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维栋

作品数:32 被引量:74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土壤
  • 21篇微生物
  • 13篇土壤微生物
  • 8篇微生物群落
  • 7篇群落
  • 5篇微生物多样性
  • 5篇固碳
  • 4篇生物群落
  • 4篇土壤微生物群...
  • 4篇青藏
  • 4篇青藏高原
  • 3篇有机肥
  • 3篇有机物料
  • 3篇增温
  • 3篇水肥
  • 3篇土壤固碳
  • 3篇青枯
  • 3篇青枯病
  • 3篇群落结构
  • 3篇枯病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生...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仲恺农业技术...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孔维栋
  • 11篇廖宗文
  • 5篇冯新
  • 4篇刘可星
  • 4篇朱永官
  • 4篇杜建军
  • 3篇蔡燕飞
  • 2篇毛小云
  • 2篇陈保冬
  • 2篇郭光霞
  • 2篇刘金波
  • 1篇李红岩
  • 1篇汪洪钢
  • 1篇蒋有绪
  • 1篇陈美兰
  • 1篇于志勇
  • 1篇王德汉
  • 1篇王芳
  • 1篇孙克君
  • 1篇梁超

传媒

  • 6篇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仲恺农业技术...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2001年国...
  • 1篇中国土壤学会...
  • 1篇中国生态学学...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泡囊丛枝菌根(AM)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成分的影响被引量:39
2006年
目的:观察泡囊丛枝菌根(AM)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组分的影响,以及产生该影响的土壤环境变化。方法:通过含5个重复的盆栽对照实验,比较施加AM真菌Glomus mosseae(GM)后,苍术生物量、挥发油成分及根际区土壤养分、有机质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①苍术对AM依赖性达到245%。t检验表明,VA组苍术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生物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根茎挥发油的GC—MS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AM组与CK组苍术挥发油中归一化百分含量相对较大的主要组分基本没有差别;③土壤养分检测表明,AM组根际土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及有效钾的含量均低于CK组;④GC—MS分析发现,AM组和CK组土壤有机质变化不完全相同,表现为AM组的组分5,6比CK组高,而CK组的组分9~11比AM组高;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Biolog检测发现,AM组的AWCD值在整个温育过程中始终高于CK组,在反应192h后,AM和CK2组土壤的AWCD值分别达到0.66和0.46。t检验表明,72h和168h时AM组和CK组的微生物shannon及McIntosh's均匀度基本一致,shannon多样性指数及McIntosh’s多样性指数在72h差异不明显,而168hAM组均高于CK组(P〈0.05)。结论:接种AM真菌,能促进了苍术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提高苍术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及代谢活性,影响苍术根际区有机质组成,从而显著促进苍术的营养生长,但在实验期间未造成苍术挥发油质量的变异。
郭兰萍汪洪钢黄璐琦蒋有绪朱永官孔维栋陈保冬陈美兰林淑芳方志国
关键词:苍术AM真菌挥发油土壤质量
生态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45
2003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FAMEs分析研究了不同用量生态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抑制效果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 ,连作地番茄青枯病发生率为 10 0 % ,施生态有机肥显著地降低了连作地番茄青枯病的发生 .用量为 1kg·m-2 和 0 .5kg·m-2 时 ,番茄青枯病发生率分别为 39%和 5 0 % ,两种施肥量间差异不显著 .施生态有机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脂肪酸指纹发生明显改变 ,革兰氏阴性菌生物标记物cyc17∶0的含量增加 ,真菌生物标记物c18∶2w6的含量增加 ,作为AM菌根的生物标记物c16∶111c呈上升趋势 .聚类分析表明 ,对照和施生态有机肥处理土壤微生物脂肪酸指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 1.0 8,不同施用量处理之间的最短距离是 0 .70 .施用生态有机肥能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 ,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抑病性 。
蔡燕飞廖宗文章家恩孔维栋何成新
关键词:生态有机肥番茄青枯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藏北高原草甸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特征随海拔和季节的变化被引量:20
2018年
研究土壤固碳微生物丰度、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及其影响因子对了解青藏高原土壤碳循环和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定量PCR(qPCR)、末端限制性片段分析(T-RFLP)、克隆文库和测序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草甸土壤固碳微生物丰度与群落结构随海拔和季节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随海拔升高高寒草甸土壤固碳微生物丰度显著升高,但季节变化不明显,不同类别微生物固碳基因cbbL丰度依次为:Form IC>Form IAB>Form ID,其中Form IC类固碳微生物可达10~8拷贝数/g土壤,cbbL基因丰度与海拔、土壤含水量和铵态氮含量(NH_4^+-N)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温度和pH值负相关;2)固碳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在4800m达到最大,且二者受季节影响较小,其群落结构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变化,主要受土壤pH值、海拔和土壤水分影响;3)Form IC类固碳微生物主要包括放线菌门和和变形菌门,其中α变形菌门是高寒草甸土壤优势固碳微生物类群。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及其在土壤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为更准确评估高寒草甸土壤碳循环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高静Said Muhanmmad岳琳艳何永涛斯确多吉张宪州孔维栋
