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宜虎

作品数:151 被引量:415H指数:13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专利
  • 5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建筑科学
  • 25篇水利工程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天文地球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矿业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3篇岩体
  • 14篇应力
  • 14篇密封
  • 12篇岩石力学
  • 10篇渗流
  • 10篇隧道
  • 10篇围岩
  • 9篇悬索
  • 9篇悬索桥
  • 9篇隧洞
  • 9篇千斤顶
  • 9篇锚碇
  • 9篇结构面
  • 8篇油缸
  • 8篇数值模拟
  • 8篇值模拟
  • 7篇真三轴
  • 7篇灌浆
  • 7篇荷载
  • 6篇三轴试验

机构

  • 130篇长江科学院
  • 1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安能集团...
  • 2篇湖北工业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水电工程...
  • 2篇中交第二公路...
  • 2篇中国石化管道...
  • 1篇长江水利委员...
  • 1篇三峡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中铁大桥勘测...
  • 1篇中水北方勘测...
  • 1篇武警水电第三...

作者

  • 145篇张宜虎
  • 67篇范雷
  • 65篇邬爱清
  • 52篇陈冲
  • 43篇罗荣
  • 39篇钟作武
  • 39篇余美万
  • 34篇熊诗湖
  • 30篇周火明
  • 30篇李玉婕
  • 24篇王帅
  • 24篇唐爱松
  • 24篇胡伟
  • 23篇庞正江
  • 22篇刘元坤
  • 21篇韩晓玉
  • 16篇卢波
  • 15篇谢斌
  • 10篇李维树
  • 10篇黄书岭

传媒

  • 16篇长江科学院院...
  • 10篇岩石力学与工...
  • 5篇岩土力学
  • 3篇地球科学(中...
  • 3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隧道与地下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中外公路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岩土工程技术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人民黄河
  • 1篇路基工程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工科物理
  • 1篇长江技术经济

年份

  • 10篇2025
  • 18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11篇2021
  • 19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陡边坡灌浆岩体变形模量测试及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现场原位变形试验能准确获取岩体的变形模量,是评价岩体灌浆加固效果的有效方法。我国西南山区山高谷深、地形险要,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在边坡表面开展原位变形试验极为困难。为此提出了高陡边坡原位变形试验与测量方法,分析了应力传递深度对变形试验结果的影响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测量误差的计算公式。以某水电站高边坡为例,选择含平行结构面的不同质量岩体,对其灌浆前、灌浆后及强化灌浆后的变形模量进行测试,得到结论如下:①固结灌浆对高质量岩体变形模量的提高效果不明显,而低质量岩体在灌浆后、强化灌浆后变形模量可分别提高22%和38%;②结构面充填胶结后,会对两侧岩块变形起到约束作用,类似增加中间主应力提高岩体变形模量的效果,沿结构面走向方向的岩体变形模量也会明显提升。
陈冲张宜虎张宜虎范雷
关键词:岩体结构面灌浆变形模量高陡边坡
一种岩体三维渗流特性测定试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针对岩体三维渗流特性问题而研制的一种岩体三维渗流特性测定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压力稳定伺服系统、设于岩体试件边长上的密封系统、三个不同方向的供水加载系统、设于岩体试件表面的应力应变及位移观测系统、数据采集...
邬爱清刘元坤卢波韩晓玉郭国庆艾凯范雷付平付晖钟作武周春华付敬董志宏余美万张宜虎张新辉周朝尹健民
一种岩体孔内测杆扶正装置及安装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体孔内测杆扶正装置及安装方法。所述孔内测杆扶正装置包括钻设在岩体上的测孔,置于测孔内的测杆和护管,所述测杆底端安装锚头,测杆上安装腔内填充轻质发泡材料或空气的托浮柱,测杆、锚头和托浮柱一起放入护管内,锚...
余美万向前邬爱清张宜虎范雷罗荣王帅李玉婕陈冲
一种适用于加卸载全过程的软岩蠕变本构模型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加卸载全过程的软岩蠕变本构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个单向弹簧元件与一个虎克体弹簧、一个Kelvin体按任意次序串联,组成变异广义Kelvin蠕变本构模型;根据粘弹性与弹性相应性原理,基...
熊诗湖周火明张宜虎范雷黄书岭王帅杨宜付敬
一种测量结构面起伏形态的注塑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结构面起伏形态的注塑成型模具,包括锚固在工程岩体内的固定支杆、将工程岩体待测量起伏形态的表面罩住的框型件、设于框型件且用于向框型件内注入注塑材料的连通管、用于密封框型件底部与工程岩体之间间隙的密封垫...
陈冲邬爱清张宜虎范雷罗荣胡伟
文献传递
层状岩体多节理本构模型与试验验证被引量:37
2012年
根据含多节理层状岩体典型力学特征,在所提出的考虑一组节理面的层状岩体复合材料模型基础上,建立考虑多组结构面特性的层状岩体多节理本构模型,用来描述其在强度和变形方面的各向异性以及应变硬化-软化特征,进而采用VC++编程语言将该模型嵌入到FLAC3D软件中,实现其非线性数值计算功能。然后,利用所提出的本构模型与三维节理网络模型相结合,初步提出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的合成岩体模型(SRMM)分析方法。基于这些模型理论和分析方法,建立现场真三轴试验岩样的三维合成岩体计算模型,通过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本构模型在描述多节理岩体力学特性方面是可行的、合适的。
黄书岭丁秀丽邬爱清卢波张宜虎
关键词:岩石力学层状岩体数值模拟试验验证
新疆某水电工程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方法研究
新疆某水电工程地处极端温差地区,工程规模大,建设条件复杂,现有分级方法存在不同程度不适用性,需要建立符合工程自身特点的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方法.通过常用分级方法在本工程中的应用对比,明确了岩石坚硬程度与岩体质量级别相关性不明...
张宜虎陈冲罗荣向前汪斌徐建闽
关键词:坝基岩体工程应用
一种减缓冲击荷载的千斤顶及加载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缓冲击荷载的千斤顶及加载方法。所述的千斤顶包括缸体、上活塞、上活塞杆和下活塞,上活塞将缸体分隔成上油缸和下油缸,上活塞杆从上油缸上端伸出缸体;在上活塞的下端面中部对应开设有下活塞孔,下活塞伸入下活塞孔内...
余美万张利洁邬爱清张宜虎范雷罗荣李玉婕陈冲向前谢斌
一种悬索桥隧道锚与岩体锚复合式锚碇结构及建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索桥隧道锚与岩体锚复合式锚碇结构及建造方法。所述复合式锚碇结构包括布置在悬索桥桥位区的主缆接入洞,通过主缆接入洞依次施工形成的散索鞍室、前锚室和后锚室,在前锚室与后锚室之间设有前锚固体、锚塞体、后锚固体...
邬爱清余美万张宜虎罗荣范雷王帅李玉婕边智华熊诗湖 旁正江陈冲 向前唐爱松蒋志明谢斌
文献传递
层状岩体多节理本构模型与验证
根据含多节理层状岩体典型力学特征,通过考虑多组节理面的力学特性,在作者所提出的考虑一组节理面的层状岩体复合材料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结构面特性的层状岩体多节理本构模型,用来描述其在强度和变形方面的各向异性以及硬化-软化特...
黄书岭丁秀丽邬爱清卢波张宜虎
关键词:力学特性计算方法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