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欣

作品数:36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科研基金杨森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2篇风湿
  • 11篇类风湿
  • 11篇类风湿关节炎
  • 11篇关节炎
  • 11篇风湿关节炎
  • 10篇滑膜
  • 8篇狼疮
  • 8篇红斑
  • 8篇红斑狼疮
  • 7篇系统性红斑
  • 7篇系统性红斑狼...
  • 6篇类风湿关节炎...
  • 6篇白细胞介素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滑膜细胞
  • 5篇基因
  • 5篇孤独症
  • 5篇白细胞

机构

  • 28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宁波市医疗中...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辽宁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福建省漳州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作者

  • 35篇尤欣
  • 18篇唐福林
  • 13篇张奉春
  • 10篇张烜
  • 8篇赵丽丹
  • 6篇张磊
  • 5篇张婷
  • 5篇赵岩
  • 4篇曾小峰
  • 4篇郑乐婷
  • 3篇张瑾
  • 3篇王迁
  • 3篇唐碧霞
  • 2篇曾晓峰
  • 2篇李扬
  • 2篇张煊
  • 2篇赵铖
  • 2篇陈华
  • 2篇乐偲
  • 2篇吴湘妮

传媒

  • 4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第15次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全国自身免疫...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白色萎缩误诊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白色萎缩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其皮损表现与皮肤血管炎相似,而治疗和预后则完全不同,希望提高风湿科医生对白色萎缩的正确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例原发性白色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特点和治疗反应。结果 5例患者首诊时均诊为血管炎,病变对称,部位多在踝部和小腿根部,2例延及足背,夏季加重。皮损以痛性溃疡、结痂后遗留象牙白色瘢痕,其周围有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为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多无特殊。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有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增生,血管壁纤维素样变性,可见栓塞。血管周围均未观察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和白细胞核碎裂现象,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活血后皮疹减轻或消退。结论白色萎缩不同于皮肤血管炎,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
蔡月明徐东沈敏尤欣
关键词:误诊文献复习
缩小膜壳绦虫的研究与发展被引量:1
2021年
目前,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研究发现感染蠕虫对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其中,缩小膜壳绦虫可寄生于宿主的小肠中,通过激活先天免疫调节途径的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和调节性T细胞,作用于抗原提呈细胞(APCs)促进Th2细胞免疫反应,并促使分泌一些细胞因子(IL-4,IL-10和TGF-β等)和效应分子(抗体和补体),同时可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的菌群,进而阻碍异常适应性免疫疾病.这可能是一种在不损害自身免疫功能的情况下降低炎症的最佳方法,使得缩小膜壳绦虫成为理想的研究对象.为进一步了解缩小膜壳绦虫的临床治疗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回晶张业崎孙世明兰宇娟韩凯尤欣
关键词:缩小膜壳绦虫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性疾病
PTEN调节缺陷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细胞的高反应性
背景及目的: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蛋白是PI3K/Akt信号通路的负调因子,对维持B细胞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
吴湘妮叶燕霞牛婧雯李扬李芯尤欣陈华赵丽丹曾小峰张奉春唐福林何维曹雪涛张烜peter E.Lipsky
关键词:SLEB细胞PTEN
文献传递
p53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RNA(siRNA)纤维细胞生长和凋亡的调控
肿瘤抑制蛋白p53在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和凋亡诱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的突变被认为是肿瘤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类风湿关节炎以滑膜细胞异常增生和滑膜组织的骨侵蚀为特征,具有肿瘤细胞的转化生长特点。p53基因突变存在于类...
尤欣Gary S Firestein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滑膜成纤维细胞RNAP53SIRNA
文献传递
核因子κB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类风湿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及正常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6例滑膜组织(RA17例,OA24例,正常5例)中p65、p50、NF-κB抑制因子(IκB)及IL-1β、MMP-9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9例滑膜组织(RA14例,OA21例,正常4例)中p65的表达情况。对8例RA、6例OA滑膜组织进行滑膜细胞培养,提取核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检测p65含量。结果RA组p65、IL-1β、MMP-9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P<0.05),与O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RA、OA与正常组之间p50、IκB的mR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NF-κBp6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显示RA滑膜衬里层细胞、衬里下层浸润的炎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有着色。RA组NF-κB活性系数显著高于OA组、正常对照组(P<0.001)。免疫印迹发现RA滑膜细胞核蛋白中p65含量显著高于OA组(P<0.05)。结论RA滑膜组织中NF-κB的表达与活化水平显著高于OA及正常滑膜组织。RA组IL-1β与MMP-9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韩飞尤欣唐福林
关键词:核因子ΚB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
