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
- 作品数:1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NA加工酶在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 目的 研究微小RNA加工酶(Dicer1,Drosha,DGCR8和Ago2)在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0例PGI-DLBCL肿瘤组织(患者组)和30例...
- 赵海丰张乐夏冰于泳王亚非王晓芳杨洪亮张翼鷟
- 关键词:预后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 2012年
- 异基因移植(allo-SCT)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治疗淋巴瘤患者,作为治疗淋巴瘤的又一有效手段,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过去,标准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standard myeloablative allogen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MAC-allo-SCT)由于移植相关死亡率(TRM)较高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淋巴瘤患者接受降低预处理强度(RIC)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毒性和移植相关死亡率均大大降低。异基因移植后较低的复发率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结果均证明移植物抗淋巴瘤(GVL)效应的存在,有利于清除微小残留病灶(MRD),增加治愈的机会。虽然目前降低预处理强度(RIC)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大大降低了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也改善了一些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但是HL、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以及经高强度预先治疗的淋巴瘤和难治性淋巴瘤的复发率仍然居高不下,无疑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大型的前瞻性研究对深入明确allo-SCT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是必要的。现将allo-SCT近几年在治疗HL、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包括套细胞淋巴瘤和成熟T细胞淋巴瘤)的进展综述如下。
- 张乐张翼鷟
- 关键词:异基因移植霍奇金淋巴瘤惰性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
- “双击”B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 2012年
- 近几年,一个有趣的亚型——“双击”B细胞淋巴瘤(DHL)开始进入血液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的视线。其命名来源于染色体存在的两处易位,一处易位影响MYC/8q24基因的位点,另一处通常为t(14;18)(q32;q21),涉及BCL-2基因。2008年WHO新的淋巴瘤分类法将DHL归入未分类B细胞淋巴瘤(B-UNC),由于其特征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BL)之间,因此其类别为&UNC/BL/DLBCL。
- 张乐张翼鷟
- 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易位荧光原位杂交
- 穿龙薯蓣皂苷通过HIF-1α/NF-κB通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研究
- 目的:通过改进γ射线照射联合环磷酰胺、氯霉素腹腔注射法,构建较稳定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AA)小鼠模型,并给予穿龙薯蓣皂苷干预,通过对小鼠外周血细胞的数量、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骨髓增生...
- 张乐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缺氧诱导因子-1Α核因子-ΚB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MYC/BCL-2蛋白在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共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 本课题旨在研究MYC/BCL-2蛋白共表达与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GI-DLBCL)患者的...
- 张乐
- 关键词:预后因素
- 文献传递
- Gemcitabine plus S-1 versus Cetuximab as Third-line Therapy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 Objective: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emcitabine plus S-1(GS)vs cetuximab as a thirdline chemotherap...
- 邓婷韩如冰黄鼎智李鸿立张乐巴一
- 文献传递
- Novel-miR-12对肝癌细胞恶性行为的调控及对HBV复制的机制研究
-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由于进展快、转移、复发率高使其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不足5%。流行病学和...
- 张乐
- 关键词:MIRNAHBV
- 文献传递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CD34^+细胞CXCR4的表达及其与细胞迁移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mdromes,MDS)中骨髓CD34+细胞CXCR4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迁移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骨髓标本,根据IPSS积分系统进行危险度分组。低危组20例:IPSS积分0~1.5分;高危组20例:IPSS积分≥1.5分;同时采集10例健康者的骨髓标本作为对照。分离纯化骨髓CD34+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XCR4膜蛋白的表达;研究SDF-1α趋化作用下CD34+细胞的迁移率及CD34+细胞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迁移率。结果:高危组MDS患者CD34+细胞CXCR4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危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0 1);低危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CXCR4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组CD34+细胞对SDF-1α及骨髓基质细胞的迁移率显著高于低危组及正常组(均P<0.000 1),且其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迁移率与CXCR4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0 1)。结论:高危组MDS患者CD34+细胞CXCR4的表达量及其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迁移率均明显高于低危组患者,且其迁移率随CXCR4表达量的增加而升高,不同风险组的MDS患者存在SDF-1及其受体CXCR4表达和功能上的差异,SDF-1及其受体CXCR4在MDS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 张乐赵丹丹夏冰郭青韩晓蘋吴晓雄达万明张翼鷟
- 关键词:SDF-1
- 滤泡细胞性淋巴瘤转化为c-MYC重排的“双击”或“三击”B细胞淋巴瘤3例及文献复习
- 2014年
- 目的:本文旨在对"双击"B细胞淋巴瘤(double-hit B-cell lymphoma,DHL)和"三击"B细胞淋巴瘤(triple-hit B-celllymphoma,THL)的诊断及治疗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类淋巴瘤的认识,为其诊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3例滤泡细胞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转化的"双击"或"三击"B细胞淋巴瘤病例进行分析,3例患者均经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诊断明确。结果:1例"三击"患者3个月后死亡,2例经R-CHOP,R-ESHAP等方案化疗仍未达到完全缓解。结论:"双击"淋巴恶性程度高,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骨髓等髓外病变,病程呈侵袭性,部分病例由滤泡细胞淋巴瘤转化而来,对化疗不敏感,患者预后差,FISH检测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
- 张乐徐笑笑郭姗琦王亚非张翼鷟孙保存张玲
- 关键词:MYC基因
- 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及潜变量模型分析
- 目的
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探索不同人群健康素养薄弱点,分析如何在不同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并通过潜在模型分析,尝试对不同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的人群进行分类识别,探索新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为...
- 张乐
- 关键词:健康教育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