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国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如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体现中医特色被引量:1
- 2015年
- 自伦琴1895年发现X线以来,影像技术历经100多年的发展,正朝着形态与功能结合的方向发展,且与临床的结合更加紧密。然而,多数中医医师看不懂影像学资料,原因是中医院校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忽视了学科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为使巾医院校学生更好地掌握影像学知识并灵活运用到临床诊疗巾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中医院校的影像学教学方法.使影像学在中医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准确。
- 李帆张景国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医学
- 实验性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X线表现与骨密度、骨灰重及钙磷元素、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观察实验性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X线表现与骨密度、骨灰重及钙磷元素含量及病理变化的相关性,从而确定骨折愈合不同时期X线表现对于判定骨折愈合情况及指导临床康复治疗的意义。方法:取(250±10)g左右的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锯开法造成胫骨骨折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术后2周和4周两个时间点进行采样,测试大鼠胫骨的骨密度、骨灰重,拍摄X线片以及病理切片观察,检测术后2周的钙磷含量。结果:2周时,实验组的骨密度、骨灰重均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钙磷元素在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线片显示实验组表现出骨折线模糊,病变端密度增高,少量骨痂形成,病理学切片显示实验组均有新生骨小梁形成。4周时,两组之间的骨密度、骨灰重均没有显著性差异,X线片显示实验组的骨痂明显,病理学切片显示骨小梁粗大,并逐步融合成板状骨。结论:骨折愈合过程中,X线表现与骨密度、骨灰重、钙磷元素、病理变化呈正相关,可以判定骨折愈合情况,并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 赵书英张万强耿进朝张景国
-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密度
- MR生物效应及其对受检者的影响
- 2014年
- 自MR投入临床20多年来,MR就已其独特的成像方式和优异的图像分辨率迅速普及于全国各地的各级医疗机构。目前我国大部分县级综合医院放射科已经装备有高场强的超导型MR机,但是由于MR检查技术的特殊性,MR磁场强度的不断升高以及MR新技术的不断涌现,MR的生物学效应仍不容忽视。本文旨在初步探讨MR的生物效应及其对受检者的影响。
- 张伟超张景国
- 关键词:生物效应梯度磁场SAR值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