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新灿 作品数:36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周口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及术中面神经保护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保护技术及方法。方法 21例听神经瘤全部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外科基础上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术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方法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7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出院时按House-Brackmann分级,面神经Ⅰ~Ⅱ级13例,Ⅲ~Ⅳ级6例,Ⅴ~Ⅵ级2例。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及面神经保护的术中技巧是面神经保护的关键。 岳新灿 刘德中 韩怀彬 郭亚洲 李锴关键词:听神经瘤 面神经保护 显微外科手术 布托啡诺对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2022年 目的观察应用布托菲诺对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镇痛镇静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07—2022-07周口市中心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脑出血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布托菲诺组患者给予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舒芬太尼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监测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腹内压水平,并搜集2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布托菲诺组在用药后48 h的腹内压水平均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11.62±2.81)vs(13.34±3.12)mmHg(1 mmHg=0.133kPa)]vs 72 h[(7.88±1.42)vs(12.78±2.6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菲诺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55.97±7.64)h vs(89.60±17.64)h]、恶心及呕吐发生率(13.3%vs 43.3%)均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菲诺组肠内营养耐受情况则优于舒芬太尼组(76.7%vs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较于舒芬太尼,布托菲诺对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影响较小。 陈苗苗 井延涛 刘俊英 岳新灿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 胃肠功能 抑郁症大鼠海马区树突形态变化研究 2018年 抑郁症大鼠海马3 Ammon角区(cornu ammonis 3 CA3)神经元树突分支、长度及树突棘密度动态变化观察。方法:利用敞箱实验(open- field test)作行为学评分,评分相近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抑郁组(D组),每组6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抑郁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法给予处理,分别在7d、14d、21d、28d随机挑选10只用敞箱实验做行为学评分并于当日处死做高尔基染色分析树突分支、长度及树突棘密度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各时间点敞箱实验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树突分支、长度及树突棘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从14d开始,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大鼠敞箱实验评分减小(P<0.05),树突分支、长度及树突棘密度明显减少(P<0.05)。结论: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树突分支、长度及树突棘密度逐渐减少。 孙岩 李焕丽 李威威 岳新灿关键词:抑郁症 海马 评估EmboTrap Ⅱ取栓支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EmboTrapⅡ取栓支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就诊的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中应用EmboTrapⅡ支架取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临床效果。结果31例应用EmboTrapⅡ支架取栓治疗AIS患者中,有18例(58.06%)为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41.94%)患者确诊为大脑中动脉闭塞合并同侧颈内动脉不同节段闭塞,1次取栓患者18例、2次取栓患者9例、3次取栓患者3例、不完全取出血栓者1例;术后即刻24例患者闭塞血管完全再通、6例患者部分再通、1例颈内动脉部分再通伴有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局部放置自膨式支架3枚;术后5例患者原闭塞动脉供血区出血,有1例血肿超过30 mm,手术清除血肿;9例患者出现闭塞责任动脉供血区低密度灶,但未进一步增大,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灌注;2例梗死灶明显,形成脑疝,接受减压手术治疗。术后各时间段,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较术前显著改善,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5);出院时和术后90 d血清TNF-α、NSE、IL-2、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 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4(4,6)]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17例≤2分、4例患者3分、1例患者5分、2例患者6分,4例患者发生血管再闭塞,3例患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结论EmboTrapⅡ支架取栓治疗AIS可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效果,可推广使用。 任玉伟 岳新灿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取栓 血栓栓塞 神经功能 预后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治疗中的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yper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ign,HMCAS)在急性大血管闭塞中的意义及对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于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64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头颅CT检查结果,分为HMCAS组(n=75)和No-HCAS(n=89),比较两组在卒中入院NIHSS评分、取栓次数、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梗死面积,90 d良好预后率、出血转化率与病死率。结果HMCAS组与No-HCAS组到院NIHSS评分分别是18和16(P=0.001);取栓次数≤3次分别是81.09%和92.86%(P<0.001);术后血管再通率分别是86.35%和82.23%(P=0.169),术后梗死面积分别是[43.49(15.79,112.63)VS 31.36(6.79,100.62),P=0.010];症状性出血转化率分别是5.82%和5.06%(P=0.680),死亡率分别是18.55%和17.26%(P=0.680),良好预后率(mRS≤2)分别为33.94%和39.29%(P=0.174)。结论HMCAS可以预测卒中严重程度,增加了术中取栓次数,对于预后和死亡率则无明显影响。 井延涛 李帅 任玉伟 孙岩 刘政博 李彪 杨洋 岳新灿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机械取栓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术后脑积水16例的防控策略 2011年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血肿外引流术后脑积水的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1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血肿外引流术后脑积水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再次出血者8例(占50%),脑室感染6例(占37.5%),脑血管痉挛4例(占25%),脑室内血肿平均消失时间为11 d,术后3~6个月GCS平均8分。结论尽早清除脑室内血肿,拔除引流管,减少感染及再次出血,加强脱水剂应用,减少中脑导水管上端的粘连,畅通脑脊液循环,预防脑血管痉挛,保持脑血供,是提高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术后脑积水疗效的关键。 岳新灿关键词:丘脑出血 脑室血肿 脑积水 神经外科严重颅内感染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2年 岳新灿 高明 刘德中关键词:神经外科 颅内感染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比较早期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7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采用早期显微夹闭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OS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3/39)低于对照组(25.64%,10/39),P<0.05。结论与早期显微夹闭比较,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预后效果。 刘政博 李帅 孙岩 岳新灿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出血 血管内介入 全身麻醉下行机械取栓急性脑梗死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下行机械取栓急性脑梗死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行机械取栓急性脑梗死病人216例,根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预后评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全身麻醉下行机械取栓急性脑梗死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216例病人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病人130例,预后不良病人86例,包括死亡38例。两组入室即刻心率、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3 d NIHSS评分、术后3 d内血红蛋白峰值、血糖峰值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室即刻心率和术后3 d NIHSS评分是全身麻醉下行机械取栓急性脑梗死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行机械取栓急性脑梗死病人预后不良与入室即刻心率和术后3 d NIHSS评分关系密切,临床对此类病人应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最大限度改善预后。 李帅 任玉伟 井延涛 孙岩 李直 岳新灿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 预后 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夹闭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7月行显微外科手术夹闭的1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夹闭18例,术中行动脉瘤包裹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一旦诊断明确,应积极处理,延迟手术会增加再破裂出血的危险。 岳新灿 张晓阳 刘德中 李改峰 韩怀彬 苑来生 郭亚洲 李锴 刘霄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