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玉帆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6篇超声引导
  • 4篇儿童
  • 3篇生物反馈
  • 3篇微波
  • 3篇微波消融
  • 3篇消融
  • 3篇抽动
  • 3篇穿刺
  • 2篇引流
  • 2篇置管
  • 2篇泰必利
  • 2篇小儿
  • 2篇疗效
  • 2篇疗效研究
  • 2篇结节
  • 2篇甲状腺
  • 2篇儿童抽动障碍
  • 2篇必利
  • 2篇抽动障碍

机构

  • 10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13篇吴玉帆
  • 9篇苏鸿辉
  • 3篇陈耿臻
  • 2篇束晓梅
  • 2篇郑少坤
  • 1篇王梅子
  • 1篇庄静文
  • 1篇吴扬
  • 1篇李建宏
  • 1篇李伟中
  • 1篇沈惠芝
  • 1篇林彤

传媒

  • 7篇现代医院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反馈对儿童抽动障碍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生物反馈和泰必利对抽动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抽动障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未经治疗的抽动障碍患儿45例,随机分为生物反馈组23例和泰必利组22例。生物反馈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给予强化感觉运动节律(SMR)波,降低肌电(MyoScan)、皮电(SC),升高皮温(TEMP)治疗;泰必利组口服泰必利片治疗。抽动障碍严重程度采用耶鲁全面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进行评价,同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生物反馈治疗20次有效率(78.26%)与泰必利组(81.8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87,P>0.05)。生物反馈治疗40次有效率进一步增高(91.3%)。6mo随访时生物反馈组21例(91.30%)可维持疗效,较泰必利组14例(63.64%)高,差异显著(χ2=11.92,P<0.05)。②二组治疗后YGTSS总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生物反馈40次较20次更低(P<0.05)。生物反馈组随访6mo评分仍维持在治疗后水平,明显低于泰必利组(t=2.73,P<0.05)。③不良反应:生物反馈组无不良反应,泰必利组16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临床疗效与传统药物泰必利疗效相似,但疗效更持久稳定,且无不良反应。
吴玉帆束晓梅
关键词:生物反馈泰必利抽动障碍
生物反馈对儿童抽动障碍及共患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生物反馈和泰必利对抽动障碍患儿及共患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生物反馈对药物治疗无效患儿的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抽动障碍及共患症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未经治疗的抽动障碍患儿45...
吴玉帆
关键词:生物反馈泰必利儿童抽动障碍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用注射用灭菌蒸馏水与5%葡萄糖建立人工腹水在子宫肌瘤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比研究用注射用灭菌蒸馏水与5%葡萄糖建立人工腹水在子宫肌瘤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中作用是否有差异,寻找一种更好的人工腹水成分。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接受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0例,按随机化原则均分成注射用灭菌蒸馏水组(使用灭菌注射用蒸馏水建立人工腹水)和5%葡萄糖组(使用5%葡萄糖建立人工腹水),比较术中图像、术后吸收情况以及并发灼伤子宫邻近组织器官的情况。结果注射用灭菌蒸馏水组腹水透声良好,肠管等组织与子宫或肌瘤间界限清楚,而5%葡萄糖组有一些疏松组织的地方容易形成组织水肿图像;注射用灭菌蒸馏水组腹水吸收时间为1~3天,其中1天吸收干净4例,2天吸收干净7例,3天吸收干净为4例,而5%葡萄糖水组腹水吸收时间为2~5天,其中2天吸收干净3例,3天吸收干净7例,4天吸收干净为3例,5天吸收干净为2例;5%葡萄糖组发生1例膀胱壁轻度灼伤,其余14例随访3个月未发现灼伤子宫邻近组织器官;而注射用灭菌蒸馏水组随访3个月未发现灼伤子宫邻近组织器官。结论使用注射用灭菌蒸馏水建立人工腹水对于术中图像的辨别、术后腹水的吸收恢复明显优于使用5%葡萄糖水建立人工腹水。而在预防子宫邻近组织器官灼伤方面,不管使用注射用灭菌蒸馏水或5%葡萄糖都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苏鸿辉吴玉帆
关键词:子宫肌瘤微波消融
18G PTC针联合负压吸痰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18G PTC针联合负压吸痰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胸腔积液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6月间行胸水抽吸的住院患者46例。在超声引导下将18G PTC针穿入胸腔积液内,接上连接管,并连接到负压吸痰器上,开启吸痰器,持续抽吸胸水。观察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术后积液减少情况以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胸水抽吸,胸部压迫不适症状得到缓解;6例患者术中自觉轻微疼痛,予以追加5 m L 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仍感觉轻微疼痛,考虑患者对麻药的敏感性稍差点,询问患者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胸水抽吸;2例病例发生轻微的胸膜反应,脸色苍白、冒冷汗,予以吸氧后,10 min症状好转,余病例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利用18G PTC针联合负压吸痰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胸腔积液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以及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
苏鸿辉吴玉帆陈耿臻郑少坤
关键词:超声引导胸腔积液吸痰器
优甲乐对微波消融术后甲状腺结节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初步探讨优甲乐在机体对甲状腺微波消融术后结节吸收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人60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一组行微波消融治疗术后,坚持每天服用优甲乐25μg,早餐前半小时口服(服药组),另一组行微波消融治疗术后不服用优甲乐(非服药组)。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复查消融结节的体积变化,计算其体积缩小率(VRR)。结果服药组与非服药组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消融结节的体积缩小率之比,P=0. 000 <0. 05,提示服药组与非服药组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消融结节的体积缩小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药组与非服药组微波消融术后3个月消融结节的体积缩小率之比,P=0. 000 <0. 05,提示服药组与非服药组微波消融术后3个月消融结节的体积缩小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后服用低剂量优甲乐有利于促进消融结节的吸收,是一种安全、可行、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的方式。
苏鸿辉吴玉帆王梅子陈耿臻
关键词:优甲乐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
