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春
- 作品数:28 被引量:194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9—2023年北京市某区HIV检测点质量考评结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艾滋病检测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水平,发现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促进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提高检测工作质量。方法2019—2023年连续5年,对通过审批的北京市某区23家检测点实验室逐一随机发放血清盲样,根据各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检测点上报的检测结果、原始记录、报告单填写等进行考核和职能工作考评。结果北京市某区2019—2023年23家HIV检测点实验室血清盲样考核参加率为100%,考核结果正确率为100%,原始记录完整率为61.74%,报告单填写率为86.09%,该区23家HIV检测点总成绩均为优秀。结论北京市某区2019—2023年HIV检测点实验室质量考评结果总体较好,检测质量总体可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须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使该区的检测人员树立起文字记录和HIV抗体检测实验操作同等重要的理念,以及增加现场督导的次数。
- 韦伟荆红波朱美娟彭涛刘胜田李颖张彦春杨杰
- 关键词:盲样考核
- 2011年-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谱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谱。方法利用实时荧光PCR法和多重RT-PCR法,对2011年-2013年收集的161份患儿咽拭子标本进行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在161份样本中,儿童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为40.37%,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阳性率最高(6.83%),其次为肠道病毒(4.35%)和副流感病毒(3.73%),多种病毒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1.18%;RSV和HRV在各年龄组均有检出,但在<1岁年龄组中检出阳性率最高;不同季节检出的优势呼吸道病毒也不同。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是顺义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且不同年龄组、不同季节的病毒谱不同。
- 荆红波朱红霞王鹏张爽张彦春李颖
-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儿童聚合酶链式反应
- 2014-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流行特征与分子分型特征分析被引量:21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4—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流行特征和分子分型特征,为沙门菌的防控、预警、溯源等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标本和流行病学数据,分离沙门菌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检测,利用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平台进行指纹图谱比对,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对本地区沙门菌流行和分子分型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结果顺义区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检出率为5.23%,21种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32.89%)和肠炎沙门菌(30.26%)为主;沙门菌检出率呈春秋季双高峰分布;女性和男性肠炎沙门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8,P=0.014);发热体温越高的病例组,沙门菌属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79,P<0.001);菌株PFGE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多次聚集的现象。结论沙门菌在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原中占有重要位置;不同血清型沙门菌的人群分布、临床症状分布和分子分型分布均具有一定特征;利用国家致病菌识别网识别、预警、评估、溯源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和肠道传染病是本地区沙门菌防控工作的方向。
- 李颖张爽王彦波张彦春张赫马红梅
- 关键词:沙门菌腹泻分子分型
- 一起由宋内志贺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 2010年
- 目的:对2009年4月某学校感染性腹泻的病因进行细菌学检验。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病原学检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在7份肛拭子标本中检出2株宋内志贺菌。结论:一起由学生在校就餐后感染宋内志贺菌而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学校应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培训力度。
- 张彦春刘秀峰荆红波焦丽辉
- 关键词:宋内志贺菌食物中毒
- 2013-2016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流行和临床感染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13-2016年腹泻病例中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o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症状,为顺义区DEC防控提供依据,为其腹泻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13-06/2016-05顺义区两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病例标本、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对腹泻病例中DEC的流行和临床症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周期中DEC阳性检出率为7. 91%(86/1 087); 5种DEC中,阳性检出率由高至底依次为ETEC 4. 97%(54/1 087)、EPEC 1. 66%(18/1 087),EAEC 1. 28%(14/1 087),EHEC 0. 09%(1/1 087),EIEC 0(0/1 087); DEC总体检出率夏秋季节高于冬春季节;可疑感染食品中构成比最高的为蔬菜类及其制品(40. 70%)和肉与肉制品(20. 93%); DEC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脱水、口渴、乏力和里急后重; DEC感染病例所排粪便性状包括水便(66. 67%)、粘液便(16. 09%)、脓血便(2. 30%)和其他性状粪便(17. 24%)。结论 DEC在北京顺义区腹泻病原中占有重要位置; DEC流行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蔬菜类及其制品是DEC防控的重要食品; PCR检测技术在DEC研究工作中应继续大力推广。
- 张彦春李颖张爽王园园杨杰
- 关键词:致泻大肠埃希菌腹泻食源性疾病临床症状
