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延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动力学
  • 4篇主成分回归
  • 3篇动力学分析法
  • 3篇
  • 3篇
  • 2篇荧光
  • 2篇芳烃
  • 2篇
  • 2篇稠环
  • 2篇稠环芳烃
  • 1篇电解
  • 1篇掩蔽剂
  • 1篇荧光法
  • 1篇荧光法测定
  • 1篇荧光光度法
  • 1篇日落黄
  • 1篇色素
  • 1篇食用色素
  • 1篇实验教学
  • 1篇数据处理

机构

  • 9篇同济大学

作者

  • 9篇张军延
  • 7篇朱仲良
  • 5篇李通化
  • 3篇丛培盛
  • 3篇梅雨
  • 2篇张江
  • 2篇顾志澄
  • 2篇邓子峰
  • 1篇黄建勇
  • 1篇倪亚明

传媒

  • 3篇分析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大学化学
  • 1篇全国生物发光...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4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因子分析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开设了多元校正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混合色素的综合性实验 ,编写了可在Windows 95下运行的数据处理软件 ,并采用因子分析及交叉验证法分别对光度法和容量分析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从而可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朱仲良梅雨张军延李通化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数据处理软件
日落黄水溶液电解降解动力学过程分析
张江张军延朱仲良
关键词:日落黄连串反应
文献传递
主成分回归-催化动力学-掩蔽法同时测定钼和钨被引量:13
1998年
利用掩蔽剂与催化同一指示反应的多种催化剂之间的掩蔽反应速率或程度的差异,提出通过一次动力学过程的测量,同时测定多种催化剂的方法。当掩蔽反应为快速反应或可逆反应时,该方法同样适用。以H2O2氧化KI为指示反应,柠檬酸作为掩蔽剂,借助微机直接记录碘离子选择电极在反应过程中的电位变化,以主成分回归(PCR)作为建模和预报的多元校正方法,对Mo(Ⅵ)和W(Ⅵ)进行了同时测定。
朱仲良黄建勇李通化张军延
关键词:主成分回归催化动力学掩蔽剂
稠环芳烃的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被引量:4
1991年
芴、萘、菲、芘的荧光光谱无论是激发或是发射光谱均有重叠,本文提出用三维偏最小二乘法,利用这些化合物激发和发射光谱信息,同时解析其混合物的组成。实验表明,这四种组份在pH为7的磷酸缓冲液中。浓度很低时符合双线性,且具加和性。激发和发射波长数分别取为31和40,对未知样品测定,相对误差小于7%。
张军延顾志澄丛培盛李通化
关键词:稠环芳烃荧光光度法偏最小二乘法
动力学谱及其在多组分同时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在假 0级反应的前提下 ,提出动力学谱的概念 ,其意义是待测组分 (催化剂或反应物 )能额外产生的产物浓度与待测组分浓度之比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基于各组分动力学谱的差异 ,建立了同时测定多组分的多元校正模型 .利用该模型 ,以H2 O2 氧化KI为指示反应 ,对Cr6 + ,Mo6 + 和W6 + 进行了同时测定 .铂电极被用作指示物质I- 3的指示电级 ,装备有AD卡的奔腾电脑被用来同步记录动力学过程 .
张军延朱仲良张江倪亚明
关键词:动力学分析法主成分回归反应物
多元校正-动力学谱法同时测定铬、钼、钨
于各组分动力学谱的差异,以H<,2>O<,2>氧化KI为指示反应,对Cr(Ⅵ)、Mo(Ⅵ)和W(Ⅵ)进行了同时测定。铂电极被用作指示物质I<,3>的指示电极,装备有AD卡的奔腾电脑被用...
张军延朱仲良邓子峰梅雨
关键词:动力学分析法主成分回归
多元校正-动力学谱法同时测定铬、钼、钨被引量:2
1999年
基于各组分动力学谱的差异, 以H2O2 氧化KI为指示反应, 对Cr( Ⅵ) 、Mo( Ⅵ) 和W( Ⅵ)进行了同时测定. 铂电极被用作指示物质I-3 的指示电极, 装备有AD卡的奔腾电脑被用来同步记录动力学过程. 主成分回归法被用以建模并预报未知混合样品.
张军延朱仲良邓子峰梅雨
关键词:动力学分析法主成分回归
酸度分布-吸收光谱法用于灰色体系中食用色素的定量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利用合成色素随pH变化的分布分数曲线和吸收光谱构成两维波谱信息,建立了灰色体系中色素的定量分析方法。约束背景双线性分解法(CBBL)结合数值遗传算法(NGA)用于两维矩阵的数据处理。推导了型体总数与两维矩阵的有效秩之间的关系。吸光度矩阵的主成分数根据残余矩阵的残差平方和与噪声水平相比较而确定,对标准样品及模拟灰色体系样品的研究表明该法确定的主成分数与理论值一致。对胭脂红、日落黄和柠檬黄的模拟灰色体系样品中各组分及市售饮料中的日落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张军延朱仲良丛培盛黄贞华李通化
关键词:食用色素
广义减秩-荧光法测定萘、菲、芘、芴四元混合物被引量:4
1991年
提出了把主要成分分析用于校准和预报样本的新的减秩过程,并根据奇值分解所求的特征值所占其总和的百分比来确定主成分数。将该法应用于稠环芳烃萘、芴、菲、芘混合物荧光法的定量分析中,讨论了主成分数的影响,平均误差<8%,最大误差大约13%。
丛培盛李通化张军延顾志澄
关键词:稠环芳烃荧光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