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悦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化学发光
  • 3篇鲁米诺
  • 3篇化学发光体系
  • 3篇发光体
  • 2篇多酚
  • 2篇信号
  • 2篇信号强度
  • 2篇药物
  • 2篇药物载体
  • 2篇氯金酸
  • 2篇化学发光分析
  • 2篇发光分析
  • 1篇单抗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治疗儿童
  • 1篇色谱
  • 1篇肾病
  • 1篇肾病综合征
  • 1篇酮类

机构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张晓悦
  • 4篇吴亮
  • 4篇张群林
  • 4篇吕忱
  • 2篇武东
  • 1篇沐春磊
  • 1篇邓芳

传媒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纳米粒子参与的鲁米诺化学发光及其分析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化学发光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应用已经有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化学发光的研究多局限于分子和离子水平。纳米粒子由于其量子尺寸效应、表面能高以及比表面积大,因而常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来放大反应信号。近年来,纳米粒子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的化学发光拓展了化学发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范畴,己发现纳米粒子能够作为催化剂、还原剂、微尺度反应平台和能量接受体等参与化学发光反应。本文详细介绍了纳米粒子参与的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并重点评述了部分纳米粒子参与的鲁米诺化学发光与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分离技术联用实例。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化学发光响应单元,可提高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的效率,对开发新的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关于金、铂、银、合金、半导体、磁性等纳米粒子参与的鲁米诺化学发光报道。除应用于环境、药品及食品等分析领域外,其在免疫分析方面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最后,提出了纳米粒子参与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吴亮沐春磊张群林吕忱张晓悦
关键词:化学发光鲁米诺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一种金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室温下,将多酚加入pH值为7~12的水溶液得到混合液;2)然后依次加入氯金酸、双氧水,摇匀得反应液;3)将反应液离心,弃去上清液,洗涤后得产物...
张群林吕忱张晓悦吴亮武东
文献传递
一种金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室温下,将多酚加入pH值为7~12的水溶液得到混合液;2)然后依次加入氯金酸、双氧水,摇匀得反应液;3)将反应液离心,弃去上清液,洗涤后得产物...
张群林吕忱张晓悦吴亮武东
文献传递
黄酮成分对纳米金催化的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作用规律和机理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大量的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等功能,此外,还具有良好的保健的功能。黄酮类化合物以其纯天然、高活性...
张晓悦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
文献传递
基于纳米金催化鲁米诺-氯化汞化学发光新体系测定木犀草素
2012年
目的:基于纳米金对鲁米诺-氯化汞化学发光体系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建立测定木犀草素含量的高灵敏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实验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的各种因素;根据体系的化学发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探讨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结果:0.1 mol·L-1氢氧化钠、4.0×10-4 mol·L-1鲁米诺、6.08×10-5 mol·L-1纳米金与1.0×10-3 mol·L-1 HgCl2组成最优的化学发光体系。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本方法测定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为2.0×10-9~1.0×10-7 g·mL-1(r=0.9929),检出限为1.5×10-9 g·mL-1,RSD为2.1%(C=1.0×10-8 g·mL-1,n=11)。纳米金作为电子转移的媒介,在鲁米诺-氯化汞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木犀草素和鲁米诺竞争与氯化汞发生反应,抑制了鲁米诺氧化成鲁米诺自由基,导致发光强度的降低。结论:利用本法成功地测定了血清与合成样品中木犀草素的含量。
张晓悦吕忱张群林吴亮
关键词:纳米金化学发光鲁米诺氯化汞木犀草素流动注射
利妥昔单抗早期治疗儿童初发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RTX)早期治疗初发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诊断为初发SSNS的28例患儿,随机均分为RTX组和激素对照组。RTX组患儿1周内予以375 mg/m^(2)RTX治疗,激素对照组则按照循证指南进行规范诊疗,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儿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无频复发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肾病综合征(FRNS/SDNS)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对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进行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对RTX治疗前后患儿的体质量指数(BMI)进行比较。结果:以复发为终点事件,RTX组和激素对照组的2年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49,P<0.05),其2年内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7.14%和21.42%。在RTX组中,治疗1个月后的IL-1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患儿BMI在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RTX治疗可提高SSNS患儿无复发生存率,且IL-18水平在RTX治疗1个月后降低,安全性较高,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张晓悦邓芳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儿童利妥昔单抗白细胞介素-1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