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转基因治疗兔膝关节炎模型的实验研究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进行性侵蚀性滑膜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的药物起效慢、副作用大、耐受性差。新兴的生物制剂不能口服,靶向性差,体内清除快且费用昂费。遗传病和肿瘤治疗的经验表明基因治疗从理...
王迁尤欣唐福林
关键词:基因治疗滑膜组织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受体拮抗剂白细胞介素
文献传递
人白介素-1β诱导兔膝关节炎模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以hIL 1 β为炎症抗原诱导兔膝关节炎 ,观察评价其关节炎和滑膜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 对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 (MFG)导入hIL 1 β基因的HIG 82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筛选 ,之后注入 2 4只新西兰白兔的膝关节腔中 ,以注入异体兔滑膜细胞的 8只兔作对照。观察兔全身情况、膝关节局部及滑液的变化和滑膜炎的病理特点 ;并用RT PCR和ELISA法检测hIL 1 β的表达。 结果 转染的兔滑膜细胞系表达大量hIL 1 βmRNA ,分泌hIL 1 β浓度每毫升达 2~ 1 5ng 1 0 5细胞。关节炎滑膜组织有hIL 1 βmRNA的表达 ,关节腔灌洗液中hIL 1 β的浓度介于 2 0~ 6 0pg ml之间 ,血清中未检测到hIL 1 β。关节炎兔的血沉 (ESR)显著增快 ,是对照组的 1 0~ 1 5倍 ,并有发热、体重下降、厌食等全身表现 ;膝关节肿胀明显 ,直径较对照组增加 2 0 %~ 30 % ,滑液中白细胞数显著增加 ,达1 0 1 0 ~ 1 0 1 2 L ;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与注入关节腔的MFG hIL 1 β转染兔滑膜细胞数目成正相关。滑膜组织呈结节样增生 ,病理组织学分析显示 :滑膜细胞明显增生 ,可见栅栏样排列的滑膜细胞 ;滑膜基质增生显著 ,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其间可观察到淋巴细胞聚集 ,并有纤维素样坏死和血管新生现象。滑膜炎在注入hIL 1 β+
尤欣唐福林吴士宏王迁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转基因滑膜炎
p53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信号转导和炎症的调控
尤欣张婷张磊郑德先张奉春唐福林
特发性炎性肌病育龄女性患者的生育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调查PM和DM等特发性炎性肌病(ⅡM)患者的生育情况,了解ⅡM疾病活动性和治疗对胎儿的影响,并探讨妊娠与Ⅱ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制定调查项目,对北京协和医院2007-2013年间住院的ⅡM育龄女性(22~53岁)患者75例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患者的生育情况、妊娠过程中和分娩后疾病的活动性、用药情况和胎儿的结局,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ⅡM疾病活动性对妊娠患者和胎儿的影响,以及妊娠对ⅡM的影响.结果 75例患者(19例PM,56例DM)中62例共计妊娠144次,其中有18次妊娠在ⅡM发病后出现,还有2例ⅡM患者在妊娠过程中发病,2例在分娩或流产后1个月内发病.ⅡM发病后妊娠和ⅡM发病前妊娠的异常妊娠比例分别为38.9%(7/18)、10.7%(13/1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1,P=0.001).其中ⅡM发病后妊娠的18次,7次妊娠病情有活动,异常妊娠发生率71.4%(5/7),包括2例自然流产、1例胎停育、2例早产;而病情相对稳定的11次妊娠,仅发生1例早产和1例胎儿停育,异常妊娠发生率为18.2%(2/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3,P=0.024).2例ⅡM发病后妊娠的患者妊娠前病情稳定,妊娠过程中出现病情活动,其中1例患者妊娠2次都出现皮疹,1次胎儿停育,1次早产(孕33+4周),另1例患者在妊娠5个月时出现肌无力症状,胎儿发生早产(孕36+3周).1例于分娩后18d发病,婴儿正常,1例于人工流产后1个月内发病.ⅡM合并妊娠患者中,病情稳定者无治疗或口服小剂量激素维持,病情活动者则多口服大中剂量泼尼松(30~60 mg/d)治疗,或联用羟氯喹(0.2 g,每日2次),有2例联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结论 ⅡM患者合并妊娠时容易导致自然流产、胎儿宫内停育、早产等,和ⅡM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ⅡM活动期合并妊娠时,对患者和胎儿最有效和安全的治疗可能是IVIG,同时需联合中�
林福安杨婧钟志强尤欣
关键词: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特发性炎性肌病
孤独症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变化及其与发育商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比较孤独症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的差异,并探究孤独症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其发育商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共招募29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病例组,同期招募30例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对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GDS)评估儿童发育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缬氨酸水平,并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病例组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其发育商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孤独症组血浆缬氨酸水平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DS量表因子得分方面,孤独症组儿童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孤独症组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GDS量表中的精细运动评分(r=0.441,P<0.05)和个人-社交评分(r=0.437,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适应性、大运动和语言方面的评分无显著相关(P>0.05)。根据CARS量表评分标准,将孤独症组儿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和重度两个亚组,在亚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重度孤独症儿童在GDS量表适应性、精细运动、语言以及个人-社交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轻中度孤独症儿童(P<0.05),而两个亚组之间在GDS量表大运动评分及血浆缬氨酸水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偏低,且与其精细运动和个人-社交功能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徐新杰蔡小娥孟凡超龙波尤欣张嵘
关键词:孤独症缬氨酸发育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