关键词:海拔梯度
青藏高原草地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3年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高寒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基因最丰富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和敏感区域。青藏高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重视,针对其研究也在逐年增长,而土壤微生物作为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十分重要的因素在青藏高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草地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类型,评价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功能类群、影响因子以及这些微生物对气候变暖、降水格局改变和氮沉降增加的响应,以期加深对青藏高原草地土壤微生物的认识。
周天祺孔维栋陈昊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功能类群气候变化
不同腐熟程度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81
2005年
室内培养条件下,施用有机物料初期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Shannon多样性指数降低,中期又提高。有机物料种类和腐熟水平可明显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对Biolog微平板中碳源的利用能力,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各类碳源的能力随培养试验的延长而降低,在25d内新鲜有机物处理对碳源的利用率的下降速度低于同类腐熟有机物料处理。糖类是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利用碳源。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施用有机物料后25d内腐熟水平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新鲜有机物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似,腐熟有机物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似,培养50d后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无差异。
孔维栋刘可星廖宗文朱永官王碧玲
关键词:有机物料土壤微生物群落
高吸水性树脂在赤红壤及砖红壤上的保水保肥效果研究被引量:42
2003年
在旱地赤红壤和砖红壤上分别以小白菜和辣椒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以研究高吸水性树脂及其肥料制品对土壤水肥的保持作用。结果表明:PAA能显著降低氮素淋失量,将更多的肥料养分保留在土壤中,同时又能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消耗,从而提高水肥的利用率,最终提高作物产量。在PAA各种处理中,以0.02%、pH6.5的PAA稀凝胶与自来水交替灌溉对水肥保持效果最好,试验条件下,可使N素淋失量减少72.0%,水分利用率提高14.65%,作物产量增加33.20%。以高吸水性树脂和单质肥料为原料的掺混型节水专用肥与等养分的复合肥比较,辣椒果长、肩径宽、果肉厚、单果重明显增加,产量增加5.16%;节水449m3/hm2,相当于45mm降水,节水率27.7%。
杜建军廖宗文冯新孔维栋蔡王贵黄立峥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赤红壤砖红壤旱地
FAME标记物指示施肥对土壤健康和抑病性的影响
用FAME法分析施用生物有机肥(BOF)后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及对番茄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BOF对番茄青枯病有明显的抑制效果,FAME标记物可作为土壤健康和抑病性的指示生物,其中奇数脂肪酸组成比例能灵敏...
蔡燕飞孔维栋廖宗文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土壤健康
文献传递
PAA对土壤水肥保持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在旱地赤红壤上以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为供试作物,分别以水和不同pH值、质量分数为0.02%的聚丙烯酸钠(Polymer acrylic acid,PAA)稀凝胶进行灌水处理,以研究PAA对土壤水肥的保持作用。结果表明,PAA能显著降低氮素淋失量,将更多的肥料养分保留在土壤中,同时又能减少土面蒸发对土壤水分的无效消耗,从而提高水肥的利用率,最终提高小白菜的生物量。在PAA各种处理中,以pH6.5、质量分数为0.02%的PAA稀凝胶与自来水交替灌溉对水肥保持效果最好,在试验条件下,可使氮素淋失量减少72.0%,水分利用率提高23.27%,作物产量增加33.20%。
杜建军王新爱冯新孔维栋廖宗文
关键词:PAA赤红壤
PAA对土壤水肥保持作用的研究
在旱地赤红壤上以小白菜为供试作物,分别以自来水和0.02%不同pH的PAA溶液进行灌水处理,以研究PAA对土壤水肥的保持作用.结果表明,PAA能显著降低氮素淋失量,将更多的肥料养分保留在土壤中,同时又能减少土面蒸发对土壤...
廖宗文冯新孔维栋杜建军
关键词:PAA赤红壤保水剂
文献传递
有机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番茄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已成为土壤质量和土壤生态学研究热点.施用有机物可以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改善土壤健康质量,提高土壤对外界干扰的恢复能力.该文应用培养和两次番茄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腐熟水平的工农业有...
孔维栋
关键词:有机物土壤微生物群落番茄青枯病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