信区间为1.136~4.804,1.022~3.705,1.871~6.464,2.678~7.090,P<0.05)。(3)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建立及验证。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风险预测方程:P=1/1+exp(4.092-0.666*X1-0.849
- 邓方圆黄君彭红霞尹春梅杨百仞
-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吻合口漏
- 压疮并感染患者的护理
- 2014年
- 目的:探讨压疮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患者进行创口处理、营养支持治疗及健康教育。结果:换药当天采取自溶性清创,第5天后结合外科清创法清除黑色坏死组织,第6天观察伤口情况渗液较多,基底为黄色腐肉,采用藻酸盐敷料覆盖外加泡沫敷料,第9 d伤口周围红肿减轻,以后分别隔1 d或2 d换药一次,第15 d换药时伤口明显变浅,潜行消失,伤口内50%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减小,延长换药间隔时间,第19 d时伤口75%肉芽组织生长,改用溃疡糊加泡沫敷料,第31 d创面愈合。结论: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促进创口愈合。
- 彭红霞邓方园
- 关键词:压疮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