- 2015-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食源性疾病监测腹泻病例霍乱弧菌感染及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研究食源性疾病监测腹泻患者霍乱弧菌感染特点及病原学特征,为科学防控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2015-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监测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霍乱弧菌,针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图谱分析以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收集1 105例腹泻患者,霍乱弧菌的检出率为0.54%(6/1 105),霍乱毒素基因ctxAB均为阴性,血清学分型为非O1/O139型,其中5株霍乱弧菌携带Ⅲ型分泌系统毒力基因。菌株PFGE聚类分析结果和MALDI-TOF MS图谱聚类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霍乱弧菌流行强度不高,但其感染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应在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中得到重视。
- 何牧张爽张彦春王彦波朱美娟张茂俊李颖
- 关键词:霍乱弧菌食源性疾病耐药脉冲场凝胶电泳
- 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患者弯曲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弯曲菌引起腹泻的现状,探索弯曲菌分离检测方法及其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顺义区2家医院成年人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分离培养。用滤膜法分离培养弯曲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72份粪便标本共检出39株弯曲菌,检出阳性率为10.48%,包括36株空肠弯曲菌(92.31%,36/39)和3株结肠弯曲菌(7.69%,3/39)。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的阳性率分别为6.99%(26/372)、0.27%(1/372)、9.14%(34/372)、12.63%(47/372)。弯曲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以腹泻、腹痛、恶心、脱水为主,且多为水样便。春秋季检出率高于夏冬季,高峰出现在10月。弯曲菌感染病例以16~45岁青壮年居多;男、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0,P=0.698);职业以学生、其他职业、商业服务居多。可疑感染食品为蔬菜类、粮食类、水产及其制品。3株结肠弯曲菌分离株仅对氯霉素敏感。36株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最高,包含萘啶酸(97.22%)、环丙沙星(97.22%)、四环素(86.11%)、氟苯尼考(58.33%)。19株空肠弯曲菌(52.78%)存在多重耐药,多重耐药谱主要为喹诺酮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47.37%,9/19)。结论弯曲菌感染引起腹泻的比例较高,春秋季高发,耐药性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应引起重视。
- 王园园李颖张爽张彦春马红梅张茂俊
- 关键词:弯曲杆菌耐药耐药基因
- 2013-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流行特征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13-2017年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流行特征,为沙门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病例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顺义地区沙门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5.02%;73株沙门菌分成17个血清型,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占血清型构成比的前两位;男女沙门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病例年龄介于1~83岁之间;可疑感染食品构成比中47.95%为不明原因食品,明确的可疑食品主要为蔬菜类及其制品(13.70%)和肉与肉制品(10.96%)。结论北京顺义区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流行强度较高;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春秋季是沙门菌防控的重要季节;蔬菜、肉及其相关制品是沙门菌防控的重点食品。
- 张彦春李颖张爽王园园朱美娟王彦波
- 关键词:沙门菌腹泻食源性疾病
- 2011-2014年北京市顺义区手足口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2011-2014年北京市顺义区手足口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标本中的EV71、CA16、CA6和其他肠道病毒。结果1 619份咽拭子标本的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为62.82%(1 017/1 619)。其中,CA16和EV71阳性较多,分别占阳性标本的44.05%(448/1 017)、34.81%(354/1 017);CA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较少。4年中,2013和2014年标本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8.29%(339/433)、74.40%(436/586)。手足口病病原学阳性病例每月均有检出,2个发病高峰分别出现在4-7月和9-11月。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约为1.64∶1。病例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以托幼儿童居多。散发病例阳性检出率较聚集暴发病例高,为78.38%(580/740)。重症病例主要检出病原体为EV71。结论 2011-2014年顺义区手足口病主要由CA16和EV71感染引起,学龄前儿童易感,应加强春季和秋季的防控工作。
- 张爽荆红波马红梅张彦春邵占涛王鹏王园园
- 关键词:手足口病实时荧光定量PCR病原学流行病学
- 2012—2015年北京市顺义区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分析顺义区2012—2015年流感病毒核酸的监测结果,掌握流感流行规律。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法对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2012年9月-2013年8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040份,核酸检测阳性标本95例,阳性率为9.13%,高峰出现在12月一次年1月,主要以H3N2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2013年9月-2014年8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889份,核酸阳性标本138例,阳性率为15.52%,流行高峰出现在1—3月,以H3N2和甲型H1N1流感、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在2014年9月-2015年8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798份,核酸阳性标本151例,阳性率为18.92%,流行高峰出现在2014年11月一2015年4月份,以H3N2和乙型流感为主。检测阳性率最高的为60岁以上人群,其次是5—14岁组。结论2012—2015年,顺义区新甲型H1N1亚型、H3N2亚型、乙型流感均有流行,且各年度优势毒株不一。
- 王鹏荆红波张彦春邵占涛张爽
- 关键词:流感实时荧光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