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景洲

作品数:97 被引量:196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中医
  • 16篇慢性
  • 12篇肝病
  • 9篇酒精
  • 9篇酒精性
  • 8篇胃炎
  • 8篇肝炎
  • 7篇中药
  • 7篇萎缩性
  • 7篇萎缩性胃炎
  • 7篇肝癌
  • 6篇通络
  • 6篇中医药
  • 5篇脂肪
  • 5篇脂肪性
  • 5篇非酒精性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胆囊

机构

  • 52篇长春中医药大...
  • 42篇长春中医药大...
  • 5篇长春中医学院
  • 5篇长春医学高等...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延边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白求...
  • 2篇吉林市中医院
  • 1篇长春大学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吉林省中医药...

作者

  • 84篇张景洲
  • 19篇刘铁军
  • 7篇邓厚波
  • 6篇刘彦晶
  • 5篇佟晓光
  • 5篇霍丹丹
  • 5篇张莹
  • 4篇李济同
  • 4篇陈曦
  • 4篇惠歌
  • 4篇赵和
  • 4篇杨玉洁
  • 4篇李婷
  • 4篇高蕾
  • 3篇王健
  • 3篇冯相伟
  • 3篇王亚红
  • 3篇邱智东
  • 3篇高蕾
  • 3篇刘璐

传媒

  • 9篇中国医药指南
  • 8篇中文科技期刊...
  • 4篇中国民间疗法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4篇长春中医药大...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吉林中医药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益寿宝典
  • 2篇吉林省第四届...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江西中医药

年份

  • 7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刘铁军教授运用通腑疗法治疗消化病的经验总结被引量:8
2011年
通腑疗法可以清除肠道因慢性肝病而出现茵群失调的产生大量的内毒素,从而增加胃肠蠕动,泻下排毒,并能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吸收和促进血氨等的排泄,同时达到醒脑开窍的目的。通腑疗法应用一般于"满、胀、燥、实"等里实热证,在临证时一些疾病在发生的过程中,即使没有可下的实证等表现,亦可根据疾病的转归及医者的治疗经验适当应用中医下法,攻邪外出,下行分流,达到未病先防或己病防变的治疗目的。
刘舒音张景洲
关键词:通腑消化病
以通络学说论治肝细胞癌的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通络法由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所提出"络病"学说的问世而基本成形,但后世应用并不是十分普遍,肝细胞癌是肝病科的常见病之一,且以痰、虚、瘀所致的肝络虚滞不通为病理症结所在,包括其胁痛等证候特点,十分适合叶氏通络法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佟晓光张景洲惠歌
关键词:络病肝细胞癌
肝癌“毒伏肝络”理论探讨
2019年
肝癌在中医中认为是由于肝脏气血阴阳失调、正气虚弱,外邪入侵,致使痰、湿、瘀、毒等相互搏结,积渐日久而成的一种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第五大癌病,并且是肿瘤相关死亡中的第二大原因,肝癌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因之一[1]。有研究显示高达90%的肝癌患者在发病进程中遵循“肝炎→进展期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这一发病的规律。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肝癌的发生在肝纤维化时期就已经埋下的伏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毒伏肝络”理论。
张敬刘璐林存博郭东啟张景洲
关键词:肝癌伏邪
长白山医学流派治疗眩晕组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2022年
利用数据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探究晚清时期至近代以来吉林省主要医家治疗眩晕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晚清时期至近代以来吉林省主要医家的医学著作、期刊论文以及医案医话,统计其中有关眩晕的选方用药,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IBM SPSS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方剂51首,其中涉及的药物共156味。使用频次>20%的中药共9味,以茯苓使用频次最高,达27次;最为常用的是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常用的对药为白术-茯苓16次;半夏-茯苓16次;茯苓-天麻15次;半夏-天麻14次;半夏-川芎12次;得到25条关联中药的组合,涉及中药有茯苓、半夏、白术、天麻、陈皮、泽泻、当归、川芎、党参9味;得到治疗眩晕的4个聚类处方。结论:运用数据分析和关联规则手段能较为全面的对晚清时期至近代以来名老中医眩晕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究,临证治疗眩晕以健脾祛痰,平补肝肾为治疗大法。
许晓琳刘春阳李济同张景洲王健
关键词:眩晕组方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中医病案书写中所面临的问题被引量:1
2010年
高蕾刘铁军陈曦张景洲赵和
关键词:住院病历
毒消肝清颗粒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内毒素血症的防治作用
本研究用硫代乙酰胺复制出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观察了毒消肝清颗粒对急性肝损伤大鼠内毒素血症的防治作用。
刘铁军张景洲
关键词:肝病治疗内毒素血症中药疗法
文献传递
酒肝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炎新药前期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酒肝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炎湿热酒毒内蕴证的新药前期研究。方法 :通过对酒肝颗粒的处方来源、选题目的、选题依据、药学、药效学、毒理学及临床试验设计方案的研究 ,观察酒肝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酒肝颗粒具有解酒、护肝、降脂、降酶之效。结论 :酒肝颗粒组方合理 ,质量优良 ,服用安全可靠 ,方便 ,可成为治疗酒精性肝炎湿热酒毒内蕴证的必备药品。
刘铁军杨世忠邓厚波张景洲
关键词:酒精性肝炎新药备药护肝降酶内蕴
平胃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验案1例
2019年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发病率高,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大进展。大量临床实验表明,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能更好的改善症状、减少复发率。平胃散作为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方面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陈婷刘璐岑淑娟林存博张景洲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平胃散验案
拉曼光谱和DSC研究人参皂苷分子与DMPC双层膜的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探讨药物与细胞膜的作用对于改善药物的药理活性、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拉曼光谱技术对五种人参皂苷分子与DMPC磷脂双层膜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人参皂苷分子的作用下,DMPC的极性头部骨架构象没有发生变化。Rb1和Rh2增多了脂肪酰链中无序性的构象,增强了侧链排列的无序性,而三醇组皂苷Re,Rf和Rg1对DMPC双层膜的影响较小。DSC结果进一步表明,Rb1和Rh2均与DMPC双层膜发生了强相互作用,两皂苷分子使DMPC的相变温度显著降低,双层膜的流动性增强。Rf对DMPC双层膜的扰动作用要强于Re和Rg1。
惠歌赵雨张景洲刘威李红东赵冰
关键词:人参皂苷拉曼光谱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枝循环的临床价值
2005年
一般资料:159例肝硬化患者均为2004年3月~2005年3月来我院肝病科求治的病人,全部经临床及化验检查证实,其中检出门脉侧枝循环56例,男45例,女11例,年龄24~69岁,平均48岁。
杨玉洁张景洲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门脉高压侧支循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