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一 作品数:44 被引量:211 H指数:8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生长激素抵抗状况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9 2004年 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不同Child -Pugh积分肝炎肝硬化患者生长激素抵抗的改善及对低蛋白血症的影响 ,根据Child -Pugh积分分为 <9组 ,2 5例 ; 9组 ,2 6例两组。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上述患者分组治疗 ,治疗组 (各 16、15例 )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0 2 5U/kg·d) ,对照组 (各 9、11例 )予人血白蛋白 (10g/d)治疗 10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治疗后 2 4h及治疗结束时的血清生长激素 (GH ,μg/L)、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 - 1(μg/L)。肝硬化患者GH水平高于健康人 (P <0 0 5 ) ,但IGF - 1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后 ,肝硬化患者生长激素抵抗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P <0 0 1)。观察结束两治疗组比较 ,积分高组较之低组GH一直维持较高水平 (9 91± 7 6 1,4 75± 3 94 ,P <0 0 5 ) ,且IGF - 1上升幅度低 (4 8 4 3± 16 88,6 3 4 7± 2 2 19,P <0 0 5 )。两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 (ALB)均有明显升高。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以克服肝硬化患者 ,尤其Child -Pugh积分低者的生长激素抵抗现象 。 向海平 金荣华 郭新会 陈义森 高冀蓉 姜太一关键词:基因重组 生长激素 肝炎 肝硬化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梅毒患者的眼底病变构成分析 2020年 目的 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梅毒患者的眼底病变构成特点.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2-2019年北京佑安医院AIDS患者395例.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梅毒分为AIDS组和AIDS合并梅毒组.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眼压、散瞳眼底检查及彩色眼底照相等眼科检查,并行艾滋病、梅毒相关全身检查.主要指标BCVA、眼前节反应、眼底病变情况、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状态、CD4+T细胞计数、血HIV-RNA载量以及血CMV-DNA.结果 AIDS组患者266例,眼底异常者163例(61.3%),其中男性149例(91.4%),HIV相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66例(40.5%),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94例(57.7%),血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27个/μl;AIDS合并梅毒组患者129例,眼底异常者93例(72.1%),与AID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其中男性92例(P=0.014),HIV相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40例(31.0%),梅毒相关眼底改变26例(20.2%),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25例(19.4%),眼前节阳性反应者23例(P=0.010),63例(67.7%)患者眼底病变位置为中央型(P=0.040),血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33.5个/μl(P=0.007),均明显高于AIDS组.结论 AIDS合并梅毒患者眼底病变患病率高于单纯AIDS组患者,且血CD4+T细胞计数更高. 陈超 谢连永 杜葵芳 姜太一 孔文君 董宏伟 郭纯刚 魏文斌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梅毒 视网膜病变 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特点及生活质量比较 2008年 范丽娟 姜太一 谢玉兰关键词:生活质量 手足口病患者发病早期与发病晚期入院的比较分析 2014年 目的比较在发病后早期和晚期入院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儿童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其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北京佑安医院院2011-05/2013-06月收治的284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发病天数,将284例患儿分为早期组(入院时发病≤3天)158例和晚期组(入院时发病>3天)12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同时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方法检测2组患儿血清中的5种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2、interleukin-6、interleukin-10,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性别、月龄、住院天数、死亡例数、血白细胞计数和随机血糖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IL-2、IL-6、IL-10、TNF-α和IFN-γ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即使因具有高危因素而住院的患者,发病早期入院和晚期入院的主要临床资料和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区别,无法采用已知高危因素在入院时识别HFMD重症病例。 李侗曾 姜太一 梁连春关键词:手足口病 细胞因子 奈韦拉平和依非韦伦用于抗HIV治疗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奈韦拉平(NVP)和依非韦伦(EFV)在临床应用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集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佑安医院接受含NVP和EFV的抗病毒方案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回顾性分析奈韦拉平和依非韦伦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收录830例病人,其中NVP组192例,EFV组638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5年(0.5-3.0年)。