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莲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4篇溃疡
  • 4篇溃疡性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移动抑制因子
  • 3篇细胞移动
  • 3篇内镜
  • 3篇巨噬细胞
  • 3篇巨噬细胞移动...
  • 2篇单抗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MIR
  • 2篇肠癌
  • 2篇超声

机构

  • 1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慈溪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张海莲
  • 12篇张启芳
  • 5篇邱小芬
  • 4篇李晓燕
  • 4篇唐澄海
  • 3篇陈卓琳
  • 3篇孟云超
  • 2篇李西融
  • 2篇何思民
  • 2篇郑奕
  • 2篇王柏涛
  • 2篇赵磊
  • 1篇梁志海
  • 1篇邓德海
  • 1篇张晶
  • 1篇易珊琳
  • 1篇杨良庆
  • 1篇王媛媛
  • 1篇唐光耀
  • 1篇张晶

传媒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蛇志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énétrier病1例
2013年
病例:患者女,34岁,因“腹胀、乏力1月余”于2011年9月19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饱胀,餐后明显,伴纳差、乏力,偶有心悸、胸闷,无反酸、嗳气,无胸痛、气促,无腹泻,无尿少和浮肿。
张启芳张海莲邱小芬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多发性息肉
联动成像技术与白光内镜对预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组织学愈合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联动成像技术(Linked Colour Imaging,LCI)与白光内镜(White Light Imaging,WLI)对预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黏膜组织学愈合的价值。方法使用WLI、LCI两种内镜检查技术对缓解期UC患者进行结肠黏膜进行观察,采集并保存内镜图像。首先,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白光内镜评分(MES,Mayo Endoscopic Score)和LCI分级。随后,将LCI采集到的内镜图像导入Adobe Photoshop CS4软件,对图像的发红程度进行数字化分析,得到LCI指数,分析LCI指数与LCI分级、组织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然后,将MES、LCI分级分别与患者的组织病理分级进行相关性研究。计算LCI分级和MES与组织病理分级的Spearman相关系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LCI分级与MES预测缓解期UC组织学愈合的能力。结果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CI指数与LCI分级具有显著相关性(r=0.644,P<0.001),LCI分级与组织学愈合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719,P<0.001),而MES与组织学愈合之间不相关(r=0.125,P>0.05)。LCI分级判断组织学愈合的AUC为0.810,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5%和81.8%;MES判断组织学愈合的AUC为0.647(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8%和60.6%),两者比较的P值为0.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CI分级预测组织学愈合的能力高于MES。LCI技术可能是预测缓解期UC患者组织学愈合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覃燕萍邓哲君赵磊孟云超张海莲谭显清黄福全王媛媛张启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原发性肝鳞状细胞癌一例被引量:4
2006年
张启芳邱小芬张海莲唐澄海
关键词:持续性胀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剑突下放射痛阵发性
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单抗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单抗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UC模型组、抗MIF单抗组各10只,以5%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建模后抗MIF单抗组采用抗MIF单抗腹腔注射给药。给药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大肠大体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建模后第8天检测血清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C模型组及抗MIF单抗组小鼠DAI评分、大肠大体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与UC模型组比较,抗MIF单抗组DAI评分、大肠大体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模型组及抗MIF单抗组MIF、TNF-α和IL-6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UC模型组相比,抗MIF单抗组MIF、TNF-α和IL-6浓度降低(P<0.05)。结论抗MIF单抗能有效地抑制UC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对UC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张启芳王柏涛郑奕邱小芬张海莲李西融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小鼠
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抗体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肠病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抗体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检测方法,实验动物与分组;模型制备及药物干扰;标本收集与处理;统计分析。本发明首次通过抗MIF单抗实现对TLR4/NF‑κ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
张启芳邓燕贤张海莲郑奕邱小芬王柏涛
文献传递
超声内镜对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 通过比较超声内镜(EUS)及CT、腹部超声(TUS)对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诊断能力,探讨EUS能否成为诊断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替代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就诊的53例疑似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在行ERCP前均接受EUS、TUS和CT检查;以ERCP检查并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出胆总管泥沙样结石作为诊断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金标准,将EUS、TUS和CT对胆总管泥沙样结石显示情况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53例患者中,EUS、TUS和CT检出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阳性率分别为88.68%、50.94%和62.26%;在经ERCP下EST所证实的的阳性结果中,其中EUS检出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75%、60.00%和90.57%;TUS分别为56.25%、100.00%和60.38%;而CT为66.67%、80.00%和67.92%。EUS检出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准确性与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P=0.004),EUS与TUS的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5,P<0.001)。结论 在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诊断上,EUS比TUS和CT的检出更准确,对于TUS、CT未能发现病变而临床怀疑为胆总管泥沙样结石时,推荐进行EUS检查,以便明确诊断,而不是首选ERCP检查,为此可以减少相关成本和由此带来的并发症。
