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波

作品数:21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精神分裂症
  • 10篇分裂症
  • 5篇康复
  • 4篇社区精神分裂...
  • 3篇康复服务
  • 3篇焦虑
  • 3篇个案管理
  • 3篇复元
  • 3篇干预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综合
  • 2篇代谢综合征
  • 2篇心理
  • 2篇青少年
  • 2篇躯体
  • 2篇综合征
  • 2篇网络成瘾
  • 2篇精神病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精神卫生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市徐汇区...
  • 2篇上海市精神卫...
  • 2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上海市静安区...
  • 1篇上海市奉贤区...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作者

  • 19篇张伟波
  • 12篇蔡军
  • 10篇朱益
  • 6篇周卿
  • 5篇王彦凤
  • 3篇张国芳
  • 3篇周勇
  • 2篇严非
  • 2篇陈春梅
  • 2篇朱有为
  • 2篇王伟
  • 2篇徐宁
  • 1篇梁霁
  • 1篇钱序
  • 1篇朱紫青
  • 1篇林益强
  • 1篇王娜
  • 1篇陶华
  • 1篇王颖
  • 1篇倪花

传媒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上海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卫生资源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2014年上...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复元理念的个案管理康复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的作用
目的:探讨基于复元理念的个案管理康复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将符合人组标准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干预组应用基于复元理念的个案管理康复服务,对照组接受常...
周勇张伟波朱益王彦凤张国芳周卿蔡军
家庭教育联合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及其社会功能影响被引量:33
2014年
目的探讨家庭教育联合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及其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82例稳定期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1例,其中脱落2例。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对干预组进行家庭教育联合技能训练的综合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对两组患者观察1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SP)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在末次观测时点,干预组PANSS、MRSS和PSP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t=-3.61,-2.87,3.16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是否干预、婚姻状况、病程、PANSS评分和MRSS评分等因素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家庭教育联合技能训练的综合干预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精神症状,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张伟波朱益刘寒康敏瑜朱紫青蔡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心理学
上海市徐汇区2019~2020年严重精神障碍应急事件发生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急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精神障碍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应急监测系统收集徐汇区2019~2020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处置事件444起,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发生应急事件的293例研究组和同社区未发生应急事件的350例对照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44起应急处置事件中,2019年发生213起,2020年发生231起;其中自伤自杀行为2起(0.45%),存在自杀自伤行为危险9起(2.03%),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的行为88起(19.82%),存在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的危险79起(17.79%),病情复发260起(58.56%),其他6起(1.35%);现场临时处置275起(61.94%),精神科门急诊留观23起(5.18%),精神科紧急住院145起(32.66%),其他1起(0.22%)。两组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情况、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疾病种类、发病到确诊间隔、住院次数、家庭监护状况、残疾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向前逐步法)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次数、疾病种类、婚姻状况、家庭监护情况是患者发生精神卫生应急处置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处置事件不仅与疾病种类、住院次数等治疗康复因素有关,也与患者的家庭监护、婚姻状况、工作状况等家庭、社会支持因素有关。
苏燕莉梁肖徐妹周卿陈逸葭张伟波蔡军李晨虎
关键词:严重精神障碍应急事件病例对照研究
青少年心理韧性水平及其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青少年心理韧性水平,并探讨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闵行区医教结合项目中3所中学的预初至高三年级1300名学生。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和家庭功能评定(FAD)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特征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水平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心理韧性水平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有效问卷1217份,有效率93.6%。其中男生600名,女生617名,年龄(14.04±2.19)岁。青少年RSCA得分为(87.07±15.96)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民族、家庭结构、父母婚姻状况、主要照护人、父母教养方式以及有无负性生活事件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β=6.902,P<0.001)、总的功能(β=16.764,P<0.001)与青少年心理韧性呈正向关联,情感反应(β=-3.869,P=0.001)、情感介入(β=-4.948,P=0.001)、行为控制(β=-6.801,P=0.002)与青少年心理韧性呈负向关联,最终的模型解释了31.7%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闵行区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家庭功能对其心理韧性影响显著。
万恒静张雷高金花张伟波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韧性家庭功能影响因素
