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震

作品数:133 被引量:280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6篇心肌
  • 19篇心病
  • 18篇细胞
  • 17篇动脉
  • 17篇心率
  • 17篇冠心病
  • 16篇冠状
  • 16篇冠状动脉
  • 15篇梗死
  • 14篇心律
  • 14篇心律失常
  • 14篇血压
  • 14篇综合征
  • 13篇心率震荡
  • 12篇心肌梗死
  • 12篇血清
  • 11篇心脏
  • 11篇型心
  • 9篇心力衰竭
  • 9篇衰竭

机构

  • 94篇海南医学院附...
  • 37篇海南医学院
  • 14篇海南省三亚市...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海南农垦总局...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儋州市第一人...
  • 3篇陵水县人民医...
  • 3篇三亚市人民医...
  • 3篇昌江县人民医...
  • 2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海口市人民医...
  • 2篇东方市第二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33篇姚震
  • 30篇钟江华
  • 24篇顾申红
  • 21篇云美玲
  • 17篇曾春芳
  • 16篇陈小盼
  • 15篇李巍景
  • 12篇陈淑芬
  • 11篇张云波
  • 9篇林云
  • 9篇杨新玮
  • 8篇孔月琼
  • 7篇张光星
  • 7篇陈广平
  • 6篇陈跃武
  • 5篇王天松
  • 5篇钱士匀
  • 5篇翁阳
  • 5篇李莹
  • 5篇郑可帆

传媒

  • 17篇海南医学院学...
  • 13篇海南医学
  • 11篇中国热带医学
  • 9篇岭南心血管病...
  • 6篇实用心电学杂...
  • 4篇医学综述
  • 4篇心血管病防治...
  • 3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高血压杂志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海南大学学报...
  • 2篇第八届中国南...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3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9篇2008
  • 22篇2007
  • 10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6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F患者血浆心钠素的改变
1993年
心钠素(ANP) 属有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和抑制醛固酮系统等作用。关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血浆心钠素(PANP)的变化,国内外报告的结果不致。海南省目前尚未见报道。从1991年10月至今我们对77例CHF患者的PANP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对CHF与PAN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郑可帆李巍景陈广平姚震赵书章张爱霞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心钠素血浆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5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天。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其差异。结果阿托伐他汀组C反应蛋白水平由(1.86±0.47)g/L降至(0.51±0.21)g/L,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常规治疗组C反应蛋白水平由(1.84±0.49)g/L降至(1.69±0.56)g/L,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起到抗炎作用。
王琴姚震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C反应蛋白
经皮导管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背景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时常发现冠状动脉内血栓性病变。迅速解决这种病变对改善AMI患者预后十分重要。常用方法有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还有机械手段,包括有置入远端保护装置、以及给予血栓抽吸装置进行治疗。...
姚震Gerard ETHEVENOTMichael ANGIOIEtienne ALIOT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抽吸术
文献传递
脂肪病变是心血管病吗?
肥胖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且对生活质量和寿命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肥胖是心血管病(CVD)的一个危险因素;肥胖的人患心肌梗死、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脂肪细胞的数量依赖于脂肪细胞生成和凋亡的平衡。脂肪病...
姚震罗显云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在他仃类药物干预下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他仃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浆患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的影响。[方法]将91名冠心病患者分成4组:(1)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45例,(2)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18例,(3)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13例,(4)陈旧性心肌梗死组(OMI组)15例,AMI组和UAP组合并为ACS组,为冠脉急性病变(A组);SAP组和OMI组合为慢性冠脉病变(B组),两组同时给予氟伐他仃胶囊。患者在入组时、服药后1周、第1月、第12月内抽取静脉血,PMN Elastase Kit试剂盒以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NE浓度。同时观察患者在12个月内心绞痛发病率和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1)A组和B组在入组时所测得的NE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4.503,P﹤0.000 1),(2)给予氟伐他汀干预后,发现A组所测得的NE浓度的差异在不同时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3.537,P﹤0.05);B组所测得的NE浓度的差异在不同时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2.523,P﹥0.05),(3)A组和B组在应用氟伐他汀治疗1年,心绞痛和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浆NE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症有相关性。在氟伐他仃的干预下,血浆NE浓度在急性病程不同时段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慢性病程中变化不大;再次发生心绞痛和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病率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实氟伐他仃可以减少心绞痛和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病率。
林云姚震顾申红杨新玮张光星崔开媚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症中性粒细胞
α和β纤维蛋白原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α纤维蛋白原基因TaqI多态性和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249C/T、-148C/T、+1689T/G、448G/A、BsmAI、BclIG/A、HinfIA/C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法确定基因型,采用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采用EH+程序分析核苷酸多态性的单体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单体型频率的差异。结果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分别为0.343、0.351和0.326,在对照组分别为0.254、0.254和0.242,冠心病组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携带者患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比非携带者分别大1.53倍、1.59倍和1.51倍;其他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249C、-148C、+1689T、448G、BclIG、HinfIA和a纤维蛋白基因TaqI T2位点构成的单体型H16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比对照组低(P<0.05)。以启动子区3个位点构建的单体型中,由-455G、-249C和-148C构成的单体型h1在病例组中的频率低于对照组(P<0.01),由-455A、-249C、-148C构成的单体型h5和由-455A、-249C、-148T构成的单体型h6在病例组中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148C/T和448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可能是与冠心病相关的遗传危险因素。
孙川梁亮李巍景肖锋苏雨江姚震陈晓丹邢波陈莫水刘国勋蔡望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纤维蛋白原冠心病单体型
风湿性心脏病的肾脏损害——附10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1年
风湿性心脏病可累及肾脏,临床上对于肾脏损害的报导较少。为探讨其对肾脏损害的影响,本文收集了近8年来我院风心病并肾损害的住院病人103例进行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姚震李少波刘文浩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肾脏损害
经皮导管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在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进行急诊PCI中进行经皮导管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Aspiratio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法国南锡大学医学院BRABOIS医院工作期间参与的急诊PCI中给予经...
姚震Gerard EthevenotMichael AngioiEtienne Aliot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心肌梗死抽吸术
文献传递
海南地区黎族人群血脂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黎族人群的血脂水平,比较其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差异,分析其与生活方式以及血脂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海南地区黎族人群聚集的地区的黎、汉两民族年龄在20~84岁之间人群各50...
张云波姚震张勇胡元汉麦贻思李莹马瑞莲
关键词:HDL
文献传递
贝那普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和意义
2009年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结果1)、两组ACI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抵抗素水平与NDS呈正相关(r=0.38,P<0.01)。2)、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贝那普利治疗组NDS的下降最为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降低ACI病人的抵抗素水平,减少病人的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林慧怡杨新玮姚震陈小盼钟江华
关键词:贝那普利急性脑梗死抵抗素炎症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