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秋凌

作品数:14 被引量:41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心理
  • 3篇少年犯
  • 3篇少年犯罪
  • 3篇青少年犯罪
  • 2篇亲子依恋
  • 2篇人格
  • 2篇自我
  • 2篇自我控制
  • 2篇家庭功能
  • 1篇点拨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适应
  • 1篇心理危机
  • 1篇心理危机干预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状态
  • 1篇信度
  • 1篇养育行为
  • 1篇依恋
  • 1篇依恋研究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作者

  • 11篇张秋凌
  • 8篇邹泓
  • 4篇王英春
  • 2篇屈智勇
  • 1篇马存燕
  • 1篇姜荣环
  • 1篇马弘
  • 1篇张海音
  • 1篇侯珂
  • 1篇范娟
  • 1篇蔡颖

传媒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父母必读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第十届全国心...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学生助人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助人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调查小学生助人行为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共同设计干预方案来培养小学生的助人行为习惯。研究对象为北京两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学生,共432名被试。研究采用了小五人格问卷、班...
蔡颖邹泓王英春马存燕张秋凌
关键词:助人行为人格发展
文献传递
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人格自我控制 家庭功能 亲子依恋
近年来未满18岁的青少年犯罪出现了低龄化、暴力化的趋势,性质严重的犯罪行为不断增加,加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十分重要和紧迫。 该研究的目的是在对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点进行现状描述的基础上,考察不同青少年群体...
张秋凌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自我控制家庭功能亲子依恋
文献传递
人格五因素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研究以中学生、工读中学生及犯罪青少年为被试(分别为174、278和291名), 探讨了青少年人格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被试间主效应非常显著 F(2,722)=1.882,P<0.05,不同被试群体在宜人...
张秋凌邹泓屈智勇
关键词:青少年问题人格五因素
文献传递
心理危机干预对受灾人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对受灾的人群的疗效。[方法]采用集体心理晤谈的方法(CISD)对洪灾后3个月的受灾老师(6名)和救援人员(15名)进行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事件影响量表(IES)和症状自评量表(SRQ)的评定。[结果]干预前,95.2%的受灾者的IES总分≥20分,且IES中所有症状的出现频率均大于50%。干预后,IES高分者(≥40分)的比例明显降低(干预后11.8%,干预前42.9%,χ2=4.416)。IES量表总分和闯入分量表分干预前分别为37.3±11.7和21.8±6.9,干预后分别为29.0±8.5和16.4±4.4分,明显下降(t=2.457,t=2.277,P﹤0.05)。干预前SRQ中存在经常头痛、食欲差、睡眠差、感觉不快、胃部不适、容易疲劳以及总分≥8分的比例分别为61.9%、47.6%、66.7%、76.2%、42.9%和71.4%;干预后明显下降,分别为11.8%、5.9%、29.4%、23.5%、11.8%、41.2%和29.4%(χ2=9.886,χ2=7.957,χ2=5.216,χ2=10.450,χ2=4.416,χ2=13.350,χ2=6.635,P﹤0.05)。[结论]洪灾后3个月受灾人群的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症状仍旧显著,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心理症状。
姜荣环张秋凌范娟张海音马弘
关键词:创伤心理干预受灾人群心理学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犯罪行为、心理适应的关系(综述)被引量:33
2005年
文章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引起研究者关注的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犯罪行为及心理适应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亲子依恋质量与青少年犯罪行为及自尊、社会能力和情绪控制等心理适应指标呈显著相关, 对青少年犯罪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张秋凌邹泓王英春
关键词:亲子依恋心理适应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6
2005年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诸多研究得到了非常一致的结论,即以家庭情感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功能系统与青少年犯罪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犯罪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以改善家庭功能为基础的干预项目,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作用。
邹泓张秋凌王英春
关键词:家庭功能家庭关系青少年犯罪
基于自我控制理论的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被引量:27
2006年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自我控制理论(Self-control Theory)是近十年来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影响巨大的理论流派之一。本文就自我控制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关研究做一回顾。
屈智勇邹泓张秋凌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自我控制
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被引量:75
2004年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是一种评估个体对两个概念的自动化联系强度的间接测量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有很多证据显示,较之于外显测验,IAT能为研究提供更多新的信息,但其信度、效度指标都有待改善,而且不同学者对其测验原理仍有不同解释。因此,研究者对IAT的应用及对其结果的解释需持谨慎态度。另外,文章还简单介绍了IAT数据处理的新方法和一些IAT的变式。.
侯珂邹泓张秋凌
关键词:内隐联想测验内隐社会认知信度
初中生友谊的发展特点被引量:20
2006年
以638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友谊问卷,考察其友谊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友谊认知上,初一学生在关心与帮助和信任与尊重维度的得分高于初二学生,女生在关心与帮助、重情轻利和信任与尊重维度的得分高于男生;(2)友谊行为上,女生表现出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而男生在竞争嫉妒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友谊情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对友谊关系更为满意,男生体验到更高水平的社交焦虑;(4)不同友谊认知类型的初中生表现出不同的友谊行为,且具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王英春邹泓张秋凌
关键词:初中生
成人依恋研究在促进早期亲子关系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04年
张秋凌邹泓
关键词:成人依恋亲子关系养育行为心理状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