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荣
- 作品数:225 被引量:223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近临界流体微通道内流动稳定性和换热特性研究
- 2014年
- 微尺度条件下的化工、医药、传热与能源利用等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极具潜力和挑战性的课题.相应条件下流体流动和换热的分析必须考虑尺度效应所带来的系列问题.该研究采用了数值模拟方法对近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微尺度通道内的流动稳定性和换热特性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在近临界区域内由于流体较强的膨胀特性和较低的热扩散特性,在微尺度几何条件下会产生瞬态不稳定的漩涡流动.该种条件下微尺度对流换热和混合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高.进一步,研究针对微尺度局部稳定性演化进行了机理分析并应用了参数估计,总结获得了微通道内近临界流体瞬态换热和混合的基本特性.
- 陈林张信荣
- 关键词:微通道二氧化碳对流换热稳定性
- 一种近雪道0℃以上人工造雪与供热一体化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近雪道0℃以上人工造雪与供热一体化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冷系统人工打造局部低温环境,可不依赖于外界的环境条件,实现在0℃以上气候条件下的人工造雪,成雪的品质更高,并回收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热用于供热,提高...
- 张信荣刘勇王冠邦郑秋云
- 文献传递
- 二氧化碳固体升华器
- 一种二氧化碳固体升华器,具有高压二氧化碳液体跨三相点膨胀、二氧化碳固体升华、剩余二氧化碳冷量回收功能于一体,所述二氧化碳固体升华器包括低温高压二氧化碳液体流入管(1)、与热源进行热交换的升华器外管(2)、高压二氧化碳液体...
- 张信荣赵乾坤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机场建筑零碳排多能互补的热力学系统
-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机场建筑零碳排多能互补的热力学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光伏发电板和风能发电组件发电提供电能,真空集热管组件通过太阳热能收集管路将太阳的热量传递至第二储热组件内以对需要加热的目标设备进行加热或热交换,...
- 张信荣郭世江刘佳马进谢小刚郭敏尚彦君曹磊
- 一种通过数值模拟的食品预冷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数值模拟的食品预冷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本发明从预冷过程中食品内部的热量向外传递的机理着手,涵盖现有各评估指标,能够作为唯一的食品预冷性能评估指标;本发明中食品预冷性能的评估指标传热能力损失通过计算流体...
- 张信荣王冠邦郑秋云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余热的污泥干燥系统
- 一种利用余热的污泥干燥系统,包括热泵装置、风路、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蒸汽供应口引出蒸汽,驱动热泵装置中的压缩机;所述的压缩机为蒸汽驱动的压缩机,工质空气从风路经热泵装置的冷凝换热器加热后,进入污泥干燥装置干...
- 张信荣盛剑霄
- 文献传递
- 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内部回热器双喷射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将CO<Sub>2</Sub>作为制冷工质,制冰量大,并且能够实现气体冷却器热量能够很好被梯级利用;采用双压缩机和双喷射器,提高循环效率,减小能耗;本发...
- 张信荣曾民强章学来郑秋云
- 储能和动力电池超临界CO₂相变冷却热防控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和动力电池超临界CO<Sub>2</Sub>相变冷却热防控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利用超临界CO<Sub>2</Sub>在临界点附近的热物性变化,体积大幅缩小,实现极高的散热效率;采用多级能量回收架构,通过...
- 张信荣王祎一李培王一舟王震宇刘佳
- LNG冷能发电系统工质优化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基团贡献法对LNG-海水发电系统工质流程进行筛选和构建,对选定的工质流体设定实际边界条件,给出了初步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关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了工质的冷凝温度曲线与LNG的蒸发温度曲线的匹配程度,达到了高效利用LNG冷能、冷火用的目的,证明了基团贡献法应用于LNG冷能发电系统工质优化研究过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 张磊高为余黎明张信荣于思聪
- 关键词:基团贡献法
- 超临界二氧化碳相变冷却数据中心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相变冷却数据中心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本发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在临界点附近的热物性变化特性,体积小且实现高散热效率;采用多级能量回收,通过换热器和回热器的协同作用,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相变蒸...
- 张信荣王祎一李培王一舟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