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川
- 作品数:58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城市河道清淤装置及其清淤方法
- 本发明涉及城市河道清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河道清淤装置及其清淤方法,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四角设置有收放线机构;其包括固定于支撑架上的收放线仓,所述收放线仓内设置有牵引机,所述收放线仓内设置有固定辊和张紧辊,所述...
- 李彦苍王相立陈沫宇吴平川张高清郭庆林栗东平靳子栋乔威涛宁钰温子琛史斌立
- Pushover分析方法在桥梁结构抗震中的应用研究
- 总结近几十年的桥梁震害现象表明;一些桥梁在中等强度的地震作用下,破坏就十分严重。这一现象引起全世界地震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并纷纷对过去的相关的抗震规范加以反省,对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与抗震设计原则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
...
- 吴平川
- 关键词: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能力谱方法PUSHOVER分析方法
- 文献传递
- 一种脚手架连接件及具有其的脚手架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脚手架连接件及具有其的脚手架,其包括主杆体和设于主杆体两端的连接端,两连接端分别与脚手架的相邻立杆可拆卸连接,连接端呈回形框架结构,连接端内部滑动连接有两块相对设置的弧形活动板,...
- 敖嘉威吴平川
- ABAQUS梁单元模型二次开发
- 2014年
- 本文通过ABAQUS用户单元子程序(uel)编写了基于截面恢复力模型的双线性本构模型,用于模拟钢柱弯矩-曲率关系。子程序使用FORTRAN语言按照用户单元子程序(uel)规则编写,利用ABAQUS COMMAND接口连接INP文件和子程序。通过H型钢柱加载模拟,验证子程序的正确性。
- 吴平川张卫波
- 关键词:恢复力双线性
- 一种海水采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采样装置,包括架体、采样容器、多通阀组件、收集机构、分支排气管道、分支采样管道、分支排污管道和输水机构,多通阀组件包括阀体、阀芯和旋转动力元件,阀体周向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采样连通口和排污连通口,阀芯内...
- 李彦苍崔旺吴平川张高青杜尊峰张新陈沫宇郭庆林韩晓斌曹东伟李荣华孟庆轩李兆龙
- 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有关问题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我国国家标准《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GB/T24335-2009已于2009年7月16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为了更好地了解该标准,本文介绍了该标准制定过程中一些有关问题的研究情况,主要回顾了我国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国内外现有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标准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 张令心孙柏涛刘洁平吴平川
- 关键词:建(构)筑物地震
-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装置,涉及海上风电桩基础防护技术领域,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装置包括罩体,罩体上设有若干滤孔,罩体沿其高度方向至少划分为两个滤水区,滤水区沿罩体高度方向连续分布,上方的滤水区的滤孔孔径大于位...
- 李彦苍崔旺吴平川张高青杜尊峰张新陈沫宇郭庆林韩晓斌曹东伟李荣华孟庆轩李兆龙
- 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充分了解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破坏特征,对4组型钢再生混凝土梁进行抗弯静载试验,了解型钢再生混凝土梁从开始加载直至破坏各个阶段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分析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和钢筋配箍率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取代率不同对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甚微,配箍率对型钢混凝土梁的裂缝间距及裂缝发展有一定影响,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截面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
- 吴平川谢露露李园园赵守利
- 关键词:抗弯性能取代率配箍率
- 一种海上风电平台运维用高安全性登乘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平台运维用高安全性登乘装置,包括管桩和风电平台,风电平台上固定安装有卷扬机,管桩上铰接有引导轨道,风电平台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引导轨道转动的直线执行元件,引导轨道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上固定有移动框架...
- 李彦苍 崔旺吴平川张高青杜尊峰 张新 陈沫宇郭庆林韩晓斌 曹东伟李荣华孟庆轩 李兆龙
- 煤气化渣胶凝活性激发及机理研究进展
- 2025年
- 煤气化渣作为煤化工产业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具有堆存量大、含碳量高、胶凝活性弱及重金属赋存等特点,其规模化无害化利用面临挑战。本文系统综述了煤气化渣的矿物学特性及其胶凝活性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煤气化渣中高聚合度的铝硅酸盐玻璃体及残碳是限制其活性的核心因素,物理活化通过机械研磨破坏晶体结构并增大比表面积,但作用效果有限;化学活化主要通过酸、碱、盐、有机溶剂,解聚铝硅酸盐玻璃体网络结构,释放活性Al^(3+)、Si^(4+)、Ca^(2+)离子提升活性,但需精确控制水化反应;热活化可通过高温消除残碳与重构煤气化渣的晶相,但能耗较高;复合活化及生物矿化展现出协同增效的潜力,但目前研究较少。未来需从煤气化渣矿物学特性出发,开发低碳高效的多技术联用路径,突破高掺量应用瓶颈,为煤气化渣建材化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 吴平川吴平川黄天勇黄天勇郑永超王长龙康旺王长龙白云翼翟玉新刘枫
-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