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楠静

作品数:4 被引量:66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社区教育
  • 3篇教育
  • 2篇教育研究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学
  • 1篇理学
  • 1篇教育功能
  • 1篇个案
  • 1篇个案剖析
  • 1篇城市社区教育

机构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保山学院

作者

  • 4篇常楠静
  • 1篇刘树芬
  • 1篇潘玉君
  • 1篇和瑞芳
  • 1篇孙俊
  • 1篇刘海琴
  • 1篇李会仙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城市社区教育功能研究—对玉溪市红塔区葫田社区的个案剖析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城市社区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从“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和单位逐渐发挥出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价值和意义,搞好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
常楠静
关键词:社区教育教育功能
文献传递
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综述及反思
2013年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为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着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其研究经历了:起始阶段(1985年至1992年)、探索阶段(1993年至1998年)和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常楠静
关键词:社区教育教育研究
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综述及反思被引量:2
2012年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为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着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其研究经历了起始、探索和发展三个阶段,但目前还存在概念界定及定位不清晰、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区域研究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对此,我国社区教育的未来研究需主动加强与社会管理的结合,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理论的探索,同时积极关注农村社区教育的建设。
常楠静
关键词:社区教育
地理学第一定律之争及其对地理学理论建设的启示被引量:62
2012年
地理学理论尤其是定律的争论,实质上反映着不同时代背景下地理学认识的发展,TFL(Tobler's First Law of Geography)之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这场争论中,地理学理论的建设超出了传统的以科学哲学为基础的理论思考,出现了科学社会学对地理学理论的反思这一新的视角。以TFL的合理性为基础,地理学家论证了TFL在匀质空间和非匀质空间中的合理性,并强化了地理学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在论证过程中,早期的例外论之争、计量革命和理论革命都被提及,而其关联的基础之一是GIS和GISscience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空间的表述和解读。而且,TFL之争以"邻近"为核心,在理论上与研究维度、尺度及其转换和时间地理学结合起来,构建了以"邻近"为核心的"维度—尺度—地域"关系体系。
孙俊潘玉君和瑞芳刘海琴常楠静刘树芬李会仙
关键词:地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