基于RBANS的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测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基于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的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综合干预组(n=68)和对照组(n=60),分别于入组时、干预结束时及干预后6、12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RBANS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后6个月,综合干预组的延迟记忆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2个月,综合干预组RBANS总分及即刻记忆、视觉空间结构、延迟记忆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综合干预组RBANS总分变化与患者的年龄和总病程呈显著负相关(r=-0.298,P=0.001;r=-0.231,P=0.014)。结论基于RBANS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蔡军张伟波朱益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综合干预
后疫情时代上海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2022年
通过阅读文献和对上海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的考察、访谈,总结了上海市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3种发展状况和5种服务模式,发现疫情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面临的三个挑战:一是直接服务减少导致服务受益者数量下降,服务成效无法保障;二是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的方式被迫调整挑战了社工的服务能力;三是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或增多与社工数量不足导致服务应对困难。针对上述挑战与问题提出了对策:通过服务方式灵活多元确保专业关系持续与服务成效;组织开展社工线上工作能力的培训,增加网络服务经验;服务对象范围逐步扩大,多部门合作预防重点人群心理问题产生;组建一支为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志愿者团队。
薛莉莉张伟波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的流行特征,并探究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社区队列,纳入社区SCZ患者5422例,根据患者自报慢病史对12种常见慢性躯体疾病的共病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共病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5422例患者的慢性躯体疾病共病率为37.0%,高血压(22.6%)和糖尿病(13.1%)最普遍。年龄增长是社区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60岁患者共病1~2种和≥3种的风险分别是<45岁患者的3.34(95%CI:2.74~4.07)倍和3.27(95%CI:2.11~5.09)倍。女性、已婚、吸烟、长病程也是患者共病的危险因素,绝经女性的共病风险高于未绝经女性。结论上海市社区SCZ患者共病以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常见,年龄增长、女性、已婚、吸烟、长病程是共病增加的危险因素。
张伟波李江楠刘彦丽江弋舟朱益朱益蔡军
关键词:躯体疾病共病社区精神病学
我国精神卫生床位配置及公平性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了解不同阶段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推动下我国精神卫生床位资源的配置及其公平性变化,为我国今后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和循证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提取2002-2019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末人口数、精神卫生床位数、人均GDP、行政区土地面积,分析2002-2019年我国精神卫生床位资源的配置情况,采用泰尔指数评价精神卫生床位资源按人口、地理面积和人均GDP配置的公平性。结果2002-2019年我国精神卫生床位资源总量、每万人口床位数呈上升趋势,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有所提升,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人均GDP配置的公平性,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组内差异。结论政府需要合理配置精神卫生床位资源,缩小地区分化。同时,兼顾人口、地理和经济等因素,提高床位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另外,也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协调促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精神卫生床位资源发展。
袁颖王伟王艺园张伟波严非
关键词:精神卫生床位泰尔指数
对精神分裂症躯体健康问题的生活方式干预被引量:16
2019年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健康问题突出,尤其是肥胖以及代谢、心血管相关疾病。生活方式干预是近年来被推荐的针对肥胖等问题的一种非药物干预方式,包括增加运动量和改善饮食习惯。整理近年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研究,发现运动锻炼结合饮食调整的行为方式干预对患者的体质量控制具有良好效果,对血压、血糖、腰臀比等指标也有一定效果。希望对我国的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治疗服务有所启示,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健康问题并在社区康复中提供综合性的生活方式干预。
庄文旭张伟波朱有为朱益蔡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行为干预
中国精神病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了解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推动下我国精神卫生资源不同阶段的配置情况及其变化,为今后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循证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提取2002—2019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精神病医院、所有专科医院和所有医院的数量及其医护人员数量、万元以上设备数、业务用房面积、总收入、财政拨款收入以及全国2002—2019年末人口数,并根据《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3个时间段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结果全国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呈增长趋势,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基本实现规划目标。每十万人口所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0%和7.6%,均低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每家精神病医院财政拨款收入及其年均增长率(9.7%)均高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但其医护人员人均财政拨款收入在近十年来呈现负增长趋势。结论政府需加强对精神卫生的支持,制定与精神健康需求相匹配、适应宏观环境的精神卫生资源配置相关政策。同时,继续加大对精神卫生的财政投入,并将其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精神卫生财政投入与医护人员数量同步增长。另外,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建设仍需加强。
王艺园王伟袁颖王颖张伟波严非
关键词:精神卫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