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根
- 作品数:9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行人工流产术早孕妇女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P组用丙泊酚麻醉,F组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D组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中体动次数、术后下腹疼痛程度。结果 D组的生命体征最平稳,F组的呼吸抑制强于P组和D组(均P<0.05),P组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体动次数均多于其他两组(均P<0.05),术后镇痛方面D组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万智钢周兴根王洁曹晖
-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无痛人流
- 腹腔镜手术气腹条件下p_(et)(CO_2)和p_a(CO_2)变化及相关性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条件下,不同时点pet(CO2)(终末潮气CO2分压)和pa(CO2)(CO2分压)的差值pa-et(CO2)及pet(CO2)和pa(CO2)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择期行腹腔手术患者共46例,测定麻醉诱导平稳后5 min气腹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1 h(T2)、气腹后1.5 h(T3)、气腹后2 h(T4)及术毕解除气腹后10 min(T5)时的pa(CO2),同时记录上述各时点的pet(CO2)计算各时点的pa-et(CO2),及pet(CO2)和pa(CO2)相关系数(r)。结果:气腹后pet(CO2)和pa(CO2)均增加,需增大Vt和RR,以维持pa(CO2)在正常范围,且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pa-et(CO2)气腹后明显增大,尤其是气腹超过2 h后,增大更加明显。结论:腹腔镜手术气腹条件下,pet(CO2)和pa(CO2)仍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应注意随着气腹时间的增加,虽然两者仍呈高度正相关,但pa-et(CO2)逐渐增大,pet(CO2)已不能较好的反映pa(CO2),此时须行动脉穿刺血气分析。
- 李金彪周兴根王洁曹晖袁莺
- 关键词:气腹
- 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6
- 2008年
- 李金彪朱菊英袁莺周兴根
- 关键词:剖宫产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急诊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CSEA胎儿宫内窘迫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胃镜检查的应用被引量:30
- 2009年
- 李金彪朱菊英王洁曹晖周兴根
- 关键词: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短效静脉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心血管意外胃镜技术
-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GE)和单纯静吸复合麻醉组(G),每组13例;分别测定麻醉前、气腹后10 min、1 h、2 h及术毕时外周血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记录上述各点循环指标(SBP、DBP、MAP、HR)。结果GE组Cor、A-Ⅱ浓度在气腹1 h后各点及术毕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组HR较麻醉前降低(P<0.05),G组MAP、HR均较麻醉前升高P<0.05;两组MAP、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相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减轻,循环状态稳定,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 李金彪周兴根朱菊英袁莺
-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麻醉应激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身静脉麻醉用于高龄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高龄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每组24例,监测入室后、诱导后插管前、气管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后血压、心率以及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时间。结果R组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后血压心率变化均小于Ⅰ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Ⅰ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组相比,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高龄患者麻醉诱导更加平稳,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好。
- 周兴根
-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丙酚全身静脉麻醉高龄患者
- 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可能原因。方法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1 000例,男女各半,年龄18~65岁。术后第1天及第4天随访患者,调查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 1 000例患者中,发生术中知晓的有12例(1.2%),其中女性8例(66.7%)和男性4例(33.3%),包括有胸科手术患者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4例、颅内肿瘤手术患者2例、妇科手术患者1例。结论术中知晓与性别、手术种类和ASA分级水平相关。
- 周兴根王洁朱菊英曹晖
- 关键词:全身麻醉术中知晓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探索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我院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病人3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观察组)和单纯全麻组(对照组),每组15例。持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于术前、切皮、气腹20min和术后取静脉血测定检测指标含量。结果2组患者不同时段监测HR、MAP(平均动脉压)变化上,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并且较为平稳,其中HR与MAP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组患不同时段监测PaO2、PaCO2变化上,观察组的PaO2较对照组高,观察组的PaCO2低于对照组,且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较单纯应用全身麻醉,生命体征更平稳,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 袁莺李金彪朱菊英周兴根
- 关键词:直肠癌切除术腹腔镜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 不同麻醉和术后镇痛方式对中老年胸科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理想的中老年外科术后镇痛药物镇痛迅速有效,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减轻循环系统的负荷,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1〕;同时使患者的术后呼吸功能保持在较好水平,使因伤口疼痛所致的并发症减少〔2〕。中老年胸科手术是强烈的应激源,内分泌反应可加重应激时的代谢紊乱,其显著特点为高血糖症。机体除血糖升高外,同时伴有糖耐量减低,形成胰岛素抵抗(IR)现象。在镇痛药物的选择中。
- 周兴根
- 关键词:镇痛方式胸科手术地佐辛舒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