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长风
- 作品数:27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CD64和降钙素原在小儿细菌性腹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检测腹泻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其在儿童腹泻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8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细菌性腹泻组(60例),病毒性腹泻组(60例),非感染性腹泻组(60例)。检测3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PCT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对小儿腹泻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性腹泻组患儿外周血CD64指数和PCT水平均高于病毒性腹泻组和非感染性腹泻组;且细菌性腹泻组CD64和PCT检测阳性率也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对细菌性腹泻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性腹泻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PCT水平呈正相关(r=0.865,P<0.05)。结论细菌性腹泻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PCT水平均有明显升高,CD64和PCT检测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廖长风陈懿建
-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腹泻CD64降钙素原
- 促凋亡基因7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7(PDCD7)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Kasumi-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用针对PDCD7基因的小干扰RNA转染Kasumi-1细胞,下调PDCD7基因表达。用MTT法及台盼蓝拒染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增殖;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色细胞术及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NF-κB、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PDCD7-siRNA转染Kasumi-1细胞后,其PDCD7 mRNA表达下调69%,培养后Kasumi-1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干扰PDCD7基因表达没有影响到Kasumi-1细胞的增殖、凋亡。
- 黄走方廖长风严志民陈懿建
- 关键词:RNA干扰急性白血病
- 8例抗凝血毒鼠药中毒临床分析
- 2008年
- 李海亮赖文鸿廖长风陈小芸万通李树芳
- 关键词:毒鼠药中毒抗凝血急性鼠药中毒中毒患者不安全性临床医生
- 272例患儿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儿童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与临床诊断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将2000~2004年我院儿科送检的272例患儿骨髓穿刺合格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与细胞化学染色,作出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的疾病分别是: 白血病符合率为83.3%(40/48),其次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73%(27/37).通过分析年龄与骨髓细胞学诊断的关系发现,婴幼儿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而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则以白血病、ITP等疾病多见.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对大部分血液病有确诊价值,对原因不明疾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廖红群张庭龙邱伟张小玲廖长风
-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学
-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评价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5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补液治疗,治疗组实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小时、第12小时、第1天、第3天免疫指标情况。结果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细胞免疫影响的分析,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水平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炎症/抗炎因子影响的分析,治疗组TNF-α降低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10升高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对照组死亡8例,治疗组死亡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可以升高细胞免疫中CD4+T淋巴细胞数及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明显降低促炎因子TNF-α水平,升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并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住院生存率。
- 刘晓峰胡滢朱宏泉欧阳松茂廖长风
- 关键词:脓毒症免疫功能炎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 赣南地区老年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放弃化疗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放弃化疗的相关因素,为老年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的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1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化疗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放弃化疗的相关因素。结果:71例患者中,48例放弃化疗,23例坚持化疗,老年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的放弃化疗率为67.6%。年龄、医疗费用来源、是否愿意承担化疗痛苦、城乡来源、家庭经济好坏与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放弃化疗密切相关(P<0.05);性别与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放弃化疗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放弃化疗的比率较高,且年龄大、自费医疗费用、不愿承担化疗痛苦、家庭经济差是患者放弃化疗的主要因素。
- 黄走方廖长风
-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
- 小儿患者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致死二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患儿1,女,14个月。因反复发热咳嗽,体温高达39℃,在基层医院治疗12d后,于2007年4月8日转入我院。体检:体温37.3℃,呼吸急促,口唇发绀,中度贫血外观,较烦躁,咳嗽呈阵发痉挛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肝右肋缘下触及4cm,脾左肋下触及4.5cm,双下肢轻度水肿。
- 黄俊云刘春棋何惠英胡蓉廖长风张小玲
-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小儿患者致死反复发热医院治疗呼吸急促
- 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meffei,PSM)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收治的2例PS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与结论:2例均以反复发热、病情进行性加重、抗感染治疗无效转入我院,以肝肿大、脾肿大、双下肢水肿、贫血、白细胞增多、肝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血培养均检出马尔尼菲青霉菌,其中1例骨髓送检标本检出孢子。2例均在入院后2d内病情加重、出现MODS,抢救无效死亡。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展迅速,预后较差。临床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尽早作出准确的诊断,以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 张小玲刘跃梅黄俊云廖长风
-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深部真菌病条件致病菌儿童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6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将 1 31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6 5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辨证施治后加用中药结合治疗 ,对照组 6 6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 2 4 .6 % ,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 1 2 .1 % ,两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 廖声俊廖长风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
- 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复发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复发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16年1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复发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0%(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1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1/2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21.74%(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3.04%(3/23),观察组为4.34%(1/23),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复发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一定临床意义,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复发率,但临床还应注意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 赖文鸿李海亮廖长风刘礼平
-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大剂量阿糖胞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