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69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患者
  • 2篇术后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多发
  • 1篇多发巨大
  • 1篇胸腔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右胸
  • 1篇右胸腔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神经外科
  • 1篇神经外科手
  • 1篇神经外科手术
  • 1篇神经外科手术...
  • 1篇声门
  • 1篇舒芬太尼

机构

  • 5篇解放军第16...

作者

  • 5篇张华
  • 2篇旷艳春
  • 2篇刘海生
  • 1篇周阳永
  • 1篇肖少文
  • 1篇聂玉初
  • 1篇袁延才
  • 1篇周明伟
  • 1篇黄敏
  • 1篇洪勇
  • 1篇周民伟
  • 1篇罗艳

传媒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颈部外伤全麻慢诱导致声门闭塞气管压迫1例
2014年
患者女性,41岁,因颈部挤压伤2h入院。体查示颈部肿胀明显,以右侧为重,颈部平片示气管明显向左偏移,气管腔广泛受压变窄,呼吸急促,30次/min,面罩给氧SPO2 93%,急诊拟行颈部血肿清除术。入室后,备口咽通气道、喉罩、气管切开包,行外周静脉穿刺置管,静注地塞米松20mg,拟行慢诱导清醒喉镜(加强型光导喉镜)下气管插管。
刘海生张华黄敏罗艳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颈部损伤
右胸腔多发巨大成熟囊性畸胎瘤1例
2008年
张华周明伟旷艳春袁延才
关键词:胸腔多发畸胎瘤
不同麻醉用药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时间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用药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9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麻醉所用的药物分为舒芬太尼组(A1组)、小剂量舒芬太尼组(A2组)和芬太尼组(B组),每组各32例。记录三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术后苏醒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三组患者MAP在麻醉诱导后3、5 min时明显低于术前(P<0.05),B组患者HR、MAP在气管插管后、拔管和拔管后1 min明显高于术前,且与A1和A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患者HR在诱导后5 min和插管后5 min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其MAP在插管后3、5 min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2)A1和A2组在拔管后5、15 min其Steward评分均高于B组,其中A2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拔管后30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术后苏醒较快,而小剂量舒芬太尼与之相比更具有优势。
张华旷艳春肖少文周阳永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神经外科血流动力学苏醒
单肺通气手术患者POCD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60例42~83岁需单肺通气手术患者,于术前1 d和术后7 d分别接受简易智能状态检测,记录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围术期因素与患者发生POCD的关系。结果 14例患者发生POCD,患病率为23.3%。年龄增长与POCD的发生呈正相关,单肺通气后脑氧饱和度较基础值下降和乳酸升高值与患者POCD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单肺通气POCD的患病率为23.3%,年龄增长、乳酸值升高和脑氧饱和度较基础值下降是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
周民伟聂玉初洪勇张华
关键词:单肺通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胃肠肿瘤切除患者术后脑保护效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应用于老年胃肠肿瘤患者手术时对麻醉药物用量、生命体征及血清炎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胃肠肿瘤患者9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组各49例。右美托咪啶组麻醉诱导首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h),持续15分钟,再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芬太尼0.3μg/kg,阿曲库胺0.2mg/kg。麻醉维持以持续吸入异氟烷,并保持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大于0. 8,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于40~60。术中按需静脉注射芬太尼、阿曲库胺。对照组将右美托咪啶组在麻醉时使用的右美托咪啶替换为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其余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相同。记录患者麻醉用药前(T_1)、手术结束时(T_2)、拔管时(T_3)和拔管后5分钟(T_4)四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BIS。术毕统计患者丙泊酚、芬太尼及异氟烷等麻醉药物用量。使用《中国版谵妄评定量表(CAM-CR)》对患者进行术后谵妄评估。结果右美托咪啶组三种麻醉药物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BIS、MAP、HR三个指标均随手术进程出现显著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 05)。两组患者MAP和HR间差异有显著性,组间、不同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0. 05);且拔管时和拔管后5分钟对照组MAP和H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患者BIS间差异和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IL-6、NSE、TNF-α、SOD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术后对照组IL-6、NSE、TNF-α水平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啶组,而SOD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啶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对照组共发生术后谵妄19例(38.78%),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啶组(6例,12.24%),Z=9.075,P=0.003;且对照组谵妄持续时间[1天(1~7天)]显著长于右美托咪啶组[1天(1~3天)],Z
刘海生张华范莉萍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脑保护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