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科技馆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收藏盒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收藏盒。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收藏和展示收集到的自然物或者标本、手作。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赵妍余一鸣杨瑞军唐先华刘哲周明殷欣琪
- 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博物馆教育项目设计与思考——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一平米博物馆”教育项目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博物馆作为实施校外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一直在努力探索提升科普服务能力的手段和路径。多元智能理论为博物馆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上海自然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了“一平米博物馆”科普教育项目,构建了“情境-任务-创造-反馈-持续”的教育模式。本文详细阐述了在多元智能视域下“一平米博物馆”教育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路径,探讨博物馆科普教育实践的创新经验和对策。
- 宋婉莉唐先华刘哲
-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科普教育
- 光路折射互动演示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路折射互动演示装置,其特点是,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支架、分别连接在两支架之间的至少两光线传输组件、以及设置在其中一支架上分别向各自对应的光线传输组件发出激光束的至少两激光源、操作按钮;两光线传输组件中一个...
- 唐先华潘伊凌黄骥
- 文献传递
- 自然博物馆与生态文明教育
- 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生态文明的传播是当今公众教育的一个责任。自然博物馆是公众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在自然科学普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及内容,并从自然博物馆的在科普教育上的传统优势、...
- 唐先华陈颖张义军
- 关键词:生态文明公众教育自然博物馆内容策划
- 文献传递
- 自然博物馆的生态文明教育被引量:1
- 2014年
- 推进生态文明进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使命。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素质,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工作。博物馆是公众教育的重要阵地,自然博物馆以其独特的优势责无旁贷地成为了实践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
- 唐先华
-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然博物馆公众教育
- 自然博物馆研究及水准提升的探索被引量:3
- 2013年
- 研究是自然博物馆四大功能之一,它既是学术支撑,更是展示教育的支撑。随着自然博物馆的发展,总体上有两大类型的研究方向:一是以"物"(藏品)为对象的基础研究,二是以"人"为对象的博物馆学研究,但自然博物馆的研究仍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我国的自然博物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程度不及研究院所和高校。自然博物馆的研究因其展示教育的需求必须要有所前进和创新。
- 唐先华
- 关键词:自然博物馆
- 工具包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工具包。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收纳儿童户外探险用的工具。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余一鸣赵妍唐先华刘哲周明殷欣琪高洁
- 自然博物馆的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初探——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自然博物馆等非正式教育场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资源和教育人员的优势。2015年4月建成开放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新馆展出的各类生物标本超过1万件,库藏标本28万余件。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馆利用展出的标本、实物开发了近100个教育课件,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各类人群,使成为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的理想场所。文中还以具体课程为例,介绍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在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中的探索。
- 唐先华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自然博物馆
- 多功能振虫工具
- 一种多功能振虫工具,包括振虫布、可折叠支架和棍;振虫布包括振虫布本体和四个连接部;可折叠支架包括四根支杆和一根把手杆,四根支杆从上至下依此叠放,四根支杆的一端枢接于同一枢轴,四根支杆能够围绕枢轴转动至一展开位置,在展开位...
- 赵妍余一鸣刘哲高艳唐先华殷欣琪周明高洁
- 生物学教学视角下的《螳螂捕蝉》解读
- 2023年
- 依托自然博物馆内丰富的实物资源,深入挖掘寓言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生物学概念和知识,并从生物学教学的视角进行科学解析,提升学生借助传统文化及生活场景深入透彻地理解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 高艳唐先华
- 关键词: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