振幅整合脑电图对脑损伤新生儿脑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对脑损伤新生儿脑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及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脑损伤新生儿96例和同期非脑损伤新生儿40例,于出生7天内应用a EEG进行监测,从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SWC)、痫性发作(SA)、预后4个方面分析a EEG结果与新生儿脑功能损伤相关性,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脑功能发育的差别。结果 96例脑损伤新生儿中a EEG背景活动的正常率(46. 9%)明显低于非脑损伤新生儿(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异常率包括轻度异常37例(38. 5%)、重度异常14例(14. 5%)、睡眠-觉醒周期不成熟例数51例(53. 1%)、下边界(4. 35±0. 74) uf、痫性发作27例(23. 3%)与非脑损伤新生儿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脑损伤新生儿a EEG背景活动重度异常的患儿临床未愈率(50%)明显高于a EEG背景活动正常组(0%)和轻度异常组(0%),临床治愈率(21. 4%)明显低于a EEG背景活动正常组(100%)和轻度异常组(94. 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 a EEG可以用于评价脑损伤新生儿脑发育成熟度、新生儿脑损伤的程度及判断预后。
吴玉帆苏鸿辉苏华泽李伟中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睡眠-觉醒周期预后
多发性抽动患儿的生物反馈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儿童多发性抽动的疗效。方法:对12例多发性抽动患儿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强化SMR波,降低肌电(MyoScan)、皮电(SC)、升高皮温(TEMP)治疗,采用耶鲁全面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对抽动障碍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0次后有效率为75.0%,治疗40次后有效率达91.7%,停止治疗后6个月有效率仍能维持在83.3%;治疗20次YGTSS总分(19.09±14.27)较治疗前(35.96±13.46)明显下降(P<0.05),40次时YGTSS总分(11.13±12.85)较20次时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YGTSS总分(11.48±14.10)与40次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对多发性抽动患儿有效。
吴玉帆束晓梅
关键词:生物反馈儿童多发性抽动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平均血小板体积联合检测对早产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联合检测对早产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纳入2021年1月—2024年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95例。根据是否发生败血症分为败血症组(59例)和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及24 h内PCT、CRP、NLR、MPV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发生败血症的影响因素,绘制各指标诊断早产儿发生败血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败血症组与对照组患者产房气管插管率、胎龄、剖宫产率、出生体质量、性别构成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败血症组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败血症组PCT水平、CRP水平、NLR水平和MP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胎膜早破(OR=1.707,95%CI:1.063~2.744)、绒毛膜羊膜炎(OR=1.742,95%CI:1.076~2.821)、PCT水平高(OR=1.864,95%CI:1.167~2.979)、CRP水平高(OR=1.718,95%CI:1.067~2.766)、NLR水平高(OR=1.818,95%CI:1.161~2849)和MPV水平高(OR=1.850,95%CI:1.052~3.253)均是早产儿发生败血症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PCT、CRP、NLR、MPV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早产儿发生败血症的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为86.4%(95% CI:0.745~0.936),特异度为91.7%(95% CI:0.764~0.978),曲线下面积为0.955(95% CI:0.920~0.990)。结论:早产儿败血症早期内即可出现PCT、CRP、NLR、MPV异常升高,四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产儿败血症的诊断效能。
吴玉帆林东龙庄静文黄晓华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平均血小板体积早产儿败血症
超声引导下经皮小儿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小儿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拟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住院患儿48例,按随机化原则分成颈内静脉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和锁骨下静脉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各24例。对比两组的穿刺次数、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颈内静脉组穿刺次数1~3次(平均2.0±0.6次);一次穿刺成功率12.5%(3例),二次70.8%(17例),三次16.7%(4例);2例术后发生轻度血肿,1周后吸收。锁骨下静脉组穿刺次数1~3次(平均1.4±0.6次);一次穿刺成功率66.7%(16例),二次29.2%(7例),三次4.2%(1例);1例术后发生轻度血肿,1周后吸收。两组均无大出血,气胸、液胸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较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手术相对容易操作、术程短,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无差别。
吴玉帆苏鸿辉李建宏
关键词:小儿置管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带锁线猪尾巴引流管联合医用无水乙醇在超声引导下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带锁线猪尾巴引流管联合医用无水乙醇在超声引导下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到我科进行硬化治疗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51例。在超声引导下将带锁线猪尾巴引流管置入卵巢巧克力囊肿内,把锁线拉紧固定,抽尽囊液后用灭菌注射用水反复冲洗囊肿,然后用医用无水乙醇反复冲洗囊肿,术毕抽干囊肿内液体,拔出猪尾巴引流管,观察术后3个月、6个月囊肿体积的缩小情况以及术中、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囊肿完全消失35例;体积缩小50%以上16例;术后6个月,囊肿完全消失47例,较术前缩小75%以上4例。术后自觉寒颤8例,自觉头晕、呕吐15例,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改善。结论:用带锁线猪尾巴引流管联合医用无水乙醇在超声引导下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苏鸿辉吴玉帆郑少坤蔡楚玉林彤沈惠芝
关键词:超声卵巢巧克力囊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