王雪彩张启芳李晓燕潘炜杨良庆张海莲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
小肠出血105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选择,并评估治疗方案、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诊治的105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项目、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影像和(或)内镜检查、诊断结果、治疗手段、随访结果等。结果本研究105例小肠出血患者中,黑便(64例,60.95%)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次是血便(41例,39.05%)。通过胶囊内镜(CE)、双气囊小肠镜(DBE)、CT检查和手术探查,57.14%(60例)的患者病因得以明确,其中小肠肿瘤、憩室和炎症性病变为常见病因。对隆起性病变,CT诊断阳性率(85.00%)高于内镜诊断阳性率(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糜烂、溃疡病变,内镜诊断阳性率(86.67%),高于CT诊断阳性率(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除1例因术后再次大出血放弃治疗外,其余均成功止血。非手术治疗61例,其中58例成功止血,3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非手术治疗患者出血复发率较手术治疗患者高,小肠憩室手术治疗后出血复发率较非手术治疗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肠出血的病因复杂多样,以小肠肿瘤、憩室和炎症性病变和小肠血管畸形为主;小肠出血的检查方法缺乏特异性,需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灵活选择不同检查手段以明确诊断,CT与双气囊小肠镜或胶囊内镜等联合检查可提高明确诊断率。小肠出血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出血复发率低于非手术治疗,因此,对于病因明确或经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有手术指征应尽早进行手术干预。
邓德海张海莲张海莲
关键词:小肠出血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CT扫描
超声导向自动活检术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2006年
总结超声导向自动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活检的成功率、病理结果及并发症等情况,探讨超声导向自动活检术的安全性、优点及临床应用价值。42例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为100.0%,阻性病理结果获取率为97.6%,除术后出现穿刺部位一过性疼痛外,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超声导向自动活检术具有取材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启芳张海莲易珊琳陈卓琳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肝病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LncRNABC012900/IFNG-AS1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意义
2025年
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LncRNA BC012900和LncRNA IFNG-AS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U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7例确诊的UC患者作为UC组,另选择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入院时的血清、肠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RT-PCR)进行LncRNA BC012900、LncRNA IFNG-AS1的检测,对比两组各样本的2项指标水平差异,分析2项指标与UC的关系。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UC组血清与肠黏膜组织中的LncRNA BC012900、LncRNA IFNG-AS1表达水平更高(P<0.05)。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LncRNA IFNG-AS1具有与ESR、hsCRP相近的协助诊断价值,可用于评估疾病炎症的活动(AUC=0.719);血清或肠黏膜组织中的LncRNA BC012900、LncRNA IFNG-AS1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R²=0.05264;P>0.05,R²=0.0004)。结论 LncRNA BC012900和LncRNA IFNG-AS1有望成为UC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董侠威何思民张海莲孟云超张启芳
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单抗对结肠炎小鼠结肠NF-κB、I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单抗对结肠炎小鼠结肠NF-κB p65、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制备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模型,应用抗MIF单抗干预,观察抗MIF单抗对小鼠UC发病的干预作用。该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UC模型组、抗MIF单抗干预组和生理盐水组。造模及药物干预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第8天断颈处死全部小鼠,行结肠大体损伤评分,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κB p65、IκBα在结肠组织炎症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UC模型组中NF-κB p65的表达显著增加,而IκBα的表达稍增加,在抗MIF单抗治疗后,NF-κB p65的水平明显低于UC模型组,并且IκBα含量增高。结论抗MIF单抗对DSS诱导的急性UC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减低了小鼠结肠组织NF-κB p65的表达水平,提高IκBα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抑制UC小鼠结肠组织NF-κB通路的过度激活的作用。
唐光耀张启芳王柏涛唐澄海孟云超李西融张海莲张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