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防治(附12例报告)被引量:1
- 1999年
- 颅内动脉瘤的开颅治疗是神经外科难度大而又危险的手术,术中动脉瘤破裂是导致手术失败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976~1998年,我院共行颅内动脉瘤手术240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3~54岁,平均4...
- 孙为群曲元明孙凝家尹连虎
- 关键词:颅内肿瘤动脉肿瘤手术中
- CT导引立体定向开颅手术治疗脑深部病变36例疗效观察
- 2004年
- 王国栋韩韬孙为群栾立明滕良柱李国新曲元明
- 关键词:脑深部病变疗效观察手术定位适应证局部麻醉
- 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7例报告
- 1994年
- 经手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7例。颅内杂音、眼球前突和活动受限及眼结合膜充血水肿是此病的主要临床症状。2例行单纯颅外颈动脉结扎术后痊愈;5例行瘘口孤立手术,痊愈4例,1例无效;6例行海绵窦内铜丝置入栓塞术,痊愈4例、好转1例、死亡1例;1例开颅行眼上静脉阻断术痊愈;3例用可脱性球囊堵塞瘘口治愈。对5种手术方法的利弊进行了讨论。
- 孙凝家孙为群李国新王国栋
-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50例鞍区肿瘤手术死亡原因分析
- 1996年
- 对50例鞍区肿瘤手术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其中35例为下丘脑、脑干及周围血管损伤。认为减少手术死亡的关键是术中设法降低颅内压,避免损伤下视丘及重要血管,粘连严重的肿瘤不必全切除,可采用显微技术减少损伤范围,止血要可靠,防止术后血肿,尽量避免打开脑室系统,术中要打通脑脊液循环通道,防止术后颅内压增高。
- 孙为群张运华刘传键
- 关键词:鞍区肿瘤下丘脑死因脑肿瘤外科手术
- 684例垂体泌乳素腺瘤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根据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不同的就诊目的及肿瘤大小、症状的不同,探讨适合病人个性化规范化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684例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根据肿瘤大小,结合症状及就诊目的,分别采取手术、药物及放疗方法,并评价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369例采用手术治疗,全切除率为91%,多数为直径>1.5cm的肿瘤。250例药物治疗(溴隐亭)者中有189例微腺瘤患者,其症状改善率为178/189。65例γ刀治疗者中症状改善者为46例。结论对肿瘤直径>1.5cm,有视力障碍者可首选手术治疗。对有生育要求的,肿瘤直径≤1.0cm者首选药物治疗。对于肿瘤直径<1.5cm,未累及视神经,又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者,γ刀治疗效果肯定。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
- 王国栋韩韬牟成志孙为群张康刘威庞琦曲元明
- 关键词:垂体泌乳素腺瘤外科手术药物疗法放射疗法
- 神经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01年
- 曲元明韩韬尹连虎栾立明王国栋孙为群
- 关键词:神经导航系统颅脑手术显微外科
- 颅内肿瘤继发癫痫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颅内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收集自 1 985— 2 0 0 2年我院经手术治疗的 376例颅内肿瘤继发癫痫病人资料并进行分析 ,总结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继发癫痫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近期癫痫症状消除或服药可完全控制发作者 337例 ,占 89.63%;服药可减少发作 5 0 %者 2 0例 ,占5 .32 %;服药可减少发作 1 0 %以上者 3例 ,占 0 .79%;无改善者 2例 ,占 0 .5 3%;手术死亡者 1 4例 ,占3.72 %。术后半年至 1 6年随访到 1 5 5名患者 ,其中发作停止不需服抗癫痫药物者 1 0 8例 ,占 69.68%;服抗癫痫药物可以完全控制发作者 1 2例 ,占 7.74%;服药可以减少发作 5 0 %以上者 4例 ,占 2 .5 8%;服药可以减少发作 1 0 %以上者 9例 ,占 5 .8%;无改善者 1例 ,占 0 .65 %;死亡者 2 1名 ,占 1 3.5 5 %。结论 :颅内肿瘤继发癫痫的手术治疗宜采用微侵袭的手术方法 ,只要颅内肿瘤切除彻底 ,绝大多数病人可以取得显著疗效。
- 孙为群刘富然
- 关键词:继发性癫痫外科手术颅内肿瘤
- 继发性癫痫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3年
- 孙为群
- 关键词:继发性癫痫外科手术CT导引
- 半月节穿刺温控热凝射频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3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对采用半月节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358例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及产生 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采用侧方入路或前侧入路穿刺半月节进行射频热凝术治疗,效果欠佳者加用眶下孔或颏孔射频治疗,对合并 第1支痛的加用眶上孔射频治疗。结果:术后疗效优258例(占72%),良72例(占20%),无效28例(占8%),总有效率为92%。共 285例随访3个月~5年。1年内复发16例(5. 6%);2年内复发25例(8. 8%);5年内复发29例(10. 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 论:顽固性三叉神经痛采用半月节穿刺温控射频治疗的效果满意,加用外周支组合治疗可提高疗效,该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孙为群王国栋韩韬丁峰曲元明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半月节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黄体生成素的动态变化
- 2004年
-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黄体生成素的动态变化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999年12月~2001年6月间急性颅脑损伤住院患者50例,按照GCS分数,不同的预后,不同有损伤类型,CT上不同的中线移位程度等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同时设对照组12例。结果颅脑损伤组黄体生成素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颅脑损伤的程度越重,伤后即刻的黄体生成素值越高,而动态观察则快速下降,搏动幅度大,其入院即刻检测值与入院第3d的检测值之比也就越大。如GCS3~5分组,死亡组,重度中线移位组,脑挫伤组的情况均如此。伤情较轻者,黄体生成素升高的程度较小,且伤后48h逐渐恢复正常,搏动幅度小,其入院即刻检测值与入院第3d的检测值之比也就越小。结论颅脑损伤患者伤后黄体生成素的动态变化可以做为伤情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凡伤后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而48h后明显降低者,人院后即刻检测的垂体激素值与入院后第3d所检测的垂体激素比值大于3者,为伤情严重且预后不良的指标。
- 孙为群滕良珠苏玮
- 关键词:黄体生成素急性颅脑损伤入院伤情G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