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锦莲

作品数:32 被引量:96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4篇盆地
  • 24篇鄂尔多斯盆地
  • 13篇延长组
  • 7篇油层
  • 7篇油层组
  • 7篇三叠
  • 5篇延长组长
  • 5篇油气
  • 5篇成藏
  • 4篇地质
  • 4篇三叠统
  • 4篇上三叠统
  • 3篇岩相
  • 3篇岩相古地理
  • 3篇页岩
  • 3篇印支运动
  • 3篇油气成藏
  • 3篇油田
  • 3篇坪北油田
  • 3篇中生界

机构

  • 2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篇低渗透油气田...
  • 5篇长江大学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江汉石油学院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榆林学院
  • 1篇华北油田
  • 1篇恒泰艾普石油...

作者

  • 31篇庞锦莲
  • 11篇邓秀芹
  • 9篇淡卫东
  • 6篇李士祥
  • 6篇罗顺社
  • 6篇吕剑文
  • 5篇孙勃
  • 4篇程党性
  • 4篇姚泾利
  • 4篇张晓磊
  • 4篇齐亚林
  • 3篇张昌民
  • 3篇张尚峰
  • 3篇刘鑫
  • 3篇邓静
  • 2篇刘显阳
  • 2篇高岗
  • 2篇柳广弟
  • 2篇张忠义
  • 2篇尚飞

