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锦峰

作品数:1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硬化
  • 6篇中医
  • 3篇慢性
  • 3篇肝病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证型
  • 2篇中医辨治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药疗法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型
  • 2篇重症
  • 2篇肝储备
  • 2篇肝储备功能
  • 2篇肝硬化患者
  • 2篇辨治

机构

  • 14篇山西省中医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张锦峰
  • 11篇梁瑞敏
  • 4篇仪文静
  • 3篇郭佳
  • 2篇宋泽民
  • 2篇郭静
  • 1篇白平昌
  • 1篇郭晓霞
  • 1篇李怀长
  • 1篇高景华
  • 1篇姜楠
  • 1篇段淑琴
  • 1篇李辉
  • 1篇杨海芳

传媒

  • 2篇山西中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疗管理...
  • 1篇第十八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0
  • 3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肝硬化毒瘀虚相关病机与论治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乙型肝炎肝硬化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病发展至晚期的阶段,属中医积聚、鼓胀等病证范畴,病情复杂多变。临床多表现出毒瘀阻络,肝体变硬,正气亏虚等证侯。毒蕴不散,邪瘀成积,积损致虚的病机贯穿肝硬化全程,针对该病不同发展阶段病机特点,应辨证采用解毒、化瘀、补虚方法治疗。毒瘀搏结,邪结肝体,治宜解毒化瘀;瘀毒羁留,肝硬脾积,治宜化瘀消积;毒瘀耗损,正虚不足,治宜扶正补虚;并发坏证,治宜谨守病机。辨证论治有利于控制病情,延缓肝病进展,降低死亡率。
梁瑞敏张锦峰姜楠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疫毒虚损
从“肺痹疫”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证论治被引量:1
2020年
梁瑞敏主任医师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与环境、气候及患者体质虚弱有关,致病因素为湿热疫毒,主要病机为疫毒蕴结、气机失常。病变损伤中心在肺,可影响脾胃,重症患者常多脏受损。治疗以祛毒、保肺、护脾胃为关键,以升降散为基础方临证加减治疗。
张锦峰段淑琴梁瑞敏
关键词:升降散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诊疗对策探讨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是慢性乙性肝炎发病的基础。现代诊断,中医辨治是当前中医诊疗乙肝病毒携带的主要诊疗模式。"疫毒"是乙型肝炎的致病因素,而"疫毒"能否致病,或其病、传、变是否发生,取决于人体的"正气"。"正虚邪恋"是乙肝病毒...
梁瑞敏张锦峰
关键词:乙肝病毒携带
文献传递
肝硬化重症中医辨治
2011年
摘要: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阶段,毒、瘀、虚缠绕搏结,发生多种合并症,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死亡风险加大。应用益气活血消鼓胀;清利通化治黄疸;“通”“堵”结合止出血;寒温并用除“胀闲”;开闭、固脱治“肝脑”等法,重症急治,留人治病,为肝硬化重症患者赢得生机提供支持。
梁瑞敏张锦峰
关键词:肝硬化并发症中医药疗法
高质量发展下山西省三级公立中医医院“1+N+X”专兼职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设研究
2024年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蹄疾而步稳,西医类综合医院已整体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医医院正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山西作为传统中医药文化大省,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运营管理水平较为落后,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运营管理模式,目前还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中。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两家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经验,结合山西省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运营管理困局,探讨高质量发展下“1+N+X”专兼职运营管理模式在医院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医院运营管理制度建设,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健康山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宋泽民李珍郝培玲卫雅婧左京骅何紫薇张锦峰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43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eAg、HBVDNA、HBV基因型检测及肝组织活检。结果:①肝组织学检查对于轻度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选择与否具有重要意义。②瘀血阻络证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结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与其肝组织病理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郭晓霞梁瑞敏白平昌李怀长杨海芳张锦峰郭佳
关键词:中医证型
以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为抓手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5年
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此举是医院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的重要途经,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逐渐形成品牌效应的重要保障。山西省中医院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以专科发展带动医院全面建设。其举措包括引领专业技术领域的革新,与医院人才建设工程同频共振,体现示范性和医院综合实力,从人、财、物等多个层面给予充分保障,不断强化专科建设内涵。以提高临床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增强专科疑难病症处置能力为抓手;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优化临床诊疗方案,推动学术、技术创新;科学管理中药、制剂、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突出中医优势,增强专科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专科建设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范式。
张锦峰卫雅婧郝培玲李珍左京骅何紫薇宋泽民
关键词:重点专科中医特色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在慢性肝病诊断及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在慢性肝病诊断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ICG试验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分析734例慢性肝病患者ICG清除试验与疾病进程相关性;计算出慢性肝病ICG试验各阶段可信区间诊断参考值;以肝硬化诊断评估模型(Liver-cirrhosis Reckon Model,LRM)评估不同代偿功能的肝硬化病情。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肝衰竭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吲哚菁绿清除速率(ICG K)、肝血流量(ICG EHBF)与慢性肝病进展呈负相关,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ICG R15)与慢性肝病进展呈正相关;以数理公式处理试验所得数据建立动态评估肝硬化代偿状态具有临床意义。结论:ICG试验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不失为一种诊断和评估慢性肝病肝脏功能、肝储备功能状态的较好方法。
郭静张锦峰仪文静郭佳梁瑞敏
关键词:慢性肝病
肝硬化重症中医辨治
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阶段,毒、瘀、虚缠绕搏结,发生多种合并症,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死亡风险加大。应用益气活血消鼓胀;清利通化治黄疸;"通""堵"结合止出血;寒温并用除"胀闭";开闭、固脱治"肝脑"等法,重症急治,留人治病...
梁瑞敏张锦峰
关键词:肝硬化并发症中医药疗法
文献传递
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脏储备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找出中医证型与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的肝硬化患者,进行吲哚氰绿(ICG)清除试验检测、CTP分级、中医辨证分型。观察比较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ICG清除试验结果[血浆清除率(K)、15 min滞留率(R15)、肝脏有效血流量(EHBF)]及CTP分级情况。结果:不同中医证型的肝硬化患者中,肝郁气滞型与其他五型比较,K、R15、EHBF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与水湿内阻型比较K、R15、EHBF有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与湿热内蕴型比较,R15与EHBF有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R15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与CTP分级具有相关性,肝气郁结型与其他五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与其他证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证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证型之间比较有统计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肝脏储备功能有相关性,中医分型能够反映临床证候趋势,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脏储备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规律性、科学性。
张锦峰梁瑞敏仪文静
关键词:肝硬化中医证型肝脏储备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