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辰熙
- 作品数:2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混凝土水化热对多年冻土地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分析距桩中不同距离的冻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得出了桩周冻土的回冻时间、不同距离的多年冻土地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及变化规律,总结了桩周冻土的温度变化曲线特征是由于混凝土水化热释放热能以及周围冻土释放冷能的双向影响,得到了桩基础水化热的扩散半径。试验结果对多年冻土地区工业、民用建筑的建设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意义。
- 李明贤张辰熙
- 关键词:混凝土水化热
- 多年冻土地区桩基础承载力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试验通过在多年冻土地区进行桩基础承载力试验,对比冻土回冻前后桩基础抗压、抗拔及水平承载,得出了桩基础混凝土水化热加热冻土,使得冻土融化,在冻土回冻前,冻土的冻结强度降低很大;而在冻土回冻后,冻结强度有大幅度提升。试验结果对在多年冻土地区进行建筑基础施工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 刘靖波张辰熙
- 关键词:多年冻土温度场
- 掺粉煤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 2024年
- 为探究在掺粉煤灰情况下,养护制度、水胶比、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完成了78个100 mm立方体和26个100 mm×100 mm×300 mm棱柱体掺粉煤灰RPC试件的单轴受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考察了RPC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棱柱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建立掺粉煤灰RPC弹性模量、横向变形系数、峰值应变、峰值应力等基本力学参数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的加入明显提升了RPC的基本力学性能。
- 侯昊王震宇张辰熙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粉煤灰水胶比钢纤维掺量
- 多年冻土区桩基础承载力试验研究
- 通过多年冻土区桩基承载力现场试验,考虑房屋的正常使用和建筑采暖影响多年冻土融沉降,桩基础的承载力设计值应与地基土层的负摩阻力进行校正,试验结果对多年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对工程项目有很大的...
- 张辰熙王吉良
- 关键词:建筑工程多年冻土区桩基础承载力
- 文献传递
- 寒区未燃煤矸石路基氧化升温过程研究
- 2024年
-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若能将它用于铺筑路基,可有效解决因大量堆积带来的空间占用与环境污染问题。研究通过建立未燃煤矸石路基温度-氧气浓度计算模型,并进行长期模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未燃煤矸石路基内部温度高于碎石土路基,且需3年达到平衡状态,而后表层温度波动、中心区温度缓慢上升。路基表面受氧气浓度及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中心区域蓄热效应明显,氧化速率较慢。路基表面氧气浓度高于内部,导致氧气不断渗入中心区域,整体呈增长趋势。黏土封层能隔热保温,有效控制路基温度,阻止氧气渗透,控制氧化速率。黏土隔离层分离矸石、减弱氧化放热效应,降低路基平均温度,控制下层填料温度。研究可为煤矸石填筑路基提供理论支持。
- 郭友张辰熙
- 关键词:路基结构氧化速率
- 季节冻土层下人工冻土墙温度场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文中研究季节冻土层对人工冻土墙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季节冻土层有无及季节冻土层温度的不同对冻土墙轴面和界面交点处的温度存在影响。季节冻土层温度越低,人工冻土墙温度变化速率越快。随着季节冻土层温度的升高,人工冻土墙最终温度也有所升高,当无季节冻土层时人工冻土墙温度变化速率最慢。试验结果对利用天然冷能节省人工冻结耗能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 张辰熙于明
- 关键词:温度场
- 一种风电基础后注浆系统与方法
- 本发明涉及风电基础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风电基础后注浆系统与注浆方法,所述风电基础后注浆系统包括注浆单元和桩基单元;通过设置多组注浆单体和触发件,使得注浆过程按照从桩底向桩顶的顺序进行,下层注浆单体完成其对应区段注浆后...
- 张辰熙曹兴明王吉良
- 哈尔滨地区锤击PHC管桩竖向承载力研究
- 2023年
- 文中通过对哈尔滨松花江漫滩区以中密-密实粗砂为持力层、采用锤击成桩工艺的PHC管桩承载力实测值普遍高于规范计算值的原因进行分析,利用置于中密-密实粗砂层上锤击施工的PHC管桩静载荷试验、高应变等测试成果,研究了PHC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大小、分布规律及各自的贡献比例,通过数据总结得到了砂土地区锤击施工PHC管桩极限端阻力提高系数,为哈尔滨地区PHC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 李超张辰熙陈伟
- 关键词:单桩极限承载力
- 多年冻土区建筑地基设计状态分析
- 2025年
- 针对多年冻土区建筑地基面临的热稳定性差、融沉频发及气候敏感等问题,文中系统分析了6种典型设计状态的技术原理、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热棒保持冻结设计节能环保,但存在承载力滞后现象;允许有限融化设计可平衡冻土退化与工程稳定,需动态监测荷载;预先融化设计规避融沉风险,但高能耗且扰动生态;局部预融设计仅限低含冰冻土,强融沉性地基有挤出风险;通风保持冻结与热棒维持冻结依赖被动控温,易受极端气候或设备失效影响。建议未来融合多场耦合模型与智能监测技术,探索新材料以增强适应性,为冻土区地基安全、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 张辰熙陈学东
- 多年冻土区桩基础承载力试验研究(英文)
- 通过多年冻土区桩基承载力现场试验,考虑房屋的正常使用和建筑采暖影响多年冻土融沉降,桩基础的承载力设计值应与地基土层的负摩阻力进行校正,试验结果对多年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对工程项目有很大的...
- 张辰熙王吉良
- 关键词:多年冻土负摩阻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