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小青 作品数:18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石河子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生物学 更多>>
老年及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血压改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研究 目的:了解体位性低血压及体位性高血压在老年及老老年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和靶器官的损伤情况;观察降压药对体位性低血压和体位性高血压的影响;探讨NO和ET-1与体位性低血压和体位性高血压的关系。 方法:... 席小青关键词: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文献传递 CP联合PBL法在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比问题驱动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法与传统临床带教方法的差异。方法:对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级(20名)及2021级(21名)全科住培学员分别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和PBL联合CP法以“胸痛”病例进行临床带教。通过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主观评价问卷对PBL联合CP法和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比较。结果:2021级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2020级(P<0.05);且在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临床思维、规范临床处置和带教满意度方面PBL联合CP法优于传统带教法,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PBL联合CP法可以作为传统带教的有益补充,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席小青 柳达关键词:问题驱动教学法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11例,采用回顾性横断面分析方法,将所有患者根据EOS计数分为1组128例(EOS<100×10^(6)/L)、2组385例[EOS(100~190)×10^(6)/L]、3组198例(EOS>190×10^(6)/L)。比较3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超生心动图指标,采用Separman相关分析EOS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LVH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吸烟史、三酰甘油、尿酸、淋巴细胞计数逐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比例比较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逐渐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OS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吸烟、尿酸、三酰甘油、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5,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LVH的保护因素,年龄、EOS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LVH的危险因素(OR=0.149,95%CI:0.096~0.230;OR=0.632,95%CI:0.399~0.999;OR=1.034,95%CI:1.007~1.062;OR=1.956,95%CI:1.446~2.64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合并LVH患者中,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保护因素,年龄、EOS是危险因素,EOS与老年高血压合并LVH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高银凤 张晨 席小青 孟军红 霍建婷 罗文利关键词:高血压 数据相关性 嗜酸性粒细胞 左心室肥厚 RICE问诊法在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门诊教学中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在全科门诊教学中,通过RICE问诊法进行全科接诊,并与传统的门诊带教方法进行比较,探讨RICE问诊法在我院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门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020级(20人)和2021级(21人)全科住培医师分别采用传统的门诊带教方法和RICE问诊法对以“头痛”就诊的全科未分化疾病进行门诊教学,通过门诊接诊考核及评价问卷对RICE问诊法和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比较。结果:2021级的门诊接诊考核成绩和出科考核成绩均高于202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门诊教学中,RICE问诊法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徐丽丽 席小青 蔡金凤 柳达新疆哈萨克族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附80例报告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人群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对80例新疆哈萨克族EH患者(EH组)及103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在被检哈萨克族人群中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EH组的GG、GA、AA基因型分布频率为55%、41%、4%,对照组为60%、38%、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24%,略高于对照组的21%,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哈萨克族EH患者和健康人均存在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的多态现象,提示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新疆哈萨克族EH的遗传易感标志。 柳达 文静 徐丽丽 郭淑霞 吴萍 马雅静 李诗洋 席小青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纤维蛋白原 哈萨克族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餐后低血压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住院患者餐后低血压(PPH)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探讨PPH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6月在我院住院的430例患者,利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患者3餐前后的血压。结果:住院患者PPH患病率为52.09%。早、中、晚餐PPH的患病率分别为38.14%、19.10%、12.56%,PPH最常发生于早餐后(P<0.05)。<50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患者PPH的患病率分别为33.30%、37.00%、57.50%、69.40%、71.40%,年龄越大,PPH患病率越高(P<0.05),但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不是PPH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与PPH呈正相关性。结论:PPH在住院患者中很常见,不仅好发于老年人,成年人也可发生。早餐后PPH最常见。吸烟、高血压是PPH的危险因素。 席小青 蔡金凤 柳达关键词:餐后低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 吸烟 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水平在慢性心率增快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存在慢性心率增快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其在慢性心率增快病理生理过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慢性心率增快组(80例,平均心率≥80次/min),非慢性心率增快组(80例,平均心率<80次/min)。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AngⅡ、ALD、脑钠肽(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慢性心率增快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AngⅡ、ALD水平均高于非慢性心率增快组(P<0.05),随NYHA分级逐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变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ngⅡ、ALD水平与LA呈正相关(P<0.01),与LVEF、FS呈负相关(P<0.001)。结论 AngⅡ、ALD可能参与了慢性心力衰竭中慢性心率增快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参与恶化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李诗洋 席小青 王月红 王丽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醛固酮 基于基因多态性构建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利伐沙班相关出血事件风险模型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基因多态性构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利伐沙班相关出血事件风险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老年NVAF患者268例,均使用利伐沙班治疗,根据随访观察12个月评估是否发生出血事件分为出血组47例和未出血组221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基因多态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基于基因多态性的出血事件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效能。结果出血组年龄明显高于未出血组,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亚家族B家族成员1(ATPbinding cassette,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基因rs1128503位点GG基因频率、rs4148738位点TT基因频率及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C9(Cytochrome P4502C9,CYP2C9)基因rs1057910位点AC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未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136,95%CI:1.031~1.251),ABCB1基因rs1128503位点AA型基因(OR=15.407,95%CI:4.259~55.741)、GA型基因(OR=6.990,95%CI:1.599~30.546)为老年NVAF患者利伐沙班相关出血事件风险的危险因素(P<0.01);肌酐(OR=0.943,95%CI:0.899~0.989)、ABCB1基因rs4148738位点TT型基因(OR=0.048,95%CI:0.009~0.242)、CYP2C9基因rs1057910位点AC型基因(OR=0.092,95%CI:0.021~0.408)为老年NVAF患者利伐沙班相关出血事件风险的保护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基于基因多态性构建的风险模型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27(95%CI:0.776~0.870),特异性为81.90%,敏感性为76.60%。结论基于ABCB1基因、CYP2C9基因构建的老年NVAF患者利伐沙班相关出血事件风险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晨 席小青 高银凤 杨徐关键词:心房颤动 利伐沙班 出血 基因多态性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2009年 席小青关键词: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疗效 老年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3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170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为NAFLD组,150例单纯高血压为非NAFLD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DBP、TG、HDL-C是老年高血压NAFL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需加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 徐丽丽 柳达 罗文利 李诗洋 席小青 丁海峰 蔡金凤 陈燕 付平关键词:高血压 老年医学 LOGISTI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