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
- 作品数:17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运用SWOT方法分析“折扇”的奥运赛后经营
- 2009年
- “折扇”——国家体育馆,为奥林匹克中心区的三大主场馆之一,其赛后的经营管理倍受世人瞩目。本文从项目概况出发,运用SWOT方法进行“折扇”优势、劣势、机遇、危机等方面的分析,并就“折扇”赛后经营方向及具体项目提出可行的意见及建议。
- 侯宁李钰瑾张璇
- 关键词:国家体育馆SWOT分析
- 水立方之旅游开发研究
- 2009年
-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水立方”是当代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无一例外成为举办城市地标性的建筑。2008年奥运会落幕后,运营商对水立方进行了场馆旅游开发,本文分析了其场馆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几点建议。
- 张璇侯宁闫艳
- 关键词:旅游
- 高校奥运场馆赛后运营模式及物业管理功能定位浅析——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以作为2008午奥运会举重比赛馆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为例,结合其既是奥运场馆同时也是高校体育馆这一双重特点,提出赛后运营的初步设想,为探讨此类场馆的赛后运营管理问题提供参考。并且从物业管理的角度,对物业管理在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
- 侯宁郭斌爽张璇
- 关键词:赛后利用
- 中国农业大学奥运场馆运营分析
- 2009年
-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高校奥运场馆之一,其赛前运作、赛中运营与赛后利用具有典型性,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奥运场馆(赛时将办摔跤比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农业大学的实地考察、场馆特点分析和国内外相关奥运场馆的对比等,深入分析其赛前运作模式与赛后运营体系,旨在使中国农业大学奥运场馆得到最充分、最有效利用,并希望能为高校奥运场馆运营提供可供参考的成功运作模式!
- 侯宁秦利娜张璇
- 关键词:赛后利用
- 水立方之无形资产的有形产品开发中的问题研究
- 2009年
- 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水立方的赛后运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为了不给社会、政府增加负担,水立方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衍生品以期求得利润,弥补场馆运营方面的亏损。本文以“水立方矿泉水”为例。分析了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几点建议。
- 侯宁闫艳张璇
- 基于农户意愿的退耕还林后续补偿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在一些实施退耕还林较早的地区,经济林第二轮的补贴已经到期,生态林第二轮补贴也即将到期,在这种背景下,全面了解退耕农户对于补偿政策的看法,深入考察退耕农户的复...
- 张璇
- 关键词:退耕还林农户意愿
- 文献传递
- 京津风沙源区退耕还林农户复耕决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补贴结束假设下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5
- 2015年
- 以补贴到期后不再补贴为前提假设,运用Probit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做出复耕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如果到期后停止补助受访农户中有复耕意愿的农户占53.46%,巩固退耕成果的难度依然较大;56.93%的农户对当前的退耕补贴政策持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的态度,后续产业参与度不高。是否村干部、耕地总面积、退耕地面积、退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对补贴的满意度、是否参与后续产业对农户复耕决策具有显著影响。访谈结果也表明,农户的复耕决策是在综合考虑收入预期和获得收益能力的基础上所做出的经营性决策;如果到期后停止退耕补贴而退耕土地又不能够直接为农民带来稳定的收益,或者退耕农户没有稳定的其他替代性收入,退耕农户将倾向于在补贴期后复耕。
- 郭轲王立群张璇高德健王枫
-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区PROBIT模型LOGIT模型
- 奥运场馆鸟巢之赛后运营研究——基于swot模型分析
- 2010年
- 鸟巢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其投入巨大,因此如何在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对它进行良好的运营与管理,实现鸟巢的保值、增值,是鸟巢运营商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从鸟巢赛后运营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危机进行了分析,以此对鸟巢的赛后运营提出了几点建议。
- 张璇侯宁张婷
- 关键词:鸟巢
- 中国农业大学奥运场馆运营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高校奥运场馆之一,其赛前运作、赛中运营与赛后利用具有典型性,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奥运场馆(赛时将承办摔跤比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农业大学的实地考察、场馆特点分析和国内外相关奥运场馆对比等,深入分析其赛前运作模式与赛后运营体系,旨在使中国农业大学奥运场馆得到最充分、最有效利用,并希望能为高校奥运场馆运营提供可供参考的成功运作模式!
- 侯宁秦利娜张璇
- 关键词:赛后利用
- 应用Biomod2组合模型预测小线角木蠹蛾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
- 2025年
- 为明确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Staudinger))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范围,利用Biomod2软件包构建组合模型,根据小线角木蠹蛾的45个已知分布数据点,结合19个气候因子,对小线角木蠹蛾在中国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2041—2060、2081—2100年)SSP126、SSP245和SSP5853种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模型预测,基于5个最优单一模型构建的组合模型对小线角木蠹蛾适生区的预测结果较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真实技巧统计值(TSS)分别为0.98和0.90,预测精准度较高。通过组合模型筛选出4种影响小线角木蠹蛾分布主要环境变量,得到贡献率较高值分别为最冷季度平均温度(Bio11)、温度季节性(Bio4)、等温性(Bio3)、降水季节性(Bio15)。小线角木蠹蛾当前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华北以及东部中部部分地区,总适生区面积为(103.16×10^(4))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7%,其中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新疆为小线角木蠹蛾的高度适生区;在未来气候条件下,小线角木蠹蛾适生区面积将向北扩展,黑龙江、吉林成为小线角木蠹蛾新的高度适生地区,中度及低度适生区面积将会逐渐缩小。
- 张璇李霞张宝生宗世祥
- 关键词: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