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婷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菌药物致白细胞减少164例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了解常用抗菌药物致白细胞(wBc)减少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动检索1994—2013年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数据库及百度、谷歌中报道抗菌药物致WBC减少的个案报道,将所得病例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原患疾病、发生时间、表现、转归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136篇合格文献.164例病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94例;19-50岁患者发生率最高,占64.02%;以静脉给药最多,占86.59%;出现最短时间为2d,最长为50d,其中在1~6d内占71.95%;共涉及12类33种药品,其中氟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最多,分别占19.51%和15.85%;致WBC减少的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阿奇霉素、奥硝唑、阿米卡星;WBC减少值主要在(2~4)×10。L_。间,占68.29%;所有病例经停药或给予升WBC等对症治疗后WBC均恢复至正常值,无死亡报道。结论: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致WBC减少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减少其的发生。
- 李敏王红新徐晓丹吴婷婷苏阳美张璇
- 关键词:抗菌药物白细胞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 基于程序化消毒防控的血液病患者感染率降低策略研究与实践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程序化消毒防控策略在降低血液病患者感染率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感染防控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及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液病科收治入院的血液病患者,其中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血液病1980名患者为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消毒防控措施;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血液病2850名患者为观察组,采取基于程序化消毒防控措施。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基于程序化消毒防控措施前后患者的感染率,评估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实施程序化消毒防控措施后,观察组感染率(4.35%vs.6.01%)及感染例次率(5.3%vs.7.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7、4.448,P<0.05)。结论实施程序化消毒防控策略可有效降低血液病患者的感染率。
- 董丽丽李猛吴婷婷魏爱媛王刚李霞
- 关键词:血液病感染率防控策略
- 功能锻炼操预防白血病患者置入PICC后血栓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PICC功能锻炼操对预防白血病患者血栓发生的效果。方法:160例携带PICC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4人,实验组76人,对照组给予基本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定时更换敷料、自主活动;实验组在给予基本护理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PICC功能锻炼操。结果:对照组中有15例发生血栓,血栓发生率为17.8%,实验组经过每天坚持进行PICC功能锻炼操,仅有5例发生血栓,血栓发生率为6.7%,血栓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功能锻炼操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
- 吴婷婷梅俊辉
- 关键词:白血病血栓
- 输注格菲妥单抗注射液发生皮疹3例
- 2025年
- 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当前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难点之一,格菲妥单抗为治疗提供了新选择。但该药物临床应用经验有限,需重点关注不良反应管理。本文报道3例使用格菲妥单抗治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探讨药物所致皮疹与发热的特点及处理策略,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董丽丽金颖黄赛吴婷婷熊术锋刘祺岭赵瑜
- 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皮疹输注速度