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森良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堆载
  • 2篇堆载预压
  • 2篇堆载预压法
  • 2篇有限元
  • 2篇预压
  • 2篇预压法
  • 2篇速率
  • 2篇固结
  • 2篇固结理论
  • 2篇灌注桩
  • 2篇比奥固结
  • 2篇比奥固结理论
  • 1篇单桩
  • 1篇单桩沉降
  • 1篇单桩沉降计算
  • 1篇电站坝基
  • 1篇软土
  • 1篇软土固结
  • 1篇渗流
  • 1篇渗流稳定

机构

  • 5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淮河水利委员...
  • 1篇浙江省交通厅

作者

  • 6篇彭森良
  • 5篇吴继敏
  • 4篇魏继红
  • 2篇杜金新
  • 2篇许礼
  • 2篇冯贤
  • 1篇何树明
  • 1篇张慧昕
  • 1篇郭波
  • 1篇吴绪清
  • 1篇胡嫣然
  • 1篇曾晓波
  • 1篇许波
  • 1篇李新国
  • 1篇魏继山
  • 1篇张继群

传媒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工程地质计算...
  • 1篇广西水利水电
  • 1篇勘察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耿楼枢纽渗透安全稳定性分析
2009年
耿楼枢纽工作区内建筑物结构复杂,诸多因素存在不确定性,采用常规的工程手段很难对闸址区的渗流稳定性做出定量的评价。为此,选取几种不同的上下游水位差,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3种工况下渗流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模型,通过不同工况下的闸址区渗流场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对闸址区的渗流稳定性做出评价,从而指导工程施工及运营。
宣跃仁吴继敏张继群彭森良吴绪清魏继红许礼魏继山李新国
关键词:有限元达西定律水力梯度渗流稳定性
潮水位及堆填速率对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影响研究
2008年
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过程中,随着土体的固结由堆填土自重所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将不断消散。基于比奥固结理论,结合某沿海围垦工程,建立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土体固结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土体固结过程中的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土体的应力固结度。研究过程中,考虑了潮汐环境的影响及渗透系数在固结过程中随着土体孔隙比变化而产生的动态变化,验证了曼德尔效应。
许波吴继敏许礼彭森良胡嫣然
关键词:堆载预压法比奥固结理论
缅甸滚弄水电站坝基表层抗滑稳定研究
2011年
滚弄水电站位于缅甸境内丹伦江上,结合现场工程地质测绘,选取合适的试验点,进行工程地质原位测试;综合考虑场区地质条件,对不同地质单元的参数进行了修正,利用有限单元法完成了坝基表层抗滑稳定的计算;根据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抗剪强度关系式的系数变化,确定坝基表层抗滑稳定的安全系数,从而对坝基表层抗滑稳定性进行评价。
何树明彭森良郭波曾晓波
关键词:有限元安全系数
潮汐环境堆填速率对软土固结过程动态影响研究
2009年
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过程中,堆填速率将影响到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基于比奥固结理论,结合某沿海围垦工程,建立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土体固结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土体固结过程中的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土体的固结度。研究过程中,考虑了潮汐环境的影响及渗透系数在固结过程中随着土体孔隙比变化而产生的动态变化,验证了曼德尔效应的存在,认为潮汐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彭森良吴继敏魏继红
关键词:堆载预压法比奥固结理论固结度
沿海潮汐环境下灌注桩负摩阻力产生机理
2009年
对欠固结饱和软黏土环境中灌注桩负摩阻力的产生条件和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在考虑沿海潮汐环境下灌注桩双中性点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得出双中性点的产生条件,推导了双中性点条件下桩侧负摩阻力的解析解;针对双中性点出现的边界条件,在假设负摩阻力随桩体深度呈双曲线形式变化的基础上,推导了总负摩阻力的计算表达式.
吴继敏魏继红杜金新彭森良冯贤
关键词:灌注桩负摩阻力
灌注桩单桩沉降计算的改进算法被引量:1
2009年
根据灌注桩的受力特性及变形规律,建立了桩端土层较软和桩底沉渣较厚条件下的桩端荷载-沉降数学模型.基于假设的桩侧土荷载传递函数,对灌注桩沉降过程中桩侧土体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桩侧土荷载传递线性软化模型条件下桩端土硬化非线性模型的荷载-沉降关系;依据桩侧土体完全弹性、弹性+软化、弹性+软化+残余、残余+软化、完全软化状态下的桩端土非线性模型的荷载传递关系,导出了单桩荷载传递公式,得到了桩侧土体多种状态下的桩顶荷载-沉降规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公式的合理性.
魏继红张慧昕吴继敏彭森良杜金新冯贤
关键词:灌注桩沉降荷载传递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