传媒

  • 3篇古地理学报
  • 3篇岩性油气藏
  • 2篇沉积学报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地学前缘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录井工程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2009盆地...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岩相古地理及时空演化被引量:3
2012年
核桃园组是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的主要含油气目的层。本文依据岩心资料,结合岩石学特征、测井相及其他相标志,将研究区核桃园组划分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通过对碎屑重矿物资料、钻井和录井资料等相关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编制各段砂砾岩粒度平均值等值线图等图件基础上,系统编制了核桃园组核三段—核一段岩相古地理图。其古地理展布特征是:南部发育扇三角洲,东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西北部发育曲流河三角洲,中部发育湖泊。在核三期到核一期的古地理演化过程中,扇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规模持续缩小,曲流河三角洲在核一期被滨浅湖所充填,湖泊面积逐渐增大。辫状河三角洲规模从核三期到核二期逐渐变大,到核一期开始减小。
吕奇奇罗顺社罗家群尚飞淡卫东庞锦莲
关键词:泌阳凹陷核桃园组岩相古地理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长8油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17
2021年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增储上产的重要层系,油水关系复杂,成藏控制因素多样。通过原油特征、地层水性质、储层薄片、压汞实验、地震解释等资料,结合烃源岩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纳米CT等测试技术,对该地区长8油藏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凉北地区长8油藏原油密度和黏度较大,整体流动性较差,成熟度较好,地层水以CaCl2型为主,平均矿化度为37.45 g/L,保存条件较好。上部紧邻的长7泥页岩TOC质量分数平均为4.89%,氯仿沥青“A”平均值为0.51%,w(S1+S2)平均值为17.11 mg/g,具有较好的生烃能力。长8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物性好,非均质性较强。受区域多期构造运动作用影响,形成了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整体呈“马鞍”状构造形态,低幅度鼻隆构造发育。平凉北地区长8油藏属“近源成藏”,长7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砂体、裂缝、断层等运移到长8有利圈闭中,发育岩性、构造-岩性和岩性-构造3种类型的油藏。烃源岩品质、储层物性好坏、低幅度圈闭大小是控制该区长8油藏分布的主要因素。
邵晓州邵晓州王苗苗齐亚林张晓磊张晓磊张晓磊
关键词:油藏特征油气成藏主控因素长8油藏鄂尔多斯盆地
陇东地区延长组7_(3)亚段细粒沉积岩相分布规律及沉积模式: 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
2025年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_(3)亚段细粒沉积岩相分布和沉积模式,以陇东地区长7_(3)亚段细粒沉积岩相及沉积序列特征为例,开展了水槽模拟实验。该模拟实验总计13个实验轮次,可划分为3个沉积期,实验过程中借助3D扫描仪、4K高清摄像仪和流速测量仪等测量手段,完成了长7_(3)亚段细粒沉积过程的定量表征。实验结果表明:(1)陇东地区长7_(3)亚段主要发育4种岩相,分别为凝灰岩相、粉—细砂岩相、粉砂岩相和泥页岩相,且根据沉积环境特征共识别出9种岩相组合类型;(2)自物源区到深湖区,岩相组合的粒度呈变细的趋势,即随着向湖盆方向的推进,水动力由高动能向低动能转化,凝灰岩、细砂岩和粉—细砂岩沉积厚度变小,而泥岩沉积厚度变大;(3)受古地貌、水动力及物源控制,陇东地区长7_(3)亚段细粒沉积岩相分布具显著规律性,即斜坡区距离物源近、水动力多处于高动能阶段,主要发育厚层凝灰岩夹薄层泥岩和厚层粉—细砂岩夹薄层泥岩,古脊—沟道区主要发育泥岩与凝灰岩互层、厚层粉砂岩夹薄层泥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粉—细砂岩与泥岩互层和厚层泥岩夹薄层粉—细砂岩,深湖区典型岩相为厚层泥岩夹凝灰岩和厚层泥岩夹薄层粉砂岩。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陇东地区长7_(3)亚段沉积时期,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控制着细粒沉积岩相组合发育类型,物源供给的强弱影响着细粒沉积岩相组合发育规模,古地貌单元类型直接影响了水体能量变化和细粒沉积物的搬运沉积,三者共同作用,决定了细粒沉积岩相组合的空间分布。本次水槽沉积模拟实验建立的深水细粒沉积模式,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_(3)亚段页岩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姜道广罗顺社陈亮代榕蒲宇新周庆安闫红果庞锦莲
关键词: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10-长8段沉积演化特征
2024年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0—长8段沉积期地层发育特征、碎屑充填结构变化、沉积相展布,并结合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提出受秦岭造山作用的影响,长10—长8段沉积期为鄂尔多斯盆地强烈沉降成盆期、台-盆发展转换期、气候环境转折期:①明确长10段沉积期发生了显著的沉降作用,沉降中心位于盆地西南环县—镇原—正宁一带,不对称性显著,粗碎屑快速充填,厚度巨大,长9段、长8段沉积期是构造平稳阶段气候控制为主的沉积,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细;②提出长10期沉降作用结束了晚古生代稳定的地台性质的沉积,开始了内陆盆地演化阶段,在碎屑沉积物的成熟度、供屑原岩特征等方面均留下了造山带构造活动影响下的台-盆转化与盆地演化的示踪信息;③长10段沉积期结束了晚二叠世以来长期的干旱炎热的气候,经历了半干旱、半潮湿向温暖湿润气候转变;④长10—长8段构成了延长组下部沉降-充填旋回,该旋回在沉降中心厚1000~1550 m,具有粗碎屑快速充填、颗粒向上变细的特点。本研究深化了鄂尔多斯盆地形成、演化的认识。
邓秀芹庞锦莲孙勃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0
2023年
通过岩心物性分析、恒压压汞和核磁共振测试,结合油源、构造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含油饱和度普遍低于20%,而含水饱和度则普遍高于50%,属于典型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且单井产量低,油水分异差,油藏呈零星状分布在长8段储层顶部。②供烃量不足是研究区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根本原因。M53井区为异地成藏,供烃距离较远导致供烃量不足;Y80井区为原地成藏,原地烃源岩排烃量小导致油气充注不足。③M53井区受低幅度构造影响,油气垂向和侧向运移动力不足。全区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微细孔喉较为发育,束缚水占比大,可动水占比小,导致油气驱替可动水后其饱和度较低,从而使研究区油藏分布较分散、含油饱和度较低。④M53井区上新庄地区西南部构造高部位物性较好的储层为下一步增储上产的重要目标。
白杨张晓磊刚文哲张忠义杨尚儒庞锦莲曹晶晶侯云超
关键词:油气充注束缚水可动水上三叠统鄂尔多斯盆地
渤南洼陷下第三系沙四段扇三角洲沉积特征被引量:14
2004年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从单井沉积相的分析入手,并结合钻井岩性剖面、沉积构造和电性特征等大量地质资料,详细分析了渤南洼陷下第三系沙四段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其展布;认为该区沙四段下亚段发育有扇三角洲沉积,可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三个亚相,以及泥石流沉积、扇面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碎屑流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砂坝、远砂坝、前三角洲泥等八种微相,并建立了沉积模式。
庞锦莲罗顺社高振中彭德堂李维锋
关键词:沉积相地质资料断裂带
矢量化油气地质资源量的计算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本发明涉及油气地质资源评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矢量化油气地质资源量的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通过提取原评价单元油气地质资源评价参数;根据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地质资源量空间展布特征以及沉积体系,将评价单元划分为若干面元;...
惠潇齐亚林王秀娟蔡少锋庞锦莲程党性
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油层地质工程一体化评价被引量:7
2021年
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油层勘探历程回顾表明,制约页岩油直井勘探的主要问题油产量整体较低;油产量与油层的厚度、基质渗流能力关系不密切;油产量整体与压裂规模呈正相关,但不完全取决于压裂规模;高油产量井勘探模式和成功经验难以推广,“甜点”难以确定;长7页岩油整体表现出“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特点。按照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分析了流体微观和宏观运动规律以及体积压裂的适用条件,探讨了直井油产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对于天然裂缝不发育仅靠基质渗流的页岩油层,渗流力学决定了自然产能条件下直井难以达到工业意义的油产量;岩石力学决定了其不具有体积压裂条件,无法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进而扩大泄油面积;天然裂缝或高渗砂体的发育程度是决定页岩油直井油产量的主要因素,也是页岩油“甜点”评价的重要指标。未来应按照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转向高渗砂体形态的预测和刻画、天然裂缝的识别和预测、典型储层驱替压力(流速)-流体压力降的相关性、有效储层的多方法综合评价、“水平井+体积压裂”的裂缝有效性及分段贡献率评价等研究。
齐亚林邵晓州庞锦莲程党性张晓磊张晓磊
关键词:岩石力学渗流力学油产量勘探历程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成藏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著名的大型中生代含油气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为盆地主要含油层系,该含油层系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山三期大的构造运动。在不同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延长组地层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裂缝体系,本文通过对岩芯观...
李士祥邓秀芹庞锦莲吕剑文刘鑫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成藏
文献传递
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有机质组成特征及地质意义
2015年
地层条件下原油的密度、黏度、凝固点是衡量原油流动性能和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地层压力的关键,与储集层中有机质组成密切相关。综合应用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岩石热解、核磁共振、荧光显微图像等多种储集层流体性质判别手段,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有机质组成特征及其对流体性能和地层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储集层中有机质含有较高的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是导致地层条件下可动油含量低、试油与预期不符的原因;包括溶解气在内的地层条件下储集层中有机质的组成、丰度及其纵向分布特征是导致地层异常低压重要原因之一。
齐亚林孙勃庞锦莲徐智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异常低压延长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