在抗病毒治疗48周、96周和144周,NVP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增值分别为(111±52)、(155±56)和(185±67)个/μL,而EFV组分别为(106±54)、(149±63)和(192±72)个/μL。NVP组病毒载量<50拷贝/mL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0.1%、88.2%和88.4%,而EFV组分别为92.0%、90.2和90.3%,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NVP组消化道症状、肝功异常和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EFV组,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显著低于EFV组,两组在血脂异常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NVP和EFV具有相似的免疫学和病毒学疗效,但在不良反应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在临床上应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 朱志强 姜太一 刘安 叶江竹 贺亮 孙丽君关键词:奈韦拉平 依非韦伦 有效性 安全性 肠道病毒71型所致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特征 <正>目的观察肠道病毒71型所致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特点。方法入选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按病情分为为轻症组(16例)及重症组(14例)健康儿童10例作对照,监测血清白... 陈杰 张玉林 姜太一 梁连春 吴昊关键词:手足口病患儿 肠道病毒 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5 2015年 目的 评价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的设计方法,将3家医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30 μg/次,2次/d,疗程5~7 d.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儿疗效.结果 2013年5至11月共66例患儿入组,与对照组比较,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显著缩短重症手足口病(神经受累期)患儿热程[治疗组(1.9±1.1)d,对照组(2.7±1.2)d,P<0.05]、恢复进食时间[治疗组(3.9±1.4)d,对照组(4.9±1.6)d,P <0.05]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持续时间[治疗组(2.6±1.1)d,对照组(3.2±1.0)d,P<0.05],明显缓解易惊[治疗组(2.4±1.0)d,对照组(3.2±0.9)d,P<0.05]和肢体抖动[治疗组(2.0±1.1)d,对照组(2.9±1.2)d,P<0.05]的持续时间.对治疗组用药期间生命体征、血常规、血生化的观察和检查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雾化吸入人重组干扰素α1b可用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显著改善重症手足口病早期患儿的神经系统表现和其他临床表现,安全性良好. 徐艳利 田庆玲 姜太一 庞保东 冯雪 庞琳 梁连春 孟一星 李辉 李兴旺关键词:雾化吸入 手足口病 重组人干扰素Α1B 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对人乳头瘤病毒的认知调查 2025年 目的 了解男男同性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人群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认知现状及影响HPV疫苗接种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 2021年7—12月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招募MSM志愿者,通过结构化电子问卷采集其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HPV感染状态和HPV疫苗相关知识等,根据其HPV疫苗接种意愿分为2组,依次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以探究影响MSM人群HPV疫苗接种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调查了607名MSM志愿者,其年龄范围为18~68岁,绝大多数来自省会/直辖市(575人,94.7%),超半数为大专及以上学历(349人,57.5%)。其中319人(52.6%)报告在过去1年内有不适症状,包括生殖器/肛门皮损或增生、性交不适、排尿痛或烧灼痛等。被调查者中有517人(85.2%)认为男性也会感染HPV,478人(78.8%)听说过HPV疫苗。对HPV及疫苗认知程度低、中、高水平的分别占比为169(27.9%)、277(45.6%)、161(26.5%)。被调查者中92.26%愿意接种HPV疫苗,受教育程度(OR=1.999,95%CI:1.265~3.157,P=0.003)、职业(OR=1.484,95%CI:1.013~2.175,P=0.043)、HPV相关认知水平(OR=12.565,95%CI:4.855~32.516,P<0.01)、患有尖锐湿疣者(OR=5.673,95%CI:2.217~14.515,P<0.01)与疫苗接种意愿正相关,而既往HPV阳性的被调查者较未检测者更不愿接种疫苗(OR=0.035,95%CI:0.008~0.152,P<0.01)。结论 MSM对疫苗接种的意愿很高,加强对HPV健康知识教育将有助于增进MSM人群对HPV感染的认知,保护自己及伴侣的意识,以及促进其接种HPV疫苗的意愿。 朱蕗颖 夏炜 段君义 张光辉 吴昊 张彤 姜太一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佑安医院艾滋病门诊MSM中流动人口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基线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2005~2013年北京佑安医院艾滋病门诊MSM中流动人口患者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基线特征。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佑安医院门诊新增艾滋病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的MSM中流动人口患者... 邵英 姜太一 李建维 马红丽 刘安 叶江竹 何亮 孙丽君关键词:MSM 抗病毒治疗 文献传递 HIV-1膜蛋白gp120V3环的神经毒性研究 2014年 目的体外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膜蛋白gp120 V3环的神经毒性。方法通过小鼠大脑皮质原代神经细胞培养条件下TUNEL检测和培养上清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结合抗微管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MAP-2)免疫荧光试验,观察人重组gp120蛋白神经毒性,并通过蛋白印迹法初步探讨其与凋亡调控蛋白bax与bcl-2的关系。结果重组人gp120 V3环多肽可诱导神经元凋亡和抑制神经突起形成,并呈浓度依赖性。gp120 V3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与抑制bcl-2表达有关。结论 HIV-1膜蛋白gp120 V3环具有神经毒性。 张志丽 陈兵刚 姜太一 乔录新 吴昊 陈德喜 张玉林关键词:神经毒性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